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上善若水出自于《老子》,指道德高尚的人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样,奉献于万物但不讨求功利。
上善若水的原文出自《老子》: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没有中善,下善若什么的典故…
很多种说法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中善若竹,竹虚其心而向直;下善若刀,刀分是非而威武。
上善若水,中善若火,下善若石
上善若水,中善伐谋,下善伐力 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百万物而不争名利。上,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这里老子以水的形象来说明"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圣人的言行有类于水,而水德是近于道的。中善伐谋。中等的善行是靠谋略挫败下善伐力,最次的善行是靠力气挫败。
扩展资料:度
老子是春秋时思想家,道教的创始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图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
老子在出函谷关前著有五千言问的《老子》一书,又名《道答德经》或《道德真经》。《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共81章,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以下属下篇德经,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全文共计五千字左右。
《道德经》是后来的称谓,最初这本书称为《老子》而无《回道德经》之名。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楚简《老子》校注,参看丁四新答著《郭店楚竹书老子校注》等书。
参考资料:
老子 上善若水-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