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去百度搜一下吧。
天涯海角,读作tiān yá hǎi jiǎo,也说天涯地角。形容极偏远的地方。
出自宋张世南《游宦记闻》卷六:“今之远宦及远服贾者,皆曰天涯海角,盖俗谈也。”白话文:“现在的远方做官到远服装生意的人,都说天涯海角,这大概是一般谈了。”
相关典故:
韩愈,字退之,是唐代中叶时的伟大文学家。
他二岁时就死了父亲,不久他的母亲又死去。幼时依靠他哥哥韩会和嫂嫂郑夫人过活。韩会有一个嗣子(愈次兄介之子,出继与长兄会为嗣)叫老成,排行十二,所以小名叫十二郎,年纪比韩愈小一点。
后来韩会四十二岁的时候,因宰相元载的事,贬为韶州刺史,不到几个月就病死在韶州,这时韩愈只有十一岁,十二郎也很小。
韩愈虽然有三个哥哥(会、弁、介),都很早离开了人世。这时,继承祖先后代的,只有韩愈和他的侄子十二郎两个人,零丁孤苦,没有一天离开过。
韩愈十九岁时自宜城前往京城,以后十年的时间中,只和十二郎见过三次面。当他正打算西归和十二郎永远生活在一起的时候,不幸十二郎就在这时死去了。
韩愈知道了这消息,悲痛欲绝,写了一篇“祭十二郎文”,叫建中备了一些时下的物品从老远的地方去致祭他。这篇祭文,一字一泪,令人读来心酸。
祭文中有“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的句子,后人便把它引伸成“天涯海角”这句话,用来比喻极其遥远的地方。
扩展资料:
成语解析:
【示例】:我们俱系天涯海角之人,今幸得贤主人相邀一聚,也是三生之缘。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形容地方偏远
【近义词解析】
天各一方
1、解释:指各在天底下的一个地方。形容相隔极远,见面困难。
2、出自:汉·苏武《古诗四首》:“良友远离别,各在天一方。”
白话文:“好朋友离别,各自相隔极远,见面困难。”
3、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形容两地相距遥远
【反义词解析】
一箭之地
【解释】:相当于一箭射程的距离。比喻相距不远。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回:“宋江上得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61马来,前行的众头领,已去了一箭之地,见宋江和贯忠说话,都勒马伺候。”
白话文:“宋江上得马来,走在前面的多头管理,已去了一箭之地,看到宋江和贯忠说话,都指挥马等候。”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比喻不很远的距离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天涯海角
百度百科-天各一方
百度百科-一箭之地
天涯海角的涯是尽头的意思 涯yá
中文解释 - 英文翻译
涯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部首笔画
部首:氵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五笔86:IDFF 五笔98:IDFF 仓颉:EMGG
笔顺编号:44113121121 四角号码:31114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DAF
基本字义
1. 水边,泛指边际:~~。~际。~岸。~垠。“生也有~,而知也无~。”
2. 范围,限度:生~。~分(fèn )(限度,本分)。
详细字义
〈名〉
1. (会意兼形声。从水,从厓( yá),厓亦声。厓,山边。本义:水边)
2. 同本义 [waterside;foreshore]
涯,水边也。——《说文新附》
各在天一涯。——《古诗十九首》
大海亦有洼,高山亦有岑。——孟郊《病客吟》
3. 又如:涯唉(水边;岸);涯灌(岸边丛木);涯邻(崖畔)
4. 岸,靠近大水体的陆地;特指靠近滨海的陆地 [shore]
驾舟载男女,筑宫东海涯。——虞集《题商学士画》
5. 边际;极限 [limit;bound]
横无际涯。——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无涯之憾。——清· 袁枚《祭妹文》
6. 又如:望无涯;涯限(边际;限度);涯垠(涯泄、涯津、7a64e4b893e5b19e366涯畔)
7. 限量;穷尽 [limit]。如:涯艺(限度,止境);涯检(限制,管束);涯量(限度;限量);涯分(限度;本分)
〈动〉
1. 限制,约束 [contraint]
约少不自涯,早爱虫鸟,逐食推迁,未谐夙愿。——沈约《答沈麟士书》
常用词组
1. 涯岸 yá’àn
[bank] 水边高岸
2. 涯际 yájì
[bound] 边际;界限
人生苦海漫无涯际
天涯海角
读音:tiān yá hǎi jiǎo
释义:形容极远的地方,或相隔极远。
出处:南zhidao朝陈·徐陵《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天涯藐藐,地角悠悠了,阴谋回诡计,面无由,但以情企。”宋·张世南《游宦记闻》卷六:“今之远宦及远服贾者,皆曰天涯海角。”
例句:哪怕到天涯海角我也要找到你!
近义词:海角天涯、天南地北、天各一方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