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成语大世界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荆门成语大世界 > 成语大全 > 形容每天花天酒地的生活的成语有什么?-花天酒地的生活,

形容每天花天酒地的生活的成语有什么?-花天酒地的生活,

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花天酒地
【读音】:huā tiān jiǔ dì
【解释】:形容沉湎在酒色之中。花,指妓女。
【出处】:清·郭麐《摸鱼儿》词:“一篷儿,花天酒地,消磨风月如许。

  1. 灯红酒绿:读音:dēng hóng jiǔ lǜ 

    解释:灯光酒色,红绿相映,令人目眩神迷。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

    近义词:花天酒地 穷奢极欲 醉生梦死 纸醉金迷 

    反义词:艰苦朴素 节衣缩食 克勤克俭 

    相似词:红绿灯 绿灯 红灯 红酒 闯红灯 花红柳绿 柳绿花红 桃红柳绿 

    造句:她长期生活在灯红酒绿的环境里,却仍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真是出污泥而不染。

  2. 挥金如土:读音:huī jīn rú tǔ

    解释:挥:散。把钱财当成泥土一样挥霍。形容极端挥霍浪费。

    近义词:一掷千金 一掷百万 挥霍无度 穷奢极侈 

    反义词:爱财如命 克勤克俭 省吃俭用 节衣缩食 

    相似词:挥洒自如 挥汗如雨 面如土色 惜墨如金 土生土长 如梦如幻 如痴如醉 如醉如痴 

    造句:资本7a64e59b9ee7ad94333家并不是过着挥金如土的奢糜生活。

  3. 挥霍无度:读音:huī huò wú dù

    解释:挥霍:摇手称挥,反手称攉,意即动作敏捷,引伸为用钱没有节制;无度:没有限度。指滥用金钱,没有节制。

    近义词:挥金如土 一掷千金 

    反义词:挥金如土 一掷百万 一掷千金 爱财如命 克勤克俭 节衣缩食 

    相似词:挥霍 大肆挥霍 挥毫 挥舞 挥拳 挥手 挥发 挥动 

    造句:由于挥霍无度,百万家财很快就被他耗光了。

  4. 醉生梦死:读音:zuì shēng mèng sǐ 

    解释:象喝醉酒和做梦那样,昏昏沉沉,糊里糊涂地过日子。

    近义词:灯红酒绿 花天酒地 纸醉金迷 酒绿灯红 穷奢极欲 

    反义词:枕戈待旦 

    相似词:人生如梦 浮生若梦 梦笔生花 生生死死 生死 生死攸关 舍生忘死 养生丧死 

    造句:一切有志者都不应该醉生梦死,浑浑噩噩地虚度年华。

  5. 纸醉金迷:读音:zhǐ zuì jīn mí 

    解释:原意是让闪光的金纸把人弄迷糊了。形容叫人沉迷的奢侈繁华环境。

    近义词:灯红酒绿 醉生梦死 花天酒地 

    反义词:粗茶淡饭 质朴无华 

    相似词:迷醉 醉心 麻醉 陶醉 喝醉 沉醉 酒醉 醉人 

    造句:富人们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哪里知道苦人们的艰辛!


宋辽金夏政治史之北宋南迁与宋、金和战
北宋南迁与宋、金和战
(一)赵构(宋高宗)登极,南宋建立
靖康元年(1126年)十一月中旬,康王赵构被钦宗派往金营求和,走到磁州,知州宗泽正修筑城防,备战抗金。宗泽劝赵构不可前往金营,赵构留在相州(今河南安阳市)。
在金兵掠走徽宗、钦宗及后妃、宗室后,宋朝嫡亲宗室中只有康王赵构和哲宗的废后孟氏幸免于难。宗泽自大名至开德(河北大名至河南濮阳)与金兵大战十三次,连连获胜,又以孤军进到卫南(今河南滑县东)连败金兵。
宗泽得知金兵俘掳徽、钦二帝北去,即领兵到滑州,转至大名,计划抢渡黄河,断金兵归路,截回二帝。宗泽传檄邻近各地宋兵来会,共同行动。各地宋兵到期未来。宗泽计划不能实现,于是上书康王赵构,拥戴他作皇帝。金兵退后,京城的朝官和京城外的宋将拒绝接受张邦昌的楚政权的命令,并对张邦昌施加压力,要他把政权归还给赵氏,复立赵氏为帝。张邦昌遭到人民的唾弃,在东京无法立足。吕好问等官员要张邦昌拥立赵构为帝。于是,张邦昌表示自己当伪楚皇帝只是权宜之计,请哲宗废后孟氏出来垂帘听政,又向在外的康王赵构上一道表文,请赵构即皇帝位。五月初一日,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宋高宗),改年号为建炎。这个重建的赵宋王朝,史称南宋。
宋王朝在南京重建后,面临的首要问题仍然是:对待南侵的金朝,是抗战,还是投降。对此,原北宋王朝内部主战和主降两派的尖锐斗争,又在南宋王朝重现。
宋高宗即位不久,起用抗战派中深孚众望的李纲为相,令副元帅宗泽知开封府,领兵进驻东京。李纲、宗泽成为当时抗战派的主要代表。高宗又起用副元帅黄潜善为中书侍郎,参预政务,汪伯彦同知枢密院事,执掌军权。
黄潜善、汪伯彦为投降派的代表人物。
宋高宗同其父兄一样惧怕同金朝打仗。南宋刚建立,投降派就派人去金朝求和。张邦昌写信给完颜宗翰、完颜宗望,表示南宋愿以黄河为界,把河东、e5a48de588b67a686964616f366河北等许多尚由宋军坚守的州郡送给金朝。对于抗战派李纲为相,投降派极力反对。御史中丞颜岐说:李纲为金人所恶,不宜为相。右谏议大夫范宗尹说:李纲名过其实,有震主之威,不可以相。李纲冲破投降派的阻挠,六月,奉召入朝为相,井竭尽思虑,为高宗筹划重振朝纲,提出十条抗金建国的建议。他针对北宋以来军政腐败的现实,颁布新军制二十一条,严申赏罚制度;为防备金兵的再次入侵,重新调整了防务部署,在沿江、沿淮、沿河建置帅府,又把州郡分为要郡和次要郡,各固定一定数量的军队以资防守;他还在沿江、沿河着手建造战舰,训练水军,以期在反抗金兵入侵时发挥宋军的优势。鉴于南宋刚刚建立,正规军来不及整编,尚未形成一支足以抗金的武装力量,李纲主张支持两河军民的抗金斗争,决定设置河北招抚司、河东经制司,委任张所为河北招抚使,傅亮为河东经制副使,拨给钱物,令其赴河北、河东招募各地奋起的义兵,共同抗击金兵。两河人民踊跃响应,士气大振。
李纲在进行抗金部署的同时,又同投降派进行激烈的斗争。争论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金的和战问题。
高宗及汪伯彦、黄潜善幻想用对金朝妥协投降的办法,来换取金对南宋政权的承认。以迎徽、钦二帝为借口,不断派使者带金银财宝进献女真贵族,试探降金的可能性。并以二帝被掳在金朝,极力备战会使二帝遭害,压制抗战派的力战主张。
李纲则认为,对金朝的一味妥协退让只能助长女真贵族的侵略野心,今日法勾践尝胆之志则可,法其卑辞厚赂则不可,主张一切罢和议,专务自守之策,认真整修战备,以期三年之后能打败金兵,雪振古所无之耻,争取二帝不待迎而自回。
二是怎样处理伪楚皇帝张邦昌的问题。
高宗及汪、黄一伙怕得罪金人,想利用张邦昌作为他们同完颜宗翰、完颜宗望联系投降事宜的重要工具,不但不惩办张邦昌丧失民族气节、通敌叛降的罪行,反而吹捧他知几达变,勋在社稷,加封他为太傅、奉国军节度使、同安郡王。
李纲则坚决要求高宗严惩张邦昌以快人心,并表示与卖国贼誓不两立,若不严办张邦昌,自己就坚决辞职。
三是在何处定都的问题。
汪、黄一伙主张放弃都城开封,放弃中原继续南逃,把都城迁至有长江之险的建康府(今江苏南京市)。
李纲则认为开封是宋朝宗庙社稷之所在,天下之根本,不应放弃,在京城被金兵残毁的情况下,可先在长安、邓州、襄阳三城中选一为临时都城,待开封修葺完毕,即迁回。
四是如何对待中原人民的抗金武装问题。
汪、黄等投降派对两河人民的抗金武装,完全采取敌视态度,称他们为盗贼.高宗刚一即位,黄、汪即建言罢诸盗及民兵之为统制者,选择精锐编入官军,实际上是解散抗金的民兵,不准他们抗金。
李纲采取与投降派相反的政策,依靠两河民兵抗金。黄、汪等蓄谋破坏,指使知大名府张益谦上奏:招抚使设立后,河北盗贼更多,应速罢废。
李纲争辩说:张所尚未出发,张益谦何以知道其骚扰?又说:朝廷因河北民众无人统率,才设置招抚使,借民力保国家,并不是设招抚使以后才有盗贼。傅亮才出发十几天,黄潜善、汪伯彦又指责他逗留不进。李纲再为傅亮辩解,高宗不听,罢免张所、傅亮,废除招抚、经制两司。这时,殿中侍御史张浚诬蔑李纲治通敌分子之罪有伤新政,攻击李纲反驳投降言论是杜绝言路,整顿朝纲是独擅朝政,给李纲横加上十多个罪名,要求罢李纲之职。李纲仅仅担任75天宰相,于八月十八日被罢官。太学生陈东、进士欧阳彻上书,直言李纲不可罢,黄、汪不可用,并请高宗还都、亲征,迎回徽、钦二帝。高宗竟将陈东、欧阳彻斩首。李纲竭尽思虑提出的所有抗金兴国的措施,在他罢相后全部被废除。高宗和黄、汪全部控制了军政大权。
在李纲被逐出朝后,同投降派作坚决斗争的则是年近七旬的老将宗泽。
宗泽(1059~1128年),字汝霖,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从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以同进士出身登上仕途后,虽长期郁郁不得志,但他却一直关心国事。在金兵第一次围攻开封撤退后,他奉诏到朝廷当谏官,在朝一再发表抗金主张,驳斥投降言行。在金兵第二次围攻开封时,曾率孤军奋战,抗击金兵。南宋建立后,他鲜明的抗金立场,为李纲所赞赏,于建炎元年(1127年)六月被李纲推荐为开封府尹,不久又任东京留守兼开封府尹。
开封这座宋代都城,是举世闻名的繁华都市,经金兵的洗劫,已经疮痍满目,残破不堪。各路前来的勤王兵,没有人统一指挥,纪律松弛。城市秩序混乱,物资奇缺,百姓生活困难。宗泽一到开封,立即着手整顿城市秩序,处死一批曾勾结金兵抢掠残害百姓的恶棍,严禁盗窃和哄抬物价,使开封逐步恢复正常。
宗泽鉴于当时开封的宋军数量不多,又都为各路来的勤王兵,于是,把注意力放在团结中原地区的抗金义兵上。经过宗泽的努力,王善、丁进、王再兴、李贵、杨进等众多的义军首领,都投到宗泽的部下。云集在开封一带的义兵,据说有180万之众,确是一支抗金的有生力量。
在安定人心和团结义兵的基础上,宗泽积极营建开封的防务。在开封城的四壁,都设有统领守御使臣,负责守御一定的区域,召募来的义兵则分属四壁的统领守御使臣统辖。在开封四周,建筑了24个坚固的壁垒,各驻兵数万,以保开封的外围。沿黄河南岸建立鱼鳞式的连珠寨,每寨都派兵驻守;同时,还挖了许多深广各丈余的壕沟,沿壕沟设障碍物,以防金朝骑兵。在宗泽的设计下,他用了四五个月的时间,就在开封建立起这样一个坚固的防御体系。这在南宋是极少见的。
北宋灭亡后,中原各地人民不堪忍受金人的奴役,纷纷奋起抗金。其中规模较大的几支义军是:八字军——河内人王彦,曾被张所任命为河北招抚司都统制。张所被罢免后,王彦率领部分义军转入太行山区坚持抗金。因义军将士在面部刺上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字,故号称八字军.八字军英勇抗金杀敌,得到两河人民的响应。民兵首领傅选、孟德、刘泽、焦文通等,率领十九寨十余万人归服。八字军与金军顽强奋战数十百次,牵制了金军的南侵。
红巾军——起初在晋城、长治一带活动,后来扩大到河北、陕西等地。
声势浩大,组织严密,心协力齐,奋不顾死.一次战斗中,金左副元帅完颜宗翰几乎被擒。金军痛恨红巾军,追捕最急,而红巾军队伍反而日渐扩大。
五马山(在今河北赞皇境内)寨义军——其首领为宋官员赵邦杰和马扩,后来他们拥立自称信王赵榛(高宗兄弟)者为主将,人数达10万以上,在河北、山西等地区活动。
梁山泊水军——梁山泊起义农民,遭宋军镇压后,继续以梁山泊为据点,坚持战斗。金军入侵中原后,以张荣为首的水军,形成一支强劲的抗金队伍。
金军入侵中原后,以农民、士兵、下级军官、小商贩及原起义反抗宋王朝统治的农民革命武装等为主体的抗金义军,活跃于大河南北、太行东西,成为反抗金兵侵掠的重要力量。
与广大兵民奋起抗金相反,高宗、黄潜善、汪伯彦一伙,排挤抗战派,八月间罢去李纲,十月间即实施南逃计划。高宗带着他的投降派宠臣们,从应天府沿运河逃到扬州,宋廷终于由北南移。
金朝得知高宗南逃的消息,于十二月兵分三路再次向中原大举进兵。
由完颜宗辅、完颜宗弼(兀术)率领的金东路军,在建炎二年(1128年)
正月攻陷山东青州、潍州,至千乘县被人民武装击败,金军放弃青、潍两州退走。活动在梁山泊一带的张荣水上义军,出动船只万艘作战,沉重打击了金军。
由完颜宗翰率领的中路军,在建炎元年(1127年)十二月攻占西京洛阳。
建炎二年(1128年)正月,西京统制官翟进和其兄翟兴在伊川皂矾岭和驴道堰打败金兵。三月在福昌、龙门击败金军,把金军赶回河北,收复西京洛阳。
翟进死,翟兴与河东、河北诸路义军密切联系,配合作战。
由娄宝率领的金西路军,建炎二年正月攻陷长安,二月又连陷华、岐(今陕西凤翔南)、陇、秦诸州。鄜延经略使王庶召募黄河南北义兵抗金。十天内,得孟迪、种潜、张勉、张渐、白保、李进、李彦仙等部,各有兵万人。
巩州(今甘肃陇西)人李彦仙领导的义兵多次和金兵交战,一月中破敌五十余垒,三月间收复陕州(今河南陕县),又过黄河收复绛州(今山西新绛)、解州(今山西运城解州镇)。邵兴率义兵归李彦仙,李彦仙命他领兵渡河收复平陆县所属四镇。另一义兵首领刘希亮收复凤翔,张宗谔收复长安。金兵至咸阳,见渭河两岸义兵皆举抗金大旗,不敢再战,只好退兵。
人民的抗金斗争英勇壮烈,频频获胜,再一次造成抗金收复失地的大好时机。高宗与一伙投降派不予理睬和支持,反而在建炎二年(1128年)正月下诏,诬蔑义军遂假勤王之名,公为聚寇之患,勒令解散,老将宗泽接到此诏后,立即上疏,要求高宗收回成命,黜代言之臣,降罪己之诏,订还阙之期,以大慰元元激切之意.对宗泽这一正确主张,高宗不理不睬。
宗泽得知,两河及各地抗金义兵,得不到宋朝的支持,一旦义兵被金兵镇压下去,宋朝将更难以收复失地。宗泽上疏给高宗,请求他还都开封,宗泽还着手作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的备战工作。并于建炎二年五月上疏给高宗,提出了二月出师渡河的计划,要求高宗当机立断,回开封指挥这一北伐壮举。
这时的宋高宗,正在扬州同一伙投降派一起,过着苟且偷安、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对宗泽在开封的抗金部署,他们一开始就设置重重障碍,百般阻挠。他们对宗泽在开封声威日高,更不放心。不仅不理睬宗泽的出师北伐计划,而且准备派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郭仲荀前往开封任东京副留守,以监视宗泽的行动。
宗泽见自己多年辛苦准备好的渡河收复失地的计划已成泡影,不禁悲愤交加,终于积忧成疾,疽发于背,于建炎二年六月间病倒。他在病榻上对前来探望的诸将沉痛地说:我因为二圣(指徽宗、钦宗)蒙尘难返,积愤成疾。诸公若能为我歼灭同仇,以成主上恢复之志,我虽死亦无恨。诸将流涕回答:愿尽死力!宗泽眼含热泪长吟杜甫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建炎二年(1128年)七月十二日,这位七十高龄,为抗金奋战一生的老将,最后连呼三声过河,带着未竟的事业与世长辞。
宗泽死后,高宗派投降派杜充继任东京留守。杜充到开封后,把宗泽的抗金设施破坏殆尽。宗泽召集起的义兵,也因为不满杜充的倒行逆施而纷纷散去。金兵垂涎而又不得进的都城开封,已经成为不设防的城市了。
(二)宋、金的对峙局面
宋高宗及其投降派一伙,打击、排挤了李纲、宗泽等抗金派的领袖人物,又诬蔑、取缔各地勇猛抗金的义军,一些与义军有过联系的州县官员,以与贼通之罪名,被横加诛杀。宋高宗及投降派一伙的行径,是为了讨好金朝,屈膝言和乞降。但宋高宗的这些自毁抗金长城的无耻行径,更加助长了女真贵族的侵掠的野心。金朝见宗泽死后开封的防御设施已经毁尽,两河义军已成孤军,以为南侵的好时机到了。建炎二年(1128年)秋,金兵再次南侵,目标直指扬州。金太宗还下了一道讨伐赵构的诏令,命令金军擒拿赵构,要穷其所往而追之.金兵南下,攻陷五马山寨,抗金义军战败。完颜宗翰军出云中,陷濮州、澶渊,入山东境。建炎三年(1129年)正月,宗翰军先后攻下徐州、淮阳、泗州,并派遣拔离速率兵奔袭扬州。正在扬州过着淫乐生活的高宗、汪伯彦、黄潜善等人于二月初,听到金兵奔袭扬州的急报,惊恐万分。二月初三,高宗听到拨离速部攻陷天长军(今安徽天长)的消息,带领御营都统制王渊和亲信宦官康履,慌乱逃出扬州,后渡江逃至镇江。金兵当时因尚无渡江南侵的准备,进入扬州后大肆抢掠,焚城后撤兵。
1。苗刘之变宋高宗逃至镇江后,百官随后陆续赶到,后又仓皇逃到杭州。黄潜善、汪伯彦以投降行径而名声狼藉,朝野激愤。高宗被迫罢免汪、黄,任朱胜非为相,王渊为枢密院事兼都统制。将官苗傅、刘正彦同王渊有宿怨,对王渊的升迁不服,又听说王渊平日与作威作福的宦官康履有联系,以为王渊的升迁是勾结宦官所得。出于对王渊和宦官的怨愤,二人于三月间借为民除害之名,在杭州发动兵变,杀死王渊、康履及许多宦官,逼迫高宗让位给三岁的皇太子赵旉,让隆佑太后孟氏(即哲宗废后)垂帘听政。这就是苗刘之变.苗傅、刘正彦是出于对王渊及康履的私怨而发动兵变,但是,他们兵变后发布的榜文揭露奸臣误国,内侍弄权,致数路生灵在金兵入侵时无罪而就死地,指责大臣内侍等,不务修省,尚循故态,宋高宗信任中官,赏罚不公等等,确确实实反映了南宋政治腐败的真实情况,道出了当时军民反对逃跑投降,要求奋起抗金的心声。
由于兵变的组织者苗傅、刘正彦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也无谋略,在南宋的文臣武将中都得不到广泛的支持。反对兵变的吕颐浩和张浚率兵压向杭州,迫使苗、刘二人同意高宗复位,兵变流产,苗、刘被杀。
2。高宗屈膝求和、金兵再度南侵苗刘之变被镇压后,宰相朱胜非引咎辞职,吕颐浩为相,张浚知枢密院事。宋高宗见时局危险,下令把江宁府改名为建康府(今南京市),于建炎三年(1129年)五月,由杭州北上,进驻于此,行都随移。一方面号令抗金,在江淮一带开沟引水,以阻挡金朝骑兵,还指派张浚为川陕宣抚处置使,授权他到陕西组织抗金斗争;另一方面,仍未放弃向金求和的主张。他一到建康,即派洪皓为大金通问使,让洪皓给宗翰带信求和。金朝不允,扣留宋使。八月,高宗又派杜时亮为奉使大金军前使求和,在求和书中说:今以守则无人,以奔则无地,此所以朝夕諰諰然。惟冀阁下之见哀而赦己也。求宗翰给自己一条活路,表示愿意去掉皇帝的尊号,用金朝年号,作金朝的藩臣。这份求和书,就是高宗屈膝投降、苟且偷安的自白。
女真贵族不为宋高宗的无耻哀求所打动。建炎三年(1129年)闰八月末,金军在完颜宗弼(兀术)的率领下,向江淮大举进攻,准备一举消灭南宋政权。高宗听到金军又一次南下的消息,急忙把守卫长江的重任交给从开封逃回的杜充,让隆佑太后从建康向江西方向逃跑,自己急忙从建康逃到镇江。
九月初,又从镇江逃到常州。十月,又逃到杭州。金兵分两路进军。一路自黄州(今湖北黄冈)渡过长江,东向攻陷洪州(今江西南昌),准备俘虏隆佑太后。另一路由兀术亲自率领,自马家渡渡江攻占太平州(今安徽当涂),进逼建康府。杜充在金兵渡江前不作御敌部署,在金兵进逼建康府时却急忙乘船逃至江北的真州(今江苏仪征县),投降金兵。金兵遂占建康府。十二月,宗弼向杭州进军,准备活捉宋高宗。金兵如入无人之境,连续攻克杭州、越州、明州、定海。
宋高宗见金兵向杭州追来,接受宰相吕颐浩的建议,慌忙从杭州逃到越州(今浙江绍兴),又从越州逃到明州(浙江宁波),从明州下海逃到定海,顺海路逃到温州避难。宗弼追至杭州后,就地驻扎,派兵尾追高宗到明州,亦乘舟入海追赶。金兵不习海战,乘船追袭又遇大风雨,被和州防御使张公裕率领的大船冲散。另江南的气候和河湖纵横的水乡地理,为金朝的骑兵所不适。宗弼见未捉到宋高宗,又恐孤军深入被切断退路,便对江南各地及杭州城大肆抢掠,用舟船满载抢劫的财物,于建炎四年(1130年)二月,离开杭州,沿运河北撤。入侵江西、湖南的金兵也随之北退。宋高宗见金兵北撤,才从温州返回越州,升越州为绍兴府,作为南宋政府的临时所在地。
金兵北撤,一路烧杀抢掠,更激民愤。一些抗战派将领指挥军队,奋起抗击金兵。
3。宋将抗金活动(1)黄天荡之役宋浙西制置使韩世忠驻守镇江。建炎四年(1130年)三月,当宗弼的船队北撤到镇江时,韩世忠及其夫人梁氏早已率大批战船在那里等候。宗弼到金山龙王庙察看地形,险些被韩世忠的伏兵所俘。在战斗中,金兵的船小,又不习水战,无法同韩世忠相抗。韩世忠指挥宋军,梁氏亲自击鼓,宋军士气高昂,奋勇杀敌,宗弼惨败。金兵在黄天荡被围困达48天,宗弼金军陷入绝境,并派人向韩世忠表示愿放弃所抢掠的财物,还赠送名马,换得一条退路,遭到韩世忠严厉拒绝。后来有个奸细告诉宗弼,说只要挖开已堙塞的老鹳河故道,就可以通秦淮河。宗弼令金军连夜挖通50里老鹳河故道,才从秦淮河逃到建康。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黄天荡之役。这次战役,宋军虽未获全胜,但韩世忠以8000人的队伍,围困住号称10万的金军,扭转了南宋一味投降逃窜的颓势,意义是重大的。
(2)建康之战宗弼从黄天荡逃回建康,又在建康大肆抢掠并纵火烧城。金兵把抢掠的财物集中到六合。从瓜步口到六合,拥挤着无数装载抢掠物品的船只。金兵火烧建康府,准备从静安镇渡江北返。到静安后,金兵又遭到宋将岳飞的沉重打击。
岳飞(1103-1142年),字鹏举,河北西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南宋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出身农家,曾当佃客。宣和四年(1122年)投军,参加征辽之役。靖康元年(1126年)金军南侵,攻破东京开封,康王赵构在相州(今河南安阳)建置兵马大元帅府,岳飞志愿从军抗金。建炎元年(1127年),北宋亡,宋高宗即位,岳飞上书力请高宗还都,收复失地,被宋廷削夺军职。后随张所、王彦、宗泽等抗击金军,屡立战功。杜充代宗泽后,岳飞受杜充统辖。建炎三年(1129年)建康失陷,杜充叛变降金。岳飞集合余部继续抗金,转移到宜兴县境,归张俊节制。27岁的青年将官岳飞,这时已在战场上转战4年,始终坚持抗金。岳飞在抗金斗争中统领了一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斗志旺盛的宋军。
金兵焚掠建康府时,岳飞军正驻扎在距建康不远的前线。岳飞得知金兵到静安镇,不等张俊的命令,主动向金兵发动突然的猛攻。原建康通判钱需,在建康失陷后拒不降金,在静安镇附近联合抗金的义军、乡兵,坚持抵抗。
岳军出击金兵,乡兵从敌后杀出,紧密配合。在两军攻下,金兵大败。金兵大小军官170多人被杀。宋军缴获金兵马甲近200副,弓箭刀旗金鼓等3500多件。金兵由于挞懒派兵前来接应,又驾小船以火箭烧毁韩世忠从镇江赶到建康江面截击金兵的海舟,才得以向北撤退。金兵败退,岳飞、钱需进驻建康府,收复了建康。
(3)富平之战宗弼自渡江南侵失利后,一直后怕,从此不敢轻易入侵江南。在新形势下,金朝贵族也改变了对南宋进攻的策略:一方面派秦桧作为内奸潜入南京朝廷内部,进行诱降和从中破坏抗战派的抗金活动;一方面在黄河与淮河之间的中原地区立刘豫为大齐皇帝,在金与宋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地带。
在高宗南逃、决意放弃中原时,金太宗告谕完颜宗望,应当再建立一个像张邦昌伪楚政权那样的藩辅.宋济南府知府刘豫在建炎二年(1128年)
金军南侵时,杀掉济南守将关胜,叛变降金。刘豫无耻地向金将完颜昌(挞懒)行贿送礼,请求立他为傀儡皇帝。金军南侵途中连续攻下大名、归德,并在杜充弃职逃跑后,于建炎四年(1130年)二月攻占了南京。九月,金朝立刘豫在大名作大齐皇帝,以降金的原宋太原知府张孝纯作宰相。
建炎四年,金朝对宋用兵的重点,由江淮转移到陕西,目的是攻占陕西,以解除宋对金已占领的两河地区侧面威胁。建炎四年(1130年)秋,宋高宗对金兵的动向作了错误的判断,以为金兵又将渡江南侵,在准备再次逃跑的同时,又命令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出兵牵制金兵南下。
在金军宗弼部侵掠东南时,西路军娄宝部攻打陕州。宋将李彦仙领兵固守,坚持两年,历大小二百余战,金军终不能前进。张浚命都统制曲端去救援,曲端按兵不动,最后陕州城粮尽无援,被金攻破,李彦仙壮烈殉职。金兵长驱入关。宋军中只有曲端的副将吴玠率兵抗击,先后在青溪岭、彭原店战败了金军。
当建炎四年(1130年)九月,金朝又派皇子、右副元帅宗辅到陕西,会合北上的宗弼军和在陕西的娄宝部,打算深入陕、川,然后顺长江东下,侵占东南。这时张浚接到宋高宗令其出兵陕州的命令,这位志大才疏、刚愎自用的川陕宣抚处置使就不顾一切地召集刘锡、吴玠、刘锜、孙渥、赵哲等秦川五路人马,共约30万,以刘锡为都统制,发檄文向金兵问罪,展开大规模的反击。在会战前,张浚和一些宋将都自恃有优势兵力,以为可以稳操胜券,既不认真勘察地形,又不很好布置阵列,人数虽多,营垒不固,千疮百孔.金兵利用宋兵麻痹轻敌的思想,等到对方因轻敌而斗志松懈时,一举攻击。
刘锡率领的五路大军在富平一战就全军溃退,丢弃了大量军用物资。这就是富平之战.富平之战是金军南侵以来宋军第一次大规模抵抗。宋军战败退兵,金军入侵关陇。
(4)和尚原之战富平战败,张浚只率兵1000余人,退到蜀口的兴州(今陕西略阳),又从兴州逃入四川的阆州(今四川阆中)。南宋军队在陕西全部溃退,至绍兴元年(1131年)三月,陕西五路基本上为金所占。
接着,金兵就向蜀口的前哨阵地和尚原(今陕西宝鸡西南)进攻,目的是占领蜀口,进军入川。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标签导航

形容清廉的诗句 关于“清廉”的古诗有哪些? 清正廉洁的诗 关于清正廉洁的古诗有哪些? 啥意思 三十五入黄泉,是己十五岁不能怀孕吗 若逢单生女三十五岁入黄泉 三五入黄泉什么意思 三十五入黄泉,是三十五岁不能怀孕吗? 带有“明”字的成语有哪些? 带趁字的成语有哪些成语有哪些 带有"明"字的成语有哪些? 带明字的成语都有什么 女朋友为什么不说我爱你啊????明明爱,为什么不说啊? 一个女人,喜欢一个男人,这个男人心智不成熟,长的成熟,不爱说... 女人为什么能成就一个男人? 为什么男生明明喜欢一个女生,女生主动靠近他 他还要可以保持距... 指男人外面花天酒地的生活词语 花天酒地是什么意思? 形容每天花天酒地的生活的成语有什么? 形容每天花天酒地的生活的成语 淑女迎来逢门添异彩 下联 怎么对 结婚对联上联:淑女归寒门下联:伟男了夙愿请问大师对联是... 结婚藏头对联,上联:坳峰鸾凤和鸣一对新人圆好梦,下联:头冠红... 2017结婚对联大全 催古拉朽 什么意思? 推古拉朽是什么意思 摧古拉朽是什么意思 摧古拉朽还是摧枯拉朽?怎么读? 被东西绊脚到站稳时产生的动作该怎么形容? 踉跄与蹒跚的区别 趔趄的近义词是什么 趔趄什么意思? 火冒三丈的意思 火冒三丈是什么意思? 火冒三丈什么意思? 火冒三丈这意思是什么 三国中有三位名士被称为一龙,他们是? 三国演义中,有三位名士被称为“一龙”是哪三人?谁是龙头和龙尾 三国演义考题及答案 三国演义中三位名士称为一龙 是哪三人?谁是龙头和龙尾 带有柳字的古诗词 关于柳的四字词语和四字成语大全 带雪字的成语和古诗词 诗词里面带玉和柳字的 秦始皇为什么会成为千古一帝?后人是怎样评价他的? 秦始皇嬴政是个怎样的人物?后人对他的评价 后人对秦始皇的评价? 后人是如何评价秦始皇的?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明眸皓齿”还有哪些类似这样形容... 闭月羞花类似成语 形容女子美丽的成语 像“沉鱼落雁 闭月羞花”之类的词还有哪些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