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成家、立业,这是一个多答案的选择题,也是人生规划中的重要步骤。既然是多答案,就可以多选。因此,不必拘泥于哪一种模式。先成家后立业,先立业后成家,边立业边成家,这都要“因人而异”。
所谓“因人而异”,是指要结合自身的状况来规划。自身的状况包括,你的家庭经济状况,你的学业和职业状况,你的情感状况,你的社会关系状况。基本上是这四种参考要素。
比如,你家庭比较富足,成家的压力很小,那就不必非要等到什么有了事业以后才结婚。你完全可以借助大家庭的条件,结婚成家,然后考虑你的发展方向,等到你事业有成,才考虑要不要独立出去,跟父母商量家庭的体制。这就是先成家后立业。不过,中国穷人多,因此实施这种模式的案例不是多数。
多数人还是先立业,后成家。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能力来维系家庭的发展。我们说,谈恋爱可以是梦幻的、自由的。但是婚姻和家庭是需要责任和能力的。没有能力照样谈恋爱,但是没有能力你就别结婚别成家,都则麻烦就来了。工作的压力,情感的压力,家庭的压力,生育子女的压力全部围拢过来,弄不好你一事无成。家庭没有处理好,事业也没什么起色。正因如此,多数人还是先处理好工作,事业稳定了,条件成熟了,自然会给甜蜜的爱情和婚姻创造条件。
总之,立业\成家的模式选择,主要是看你的人生规划,看你的现状来决定,不能一概而论。不是谁说都有道理的。你自己的现状才是硬道理。假如你们都恋爱十年了,双方家庭都翘首以盼你,我说你还等什么等啊?难不成找个借口甩了对象不成?哈哈哈,结婚吧,事业嘛两个人在互相帮扶,用爱情作为力量来支撑事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34业同样精彩!
在古代,古人总是先成家,后立业的。古代男子一般16到17岁左右就娶妻生子,古代女子一般14到16岁嫁作他人妇,年纪轻轻就过上相夫教子的生活,所以古人说:成家立业。
究其原因,不外乎3个方面。
1、增加人口的需要。
在古代,由于生产力低下,粮食产量低,经济落后,生活困难,无法吃饱穿暖;加上苛捐杂税多,战争频发,人们在贫困交加之余,整日担惊受怕,身体素质不好。
据林万孝的《我国历代人平均寿命和预期寿命》文章所述,古人的平均寿命在各个朝代都有所不同,夏、商时期18岁,周、秦大约为20岁,汉代22岁,唐代27岁,宋代30岁,清代33岁。寿命短暂人丁稀少,就需要大力增加人口,所以古人早早就结婚成家。
2、增强国力的需要。
古代战争不断,战争导致大量人员伤残和死亡。据统计,人类有史记载以来,每一天都在发生战争,世上完全没有战争的日子大概不超过200天。战争造成人员的伤残和死亡,就需要新的人员进行补充,加之古代经济落后,发展生产也需要大量的人员,所以为了增强国力,就需要古代男女先成家后立业。
3、社会安定的需要。
在古代,古人们都认为“男e5a48de588b6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65有室女有家“后,男人才会安心求取功名开创事业,为国尽忠;女人才会心有所属身有所依,安心的相夫教子管理家庭,社会才能更加稳定和谐。
因此为了减少剩男剩女现象,有的朝代还会制定男女婚配的年龄,颁布”处罚条例“。到了年龄不结婚的,就设立”官媒“,强制男娶女嫁,强制结婚,抗拒不从者进行严厉惩处,所以古人要先成家后立业。
成家立业,顾名思义。成家:结婚。组copy建成立一个小家庭。立业:树立自己的理想和自己的事业。
你和你老婆租房子再大城市打拼也是成家立业。
你娶了老婆有了自己的家。
你下大城市打拼,肯定想过知 这里是属于我的。早晚有一天我会在这里找到属于我的位置。。这就是立定了自己的理想。
所以,成家立业是精神上的,而不是纯物质道上的。
所以,哥们你也是成家立业了。
祝你们夫妻恩爱,幸福美满。。
指建立了家庭,创立了事业,通俗来说,就是男女双方结了婚,有职业,可以给家人安定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