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宣纸 宣纸因产于萱州而得名,已有两千年历史,自唐代起便扬名天下。宣纸绵韧洁白,文理纯净,墨韵清晰,不蛀不腐,挫折无损,润墨性强,是书画艺术不可缺少的珍品。除宜于书画之外,还是高档文献,档案及装裱,复印史料的绝好用纸。我国保存至今的珍贵史料和名家书画真迹,多为宣纸所作成。十九世纪末,宣纸曾荣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章。
徽墨 徽墨始创于南唐末年,集中产于徽州的歙县,休宁等地,因而史称“徽墨”,以“落纸如漆,万载存真”著名于世,被李后主称之为天下冠。钱余年来,制作徽墨的良工辈出,世代相传。一九七九年,屯溪徽州墨厂生产的超顶漆烟墨,荣获了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章。徽墨品种有漆烟,油烟,全烟,净烟,松烟等多种,其中漆,油两种烟墨尤为称著。
宣笔 宣笔极有名。东晋时,宣州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33陈氏之笔深为王羲之等人推崇。唐,宋间,宣州诸葛氏笔名声大振,白居易在吟宣笔诗中赞道“每岁宣城进笔时,紫毫之价如金贵”。柳公权,欧阳修,梅圣俞,苏东坡等人对宣笔都有过很高的评价。元代战事频繁,笔工南流,相继又有了湖州派制笔的兴起。宣笔的技艺便一直在徽州,六安和江淮一带流传。解放后,宣笔的生产得到继承和发展,花色品种已达二百多个,高级书画笔一直畅销国内外。
歙砚 歙砚产于歙县,因名歙砚,它具有石质坚韧,温润光滑,纹理缜密,潴水发墨等特点,加上高手艺匠精心雕琢,造型优美,装潢古朴,深受历代帝王和文人学士的赞赏,因而名闻九州。在歙山发掘到的紫云砚材,质地坚丽,呵气生云,贮水不涸,发墨快速,并且有不吸水,不耗墨,不损笔,不退锋和容易洗涤等特点,制成的紫云石砚,既有实用价值,又有欣赏价值,为久负盛名的歙砚增添了光彩。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35期。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屡有变化。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安徽宣城诸葛笔、安徽徽州李廷圭墨、安徽徽州澄心堂纸,安徽徽州婺源龙尾砚。
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宣笔(安徽宣城)、徽墨(安徽徽州歙县)、宣纸(安徽宣城泾县)、歙砚(安徽徽州歙县)、洮砚(甘肃卓尼县)、端砚(广东肇庆,古称端州),元代以后湖笔(浙江湖州)渐兴,宣笔渐衰,改革开放后,宣笔渐渐恢复了生机。
安徽宣城是我国文房四宝最正宗的原产地,是饮誉世界的“中国文房四宝之乡”,所产的宣纸(泾县)、宣笔(泾县/旌德)、徽墨(绩溪/旌德)、宣砚(旌德)举世闻名,为历代文人墨客所追捧。
扩展资料
中国书法的工具和材料基本上是由笔、墨、纸、砚演变而来的,人们通常把它们称为“文房四宝”,大致是说它们是文人书房中必备的四件宝贝。因为中国古代文人基本上都是或能书,或能画,或既能书又能画的,是离不开笔墨纸砚这四件宝贝的。
"文房"之名,起于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专指文人书房而言,以笔、墨、纸、砚为文房所使用,而被人们誉为“文房四宝”。
文房用具除四宝以外,还有笔筒、笔架、墨床、墨盒、臂搁、笔洗、书镇、水丞、水勺、砚滴、砚匣、印泥、印盒、裁刀、图章、卷筒等等,也都是书房中的必备之品。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文房四宝多为清代名师所作,皇家御用,其用料考究、工艺精美,代表了我国数千年来文房用具的发展水平和能工巧匠们的创造智慧与艺术才能,是文房用具中的瑰宝。
“文房四宝”不仅是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的文具用品,也是融绘画、书法、雕刻、装饰等为一体的艺术品。在2007年,中国科学院科技史所、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笔墨纸砚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笔、墨、纸、砚,各有各的用途,各有各的讲究,所谓"名砚清水,古墨新发,惯用之笔,陈旧之纸",合起来是整个一套,再写出我们的文字,综合成为我们独特的传统书法艺术。
它不但为我们自我欣赏,而是越来越得到了世界各国人们的瞩目、珍爱。笔掭:又称笔砚,用于验墨浓淡或理顺笔毫,常制成片状树叶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即笔zhidao、墨、纸、砚。
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屡有变化。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宣城诸葛笔、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纸,婺源(原属安徽徽州府,现属于江西)龙尾砚。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湖笔(浙专江省湖州)、徽墨(徽州,现安徽歙县)、宣纸(现安徽省泾县,泾县古属宁国府,产纸以府治宣城为名)、洮砚(现甘肃省卓尼县)、端砚(现广东省肇庆,古称端州)、歙砚(现安徽歙县)。宣城市是全国唯一的“文房四宝之属乡”,所产的宣纸(泾县)、宣笔(泾县/旌德)、徽墨(绩溪/旌德)、宣砚(旌德)。
即笔、墨、纸、砚。
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屡有变化。
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安徽宣城诸葛笔、安徽徽州李廷圭墨、安徽徽州澄心堂纸,安徽徽州婺源龙尾砚。
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宣笔(安徽宣城)、徽墨(安徽徽州歙县)、宣纸(安徽宣城泾县)、歙砚(安徽徽州歙县)、洮砚(甘肃卓尼县)、端砚(广东肇庆,古称端州),元代以后湖笔(浙江湖州)渐兴,宣笔渐衰,改革开放后,宣笔渐渐恢复了生机。
扩展资料:
中国的用具,不少独具一格,它既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风俗, 又为世界文化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其最典型的是被称为“文房四宝”的书写工具:纸、笔、墨、砚。
纸,是中国的一个伟大发明,世界上纸的品种虽然以千万计,但“宣纸”仍然是供毛笔书画用的独特的手工纸,宣纸质地柔韧、洁白平滑、色泽耐久、吸水力强,在国际上“纸寿千年”的声誉。
毛笔,是古代中国与西方民族用羽毛书写风采迥异的独具特色的书写、绘画工具。当今世界上虽然流行铅笔、圆珠笔、钢笔等,但毛笔却是替代不了的。
墨,是书写、绘画的色料。唐代制墨名匠奚超、奚廷父子制的好墨,受南唐后主李煜的赏识,全家赐国姓“李氏”。从“李墨”名满天下。宋时李墨的产地歙县改名徽州,“李墨”改名为“徽墨”。
砚,俗称砚台,是中国书写、绘画研磨色料的工具。汉代时砚已流行,宋代则已普遍使用,明、清两代品种繁多,出现了被人们称为“四大名砚”的洮砚、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64端砚、歙砚和澄泥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房四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