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每个人都有喜欢的东西阿,当说到自己喜欢东西的时候,就会弹得很开心,那就有话题聊在一起就开心嘛,朋友在一起就是为了开心啊,当时两个人聊到一起的时候,说到一起的时候,就会感情更加深厚了,因为在一起开心
识人是一种本领。通过了解对方的性格、身份、地位及兴趣,投其所好地办事,往往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富人办事前,往往会先了解对方的性格、身份、地位和兴趣,然后投其所好,避其所忌,攻其虚,得其实,这样办起事来才能措置自如,成功有望。穷人则做不到这一点,往往会出师不利、逢事受挫,一招错后满盘输,致使本应能办成的事也办砸了。
1.了解对方的性格好办事
人各有其情,各有其性。有的人喜欢听奉承话,给他戴上几顶“高帽”,他就会使出浑身力气帮你办事;有的人则不然,你一给他戴“高帽”,反而引起了他敏感性的警惕,以为你是不怀好意;有的人剐愎自用,你用激将法,才能使他把事办好;有的人脾气暴躁,讨厌喋喋不休的长篇说理,跟他说话办事就不宜拐弯抹角。
所以,与人办事,一定要弄清这个人的性格,依据他的性格,投其所好,或投其所恶才会对办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61事有好处。
春秋时期,齐国有田开疆、古冶子、公孙捷三勇士,很得国王齐景公宠爱。三人结义为兄弟,自称“齐国三杰”。他们挟功恃宠,横行霸道,目中无人,甚至在齐王面前也“你我”相称。乱臣陈无宇、梁邱据等乘机收买了他们,阴谋夺取政权。
相国晏婴眼见这股恶势力逐渐扩大,危害国政,暗暗担忧。他明白奸党的主力在于武力,三勇士就是王牌,屡次想把三人干掉,但他们正得宠,如果直接行动,齐王肯定不依从,反而会弄巧成拙。
有一天,邻邦的国王鲁昭公带了司礼的臣子叔孙来访问,谒见齐景公。景公立即设宴款待,也叫相国晏婴司礼;文武官员全体列席,以壮威仪;三勇士也奉陪,威武十足,摆出不可一世的骄态。
酒过三巡,晏婴上前奏请,说:“眼下御园里的金桃熟了,难得有此盛会,可否摘来宴客?”
景公即派掌园官去摘取,晏婴却说:“金桃是难得的仙果,必须我亲自去监摘,这才显得庄重。”
金桃摘回,装在盘子里,每个有碗口般大,香浓红艳,清芳可人。景公问:“只有这么几个吗?”
晏婴答:“树上还有三四个未成熟,只可摘6个!”
两位大王各拿一个吃,佳美可口,互相赞赏。景公乘兴对叔孙说:“这仙桃是难得之物,叔孙大夫贤名远播,有功于邦交,赏你一个吧!”
叔孙跪下答:“我哪里及得上贵国晏相国呢,仙桃应该给他才对!”
景公便说:“既然你们相让,就各赏一个!”
盘里只剩下两个金桃,晏婴复请示景公,传谕两旁文武官员,让各人自报功绩,功高者得食此桃。
勇士公孙捷挺身而出说:“从前我跟主公在桐山打猎,亲手打死一只吊睛白额虎。解主公之围,这功劳大不大呢?”
晏婴说:“擎天保驾之功,应该受赐!”
公孙捷很快把金桃咽下肚里去,傲眼横扫左右。古冶子不服,站起来说:“虎有什么了不起,我在黄河的惊涛骇浪中,浮沉九里,斩骄龟之头,救主公性命,你看这功劳怎样?”
景公说:“真是难得,若非将军,一船人都要溺死!”把金桃和酒赐给他。可是,另一位勇士田开疆却说:“本人曾奉命去攻打徐国,俘虏500多人,逼徐国投降,威震邻邦,使他们上表朝贡,为国家奠定盟主地位。这算不算功劳?该不该赏赐?”
晏婴立刻回奏景公说:“田将军的功劳,确比公孙捷和古冶子两位将军大10倍,但可惜金桃已赐完了,可否先赐一杯酒,待金桃熟时再补?”
景公安慰田开疆说:“田将军!你的功劳最大,可惜你说得太迟。”
田开疆再也听不下去,按剑大嚷:“斩龟打虎,有什么了不起?我为国家跋涉千里,血战功成,反受冷落,在两国君臣面前受辱,为人耻笑。还有什么颜面立于朝廷上?”拔剑自刎而死。
公孙捷大吃一惊,亦拔剑而出,说:“我们功小而得到赏赐,田将军功大,反而吃不着金桃,于情于理,绝对说不过去!”手起剑落,也自杀了。古冶子跳出来,激动得几乎发狂地说:“我们三人是结拜兄弟,誓同生死,今两人已亡,我又岂可独生?”
话剐说完,人头已经落地,景公想制止也来不及了。齐国三位武士,无论打虎斩龟,还是攻城掠地,确实称得上勇敢,但只是匹夫之勇。两个桃子杀了三个勇士。晏婴就是抓住了他们不能忍耐自己骄悍之勇的性格,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对方的性格,是我们与其办事的最佳突破口。投其所好,便可与其产生共鸣,拉近距离;投其所恶,便可激怒他,使其行为按我们的意愿进行。无论跟什么样的人办事,我们都应首先摸透他的性格,依据其性格“对症下药”,就很容易“药到病除”,办事成功。
2.了解对方身份地位办事
无论在哪个国度、哪个年代,地位等级观念都是很强的,对方的身份、地位不同,你说话的语气、方式以及办事的方法也应有异。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对什么人都是一视同仁,则可能会被对方视为无大无小、无尊无贱。对方身份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会认为你这样做没有教养,不懂规矩,因而他不喜欢听你的话,不愿帮您的忙,或者有意为难你,这样就可能阻碍了你办事的路子,使所办之事一波三折。
宋朝知益州的张咏,听说寇准当了宰相,对其部下说:“寇准奇才,惜学术不足尔。”这句话一语中的。张咏与寇准是多年的至交,他很想找个机会劝劝老朋友多读些书。因为他身为宰相,关系到天下的兴衰,理应学问更多些。
恰巧时隔不久,寇准因事来到陕西,刚刚卸任的张咏也从成都来到这里。老友相会,格外高兴,寇准设宴款待。在郊外送别临分手时,寇准问张咏:“何以教准?”张咏对此早有所虑。正想趁机劝寇公多读书。可是又一琢磨,寇准已是堂堂的宰相,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怎么好直截了当地说他没学问呢?张咏略微沉吟了一下,慢条斯理地说了一句:“《汉书·霍光传》不可不读。”当时寇准弄不明白张咏这话是什么意思,可是老友不愿就此多说一句,言讫而别。回到相府,寇准赶紧找出《汉书·霍光传》,他从头仔细阅读,当他读到“光不学无术,谏于大理”时,恍然大悟,自言自语地说:“此张公谓我矣!”(这大概就是张咏要对我说的话啊!)是啊,当年霍光任过大司马和大将军的要职,地位相当于宋朝的宰相,他辅佐汉朝立有大功,但是居功自傲,不好学习,不明事理。这与寇准有某些相似之处。因此寇准读了《汉书·霍光传》很快明白了张咏的用意,感到从中受益匪浅。
寇准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为人刚毅正直,思维敏捷,张咏赞许他为当世“奇才”。所谓“学术不足”,是指寇准不大注重学习,知识面不宽,这就会极大地限制寇准才能的发挥,因此,张咏要劝寇准多读书加深学问的意思既客观又中肯。然而,说得太直,对于刚刚当上宰相的寇准来说,面子上不好看,而且传出去还会影响其形象。张咏知道寇准是个聪明人,给了一句“《汉书·霍光传》不可不读”的赠言让其自悟,何等婉转曲折,而“不学无术”这个连常人都难以接受的批评,通过教读《汉书·霍光传》的委婉方式,使当朝宰相也愉快地接受了。“借它书上言,传我心中事”,张公辞令,高雅至极!
聪明人都是懂得看对方的身份、地位来办事的,这也是自己办事能力与个人修养的体现,平常我们所说的“某某人会来事”,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才智上。这样的人不只是当领导的器重他,做同事的也不讨厌他,这样的人办事的成功率当然要高。
3.了解现实状况好办事
假如有一天,你去找你的上司请他出面帮助你办某件事。
平常你的上司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在工作上也颇得心应手,单位内的人都认为他很有前途,可是,这一天,他显露出悲伤的脸色,很可能是家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虽不说出来,一直在努力地抑制,可总会自然而然地在脸上流露出苦恼的表情。对这位上司来说,这实在是件很尴尬的事,为了不让部下知道,表面极力装得若无其事。午餐后,他用呆滞的眼神望着窗外,此时,他那迷惑惘然的脸色,已失去了朝气。你对这种微妙的脸色和表情之变化,不能不予以注意。你尽你最大的设想,找出领导真正苦恼的原因,并对他说:“科长,家里都好吗?”以假装随意问安的话,来开启他的心灵。
“不!我正头痛呢,我太太突然病倒了!”
“什么?你太太生病了!我怎么一点都不知道?现在怎么样?”
“其实也不需要住院,医生让她在家中疗养。太太生病后,我才感到诸多不便。”
“难怪呢!我觉得科长你的脸色不好,我还以为你有什么心事,原来是你太太生病了。”
“想不到你的观察力这么敏锐,我真佩服你。”
他一面说着,脸上一面露着从未有过的笑容,此刻可以知道你成功了。在人生最脆弱的时候去安慰他,这才是当部下的人应有的体谅和善意。上司由于悲伤,故心灵呈现出较脆弱的一面。更不应再去刺激他,而应当设法让他悲伤的心情逐渐淡化。上司的苦恼,在尚不为人知晓前,自己应主动设法了解,相信你的这份善意,即使是“鬼”也会受感动的。自然,这以后,上司会心甘情愿地帮你办事。
视对方的现实状况办事,还有重要的一条是不能犯忌,如果犯了所求对象的忌讳,恐怕该成的事也难办成了。
对性格外向、爱好交际的人,在办公室与他们的谈话,一般不会有什么副作用,而对性格内向、胆小怕事和敏感多心的人则容易产生副作用。此时,就应当换个环境,在室外、院子里随便谈心,才容易达到说服的目的。
托人办事时只一味地谈自己的事,并不停地说“请你帮忙,请你帮忙”之类的话,会让人感到厌恶、不耐烦的。
假如想把自己的请求向对方说明,就应该先摆出愿意听取对方讲话的姿态来,有倾听别人言谈的诚意,别人也才会愿意听你说话。
谈话的话题应该视对方的情形而定,再好的话题,若不能符合对方的需要,就无法引起对方的兴趣,最好是想办法引起彼此共同的话题来,才能聊得投机,然后再设法慢慢地把话题引入自己所要淡论的范围里。
在日常谈话中,一般人都是说些身边琐事,这或许想向对方表示亲切。在正式交谈中,希望你不要把老婆、儿女当作谈话的资料,否则总不免给人娘娘腔和不务正业的感觉。
谈话先从政治、经济等比较严肃的题目开始,然后再涉猎到文学、艺术和个人的兴趣方面等比较轻松的话题。总之,将自己的观点、见解堂堂正正地公布出来,使得彼此都能有共同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谈话。
一个善于托人的人,一定很注重礼貌,用词考究,不致说出不舍时宜的话,因为他知道不得体的言辞往往会伤害别人,即使事后想再弥补也来不及了。相反地,如果你的举止很稳重,态度很温和,言词中肯动听,双方自然就能谈得投机,托办的事自然也容易办成。
所以要使对方对你产生好感,必须言语和善,讲话前先斟酌思量,不要想到什么说什么,这样会引起别人皱眉头,自己却还不知道为什么。那些心直口快的朋友平时要多培养一下自己深思慎言的作风,切不可像随地吐痰似的不看周围是何处便脱口而出,那样会影响到自身的形象和办事的效果。
4.了解对方心理好办事
通过对方无意中显示出来的态度和姿态,了解他的心理,有时能捕捉到比语言表露得更真实、更微妙的内心想法。
例如,对方抱着胳膊,表示在思考问题;抱着头,表明一筹莫展;低头走路、步履沉重,说明他心灰气馁;昂首挺胸,高声交谈,是自信的流露;女性一言不发,揉搓手帕,说明她心中有话,却不知从何说起;真正自信而有实力的人,反而会探身谦虚地听取别人讲话;抖动双腿常常是内心不安、苦思对策的举动,若是轻微颤动,就可能是心情悠闲的表现。
懂得心理学的人常常通过人体的各种表现,揣摸对方的心理。达到自己办事的目的。
推销员在星期天做家庭访问,必定会注意受访夫妇翘腿的顺序。如果是妻子先换脚,然后丈夫跟着换,可认为是妻子比较有权利,只要针列’妻子进行进攻,90%可以成功;若情形相反,当然是丈夫比较有权利,这就需要针对丈夫进攻了。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般初次见面时目光转移视线者,被认为具有积极性格。根据某评论家所言,能否控制对方,决定于最初的30秒钟。换句话说,两人眼睛对望,然后先把视线转开的人会获得控制权,因为你把眼睛转开了,对方就会担心你的想法,由于开始费心思,以后他会更注意你的视线,当然也就任由你摆布了。
许多有经验的人,经常通过握手来看透对方微妙的心理动态。这一奥妙在于通过掌心的潮湿情形来判断。人类在遭遇到恐惧、惊讶的事情而发生感情变化时,自律神经会与自己的意识发生作用,造成呼吸混乱,以及血压升高与脉搏加速,或是汗腺的兴奋(神经式发汗)等,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我们看比赛时,比赛现场紧张时手掌心会捏把汗,也是由此而来。所以如果你和对方握手,获知对方手心出汗,即表示其人情绪高昂,心理已失去平衡。
曾有个经验丰富的警察,提议在询问嫌疑犯时找理由与他轻轻握手。开始问话前就先握一次手,以后在说到核心的问题时,再度轻握一下对方的手,这时,如果原本干燥的手掌冒出了很多汗,即可大致知道真相了。
最好的例子,即是电视连续剧《柯伦坡警探》,柯伦坡警探个子虽然不高,但握手时他一定是把眼睛抬起来直视对方,凶手一旦被这双锐利的眼睛所凝视,内心必会感到不安,何况他的手掌大而有力。这肘,凶手会发现自己一开始即处于不利的立场,只要让凶手陷入这种心理状况,其余就靠柯伦坡警探巧妙的推理能力,案子很自然地迎刃雨解了。
办事之前,通过察颜观色把握住对方的心理,理解他的微妙变化,有助于我们把握事态的进展。
——引自延边人民出版社《穷人怎么办》
1、可能是喜欢男生,希望以此得到男生的芳心。
2、也可能是溜须拍马,希望今后可以获得更大的收益。
女生对男生投其所好,也就是这样的意思。
与人相处,就像钓鱼,投其所好,才会有所收获。想要他人为你做什么,就要从他人的需要人手。能真正做到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了解别人心底需要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未来担忧。
今天,就在我们身边,你会看到有不少神情沮丧的推销人员终日疲乏而无奈地奔波、徘徊于路上,而报酬却并不多。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的头脑里永远只在想他们自己所要的:卖出一件东西究竟可赚多少钱!他们不明白作为顾客的你我都不要买东西,假如我们要买,我们自己会跑出去买的。但我们一直都对如何解决我们的实际问题十分在意!
假如一位推销员能向我们证明,他的服务或商品,能如何地帮助我们解决确实存在的难题,他完全不必一再软磨硬泡地向我们推销东西,我们自然会高兴地买下。要知道:顾客永远喜欢感觉着他是自动的购买,而不是被人强迫的去买。
但仍有许多销售人员,终其一生都不知道应从顾客的角度出发,考虑一下顾客的心理感受。
举个例子,凯露住在大纽约中心的林丘住宅区,有一天,当她正在赶赴车站的时候,碰巧遇见一位房地产经纪人。这位经纪人在长岛从事房产已有好多年了,他对于林丘的住宅区应很熟悉,所以凯露匆忙地问他那些房子是不是用铁钢墙或空心瓦所造的。他说他不知道,并告诉凯露已经知道的:关于这些e69da5e6ba907a686964616f337,你可以打电话给林丘花园会询问。次日早晨凯露接到他一个电话,他会将凯露所需要的消息给她吗?否!他只需费60秒钟的时间自己打一个电话得到它,但他没有那样做。他再一次告诉凯露可以自己打电话去咨询,然后他请凯露让他办理凯露的保险事务。
这位房地产经纪人并非想帮任何人的忙,他只对帮助他自己感兴趣。
专业人员有时也会犯同样的错误。杰克逊走进在费莱尔的一位著名鼻喉专家的诊室,在那位大夫还没有看杰克逊的扁桃腺之前,他便问杰克逊的职业是什么。他对杰克逊的扁桃腺的大小不感兴趣,他关注的是杰克逊的钱袋大小。他最关心的不是他能否帮病人解除痛苦,他最关心的是能从患者那儿得到多少钱,结果是他什么也没有得到。杰克逊生气地走出了他的诊室,蔑视他缺乏人性。
世界上充满了像这样的人:贪婪、自私。所以,那些稀缺的无私地服务于他人的人,会有很大的收益,这样的人简直没有竞争。欧文曾说:“能设身处地为人着想的人,能了解他人心理活动的人,永远不必顾虑自己没有前途。”
世界上许多人上过大学,研读过罗马诗人维吉尔的诗,并精通微积分的奥秘,却从未发现他们自己的心是如何起作用的。例如:有一个人要劝别人去打篮球,他的话大概是这样的:“我要你们出来打篮球,我喜欢打篮球,但前几次我到体育馆去,那里人数总是不够,不能分队玩,得一直把球传来传去,我的眼睛都被打青了。希望你们明晚都来玩,我喜欢打篮球。”
他曾讲到你需要什么吗?你不要到谁也不去的体育馆去是不是?你不管他要什么,你也不要将自己的眼睛打青对不对?
他曾告诉你到体育馆去会使你得到你要的什么吗?没有!虽然他知道体育锻炼可以让你增强食欲、脑筋清楚、享受乐趣。
再重复一遍那充满智慧的忠言:“先激起对方的急切欲望,能做到这点就可左右逢源,否则会到处碰壁。”
曾有一对父母常常为自己孩子的体重太轻而担心,偏偏这孩子还不愿好好的吃饭。他的父母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训斥,急了就责骂。还会不时的唠叨:“母亲要你吃这个那个。”“父亲要你长得又高又大。”
孩子会理会这些吗?
稍有常识的人,都不会希望一个3岁的孩子能对30岁的父母的见解有所反应。但那正是他的父母所希望的,这是不近情理的。好在最后他们觉悟了,所以他们开始想:“那孩子究竟要些什么呢?如何能将自己所要的与他所要的一致起来呢?”
如果想到这点,问题就容易解决了。由于孩子有一辅邕轮脚踏车,他喜欢在人行道上骑来骑去。街上邻家住着一个“坏蛋”,用好莱坞人士的口吻说是一个大孩子,常将这小孩儿从车上拉下来,自己骑着玩。
自然,这小孩儿要哭着跑回家中告诉他的母亲,母亲跑出来,将“坏蛋”推下三轮脚踏车,再将她的小孩儿放上,这事差不多每天都要进行。
这小孩儿想要什么?这问题,无须福尔摩斯回答,当然是他的自尊和他要求自重感的欲望。这些都是他气质中最强烈的情绪,驱使他下决心去报复,痛击这个一再欺辱他的“坏蛋”。当他的父亲告诉他,如果他吃母亲煮好的食物,他将来可以将那个“坏蛋”打倒,当他的父亲向他保证这件事时,就不会再发生有关厌食的问题了。那孩子愿意吃菠菜、白菜、咸鱼及其他任何食物,以便长大长壮后,再去教训那个一再欺负他的坏家伙。
有位心理学家说:“自我表现是人类天性中最主要的需求。”为什么我们在与客户打交道时,不能运用这种心理学上的策略?为什么我们想出一个好主意时,愚蠢到让别人以为那是我们的专利?何不像高明的苏格拉底一样,慢慢引诱让对方说出你的想法?如此,对方就会认为这是他自己想出的注意,而你又十分赞同,双方岂不是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