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双管齐下,汉语成语,拼音是shuāng guǎn qí xià,意思是双手执笔同时作画,比喻做一件事两个方面同时进行或两种方法同时使用。
出自: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故事拾遗》:“唐张璪员zhidao外画山水松石名重于世。尤于画松特出意象,能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干,势凌风雨,气傲烟霞。”
译文:“唐张员外画山水松石名重于世。尤其在画松突出意象,能手握两管一起画,一个画生枝,一个画枯萎干,不惧风雨,气傲风景。”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
扩展资料:
反义词:
1、另起炉灶,汉语成语,读音是lìng qǐ lú zào,意思是另外重支炉灶。比喻放弃原来的,另外从头做起。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四回:“必至闹到‘出而哇回之’,饭粪莫辨,这才‘另起炉灶’。”
动宾式;作主语、谓语、定语;用于做事
示例:第二师范解散,要另起炉灶重新招生,重新招聘教职员。
2、左右开弓,汉语成语,拼音是zuǒ yòu kāi gōng,比喻两只手轮流做同一动作或同时做几项工作。
元·白朴《梧桐雨》楔子:“臣左右开弓,一十八般武艺,无有不会。”
译文:我双手都答能射箭,十八般武艺没有什么不会。
中华成语故事集
双管齐下
【拼音】:636f7079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66shuāng guǎn qí xià
【解释】:管:指笔。原指手握双笔同时作画。后比喻做一件事两个方面同时进行或两种方法同时使用。
【出处】: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故事拾遗》:“唐张璪员外画山水松石名重于世。尤于画松特出意象,能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干,势凌风雨,气傲烟霞。”
【示例】:如此~,就有可能克服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投降危险并争取时局的好转前途。 ★毛泽东《克服投降危险,力争时局好转》
【近义词】:齐头并进、并驾齐驱
【反义词】:另起炉灶
【歇后语】:大小号合奏;两只手写对联
【语法】:作谓语、定语;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
【英文】:work along both lines
【日文】:両方で同时(どうじ)に进めること
【法文】:employer simultanément deux moyens pour atteindre un même but
【德文】:zwei Sachen zur gleichen Zeit verrichten 【成语故事】:唐朝著名画家张璪擅长画山水和松石,他画的松树让人叫绝。每次作画时都是双手握笔,一手画松树树干,一手画松枝,两手同时进行。凡是看过他作画的人没有一个不佩服他双管齐下的本事。当时有人评论“张璪作画,真是双管齐下。”
双手执笔同时作画,比喻做一件事两个方面同时进行或两种方法同时使用。
1、读音:shuāng guǎn qí xià。
2、出处: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故事拾遗》:“唐张璪员外画山水松石名重于世。尤于画松特出意象,能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干,势凌风雨,气傲烟霞。”
白话文释义:唐代著名画家张璪,画松树的方法非常特别,他手拟两支笔, 同时齐下,一支画生枝,一支画枯干,气势强大,气傲非凡。
3、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
4、例句:我们一面修建台田,一面挑沙压碱,双管齐下,经过几年把几百亩盐碱地治服了。
扩展资料
近义词:齐头并进、并驾齐驱。
1、齐头并进
读音:qí tóu bìng jìn。
释义:多方面同时前进,多形容几件事情或几项工作同时进行。
出处:周恩来《在上海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主要要求是:e5a48de588b6e799bee5baa6336实事求是,循序前进,齐头并进,迎头赶上。”
2、并驾齐驱
读音:bìng jià qí qū。
释义:并架:几匹马并排拉一辆车;齐驱:一齐快跑;指并排套着的几匹马一齐快跑,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或地位相当。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是以驷牡异力,而六辔如琴;并驾齐驱,而一毂统。福。”,意思是:只要掌握了写作的基本道理,就如弹琴驾车,齐头并进,而又运用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