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释义】故弄玄虚,自夸诞妄,与众不同,以为仙道。结果是当众出丑。
【出处】此典出自《冷斋夜话》:“渊材迂阔好怪,尝畜两鹤。客至,指以夸曰:‘zd此仙禽也。凡禽卵生,而此胎生。’语未卒,园丁报曰:‘此鹤夜产一卵,大如梨!’渊材面发赤,诃曰:‘敢谤鹤也!’卒去,鹤辄两展其胫,伏版地。渊材讶之,以杖惊使起,忽诞一卵。渊材嗟咨曰:‘鹤亦败道!’”
这段话意思是说:
刘渊材性情迂阔又喜欢怪诞,曾在家中养着两只鹤。每逢客人到来,他便指着鹤夸耀道:“这是只仙鸟呀!凡禽鸟都是卵生,而这只仙鸟却是胎生的。”
话音未落,园丁跑来报告说:“权这只鹤夜里下了一个蛋,和梨子一般大!”
刘渊材羞得满脸通红,大声呵斥园丁说:“你竟敢诽谤仙鹤呀!”
最后,他们就一同去观看,鹤就展开它的双腿,趴在地上。刘渊材觉得很奇怪,用拐杖去吓它,想叫它站起来,这时鹤忽然又生下一只蛋。
刘渊材长叹一声,说道:“唉,仙鹤也败坏仙道呀!”
“两败俱伤”是指双方都吃了亏,都受到损害。
此典出自《战国策·齐策三》。
战国时代,齐宣王打算发兵去攻打魏国。当时齐国有一个幽默善辩的人名叫淳于髡,他知道了,便去见宣王,说:“韩子卢是最有名的zhidao猎犬,东郭逡是最著名的狡兔。有一天,韩子卢追赶东郭逡;一只在前面拼命地逃,一只在后面拼命地追,绕着山脚追了五圈,越过山头又追了五趟,直到后来它两个都跑得专精疲力竭了,就全部倒在路边,死掉了。这时,来了一个种田的人,他弯下腰去,毫不费力地拾起一只狡兔和一只猎犬。现在,如果齐国攻打魏国,必定兵连祸结。这场战争不是短期之内可以结束的。结果,必将使双方士兵都打得焦头烂额,疲惫不堪!而且也极大地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落得民穷财尽,两败俱伤。那时候,秦国和楚国便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属、长驱直入,占领齐、魏两国,就像种田的人毫不费力地拾到一只狡兔和一只猎犬一样。”
齐宣王听了,觉得淳于髡的话非常有道理,就放弃了攻打魏国的念头。
【释义】涂地:指血肉涂抹满地。比喻失败到无法收拾的地步。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汉高祖刘邦,江苏沛县人,年轻时任秦朝泗水亭长之职。朝廷征募建造秦始皇陵墓的工人,他奉命带领着一批民工前往骊山。可是,途中不断有人逃走,刘邦心里想:“再这样下去,恐怕还未到骊山,民工都将逃得干干净净,身为带队和亭长,必将受到罪责,与其如此,还不如现在就将他们都放了,自己也逃吧!”刘邦将想法向众人一讲,众人都非常感动。有些不愿逃走的,便追随刘邦躲进荒山中。
不久,陈胜、吴广起义。刘邦的好友在沛县任小官吏的萧何和曹参建议县令说:“目前局势,何不请刘邦回来帮助呢?”县令即派樊哙前去邀约刘邦,不料当率领百余部众的刘邦到达城下时,县令因见人数众多,恐刘邦倚众造反,下令关闭城门,并打算暗杀萧何、曹参。萧何、曹参获知情况有变,便连夜逃到e68a84e8a2ad7a686964616f362刘邦营中。刘邦来到城下,写了封鼓动民众造反的信,用箭射入城里,城中百姓立即响应,杀掉县令,大开城门迎接刘邦军队,并共同推举他为首领。刘邦谦让道:“目前天下局势仍是混乱不平,如果你们选错了统率者,将会使起义之事一败涂地。”
但萧何、曹参等人极力拥护刘邦,刘邦便不再谦让,最后以沛县为根据地,揭开了推翻暴秦、楚汉争霸的序幕。
【释义】俱:都。争斗的双方都受到损伤。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
曹操于公元208年,统率二十万大军南下,准备消灭东吴孙权、西蜀刘备的势力,为他统一大业画上句号。在此种情况下,诸葛亮应刘备之命出使东吴,商议共对曹操的办法。
东吴的大都督周瑜是位名将,但他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总想借机把他除掉。诸葛亮很了解周瑜的心思,可是为了顾全大局,只好与周瑜一起共事。
有一次,诸葛亮接受了三天内造出十万支箭的任务,并且立下军令状,到时交不出十万支箭,就要被斩首。
周瑜暗暗高兴,料定诸葛亮不能完成这个任务,到时就可以毫不费力地把他除掉。他还暗中吩咐造箭军匠故意拖延时间,不给诸葛亮准备所需要的材料。7a64e78988e69d83362
诸葛亮知道这些情况后,没有作声,他另有妙计,他偷偷地从鲁肃那儿要了20只快船,船上要求有30名士兵,并且船上扎放一千多个草靶,须用青布遮盖。
一天、两天都没有动静,周瑜认为这次诸葛亮必死无疑。不料到了第三天凌晨,诸葛亮趁江面上笼罩着大雾,下令将草船驶近曹军水寨。他和鲁肃一面在船中饮酒,一面命令士兵在船上擂鼓呐喊,装作攻打曹军的样子。
曹军大惊,以为敌人趁早晨大雾来进攻,由于江面上看不清楚只好用弓箭来迎故。
等到太阳初开、雾散之后,诸葛亮下令各船迅速驶回。这时,二十只船的草人上已经挂满了箭,远远超过十万支。他又让各船士兵齐声高喊“谢丞相赠箭”。等曹操明白真相时,诸葛亮的草船已经驶了二十多里,无法追赶。曹操懊悔不已。
鲁肃把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经过告诉周瑜以后,周瑜大吃一惊,感慨万分地叹道。
“诸葛亮灵巧的心思已达到神奇的程度,我不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