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萍水7a64e78988e69d83362相逢【píng shuǐ xiāng féng】
释义:意思是萍随水漂泊,聚散无定。比喻素不相识之人偶然相遇 。
出处: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译文:萍水偶尔相逢,大家都是异乡陌路之客。
扩展资料:
近义词:不期而遇、萍水相遭、素昧平生、一面之交、冤家路窄、邂逅相遇、邂逅相逢、一面之识。
1、不期而遇【bù qī ér yù】
释义:意思是事先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没有指定的时间、地点 ,让人感觉突如其来。
出处:《谷梁传·隐公八年》:“不期而会曰遇。”
译文:未经约定而意外地遇见。
2、萍水相遭【píng shuǐ xiāng zāo】
释义: 浮萍随水漂泊,聚散无定。比喻人的偶然相遇。
出处:明·陆采《明珠记·煎茶》:“天呵,果然是萍水相遭。”
译文: 天啊,果然是萍水偶然相遇。
3、一面之交【yī miàn zhī jiāo】
释义:是指仅仅相识,但不甚了解。
出处:汉·崔寔《本论》:“且观世人之相论也,徒以一面之交,定臧否之决。”
译文:同别人只见过一次面的交情,不能分好坏。
反义词
莫逆之交【mò nì zhī jiāo】
释义: 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简单地说就是志同道合。
出处:先秦·庄周《庄子·大宗师》:“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译文:大家互相看着,发出会心的微笑,彼此间友谊深厚,无所违逆于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萍水相逢
【成语】:萍水相逢复
【读音】:píng shuǐ xiāng féng
【释义】:萍随水漂泊,聚散无定。比喻素不相识之人偶然相遇 。
【出处】:①唐·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萍水制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②《镜花缘》第五一回:“我们萍水相逢,莫非有缘!”
③王汶石 《通红的煤》:“大家萍水相逢,挤在一起,畅谈祖国各地建设情形,兴致都很高。”
【用 法】:zhidao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无深交。
【近义词】:一面之交、不期而遇
【反义词】:莫逆之交
【例子】:你我只不过是萍水相逢,又何来白首不相离?
【拼 音】píng shuǐ xiāng féng
【解 释】萍:浮萍;是随风飘荡,聚散离合不定的一种单叶子植物。
像浮萍随水漂泊,成语:萍水相逢偶然聚在一起。
比喻互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用 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无深交。
【近义词】一面之交
【反义词】莫逆之交
【例 句】你我只不过是萍水相逢,又何来白首不相离?
【灯谜】萍水相逢(打哲学词语一)谜底:无意识
折叠编辑本段出处
折叠故事
王勃,字子安,唐初著名的文学家。少年时便很有才学,6岁时就能写文章,而且写得又快又好;14岁时,已能即席赋诗。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辞齐名,合称"初唐四杰"。王勃15岁应举及第,曾经担任参军(将军府的重要幕僚),后因罪免官。公元676年,王勃去交趾(在今越南境内)探望做县令的父亲。途经洪都(今江西南昌)时,都督阎伯屿因重修的滕王阁落成,定于九月九日重阳节在那里宴请文人雅士和宾客朋友。阎伯屿的女婿吴子章很有文才,阎伯屿叫吴子章事先写好一篇序文,以便到时当众炫耀。王勃是当时e68a84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38有名文士,也在被请之列。宴会上,阎伯屿故作姿态,请来宾为滕王阁作序。大家事先都无准备,所以都托辞不作。请到王勃时,王勃却并不推辞,当场挥毫疾书,一气呵成,写就了著名的《滕王阁序》,各宾客看了一致称好。阎伯屿读后也深为钦佩,认为这篇序文比自己女婿写的要高明得多,也就不再让吴子章出场著文了。《滕王阁序》构思精绝,文气通顺畅达,而又纵横交错。序文在铺叙盛会胜景的同时,也流露出王勃壮志难酬的感慨:"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表达了王勃生不逢时,慨叹自已命运不佳的心情。不久,王勃离开洪都,前往交趾。不幸的是在渡海时遇难,时年27岁。
折叠原文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hūn)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折叠译文
关山重重难以越过,有谁同情不得志的人?萍水偶尔相逢,大家都是异乡之客。怀念着君王的宫门,但却不被召见,什么时候才能够去侍奉君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