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毛遂”: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的门客;”抄荐”:推荐,荐举。毛遂自我推荐。战国时,平原君之门下食客毛遂自荐跟随前往楚国游说。典出《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
后用「毛遂自荐」比喻自告奋勇,自袭我推荐去做某项工作。
意思是比喻自告奋勇,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63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合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意思是:平原君有个叫毛遂的人,上前跟平原君说:我听过大人要派人跟出过议和,定好了去二十人,但少了一人,我愿意补齐这却的一人。
扩展资料:
据《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记载,战国时,秦国出兵攻打赵国,包围了赵都邯郸,情况十分危急,于是赵王派平原君前往楚国,请求援救。
平原君打算在其门下食客挑选出二十个文武人才一同前往,但只挑选出十九个,剩下的都不符合条件。这时,有一个名叫毛遂的人,主动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请求加入前往楚国的行列。
平原君问:"你在我门下多久了?"毛遂回答:“三年了。”平原君说:“一个真正有才能的人,就好像一把放在袋子里的锥子一样,立刻就会显露出锋利的锥尖。
而你在我门下三年了,我却没听说过你有什么表现,你还是留下吧!”毛遂说:“我现在自我推荐,就是请求你把我放进袋子里,如果早点有这样的机会,那我就不只是露出锥尖而已,而是早就显露出才能,锋芒毕露了!”
平原君觉得毛遂说得有道理,就答应让他一同前往。到了楚国,平原君和楚王会谈,从早上到中午,都还没有结果。毛遂于是持剑走到楚王面前,极力说明赵、楚联合抗秦的利害关系。
楚王终于被说服,答应赵国愿意出兵援救。于是两国当场歃血为盟,誓守联合抗秦的盟约。毛遂这次不仅帮平原君完成任务,也为国家立下了功劳,让大家对他刮目相看,平原君因此待他为上宾。
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毛遂自荐」这个成语,比喻自告奋勇,自我推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毛遂自荐
当年,秦国的部队包围邯郸时,赵国的形势十分危急,秦国的力量如此强大,现在又兵临城下,赵国和它决战取胜的可能很小,赵惠文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相国平原君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联合楚国。楚国和秦国素有仇恨,秦国是楚国的心头大患,如果和楚国结成联盟,那么秦兵可破,这就叫合纵抗敌。
现在的问题是楚国是不是愿意和赵国结成联盟。
楚国对赵国也有疑心,楚王又是一个很难对付的人,所以赵惠文王心中没有底。赵王只有请平原君出马,希望凭他的德行、他的智慧去说服楚王。
平原君说:“我这次去事必成,如果我能说服他,这最好。如果楚王不信这一套,那么我就挟持他在楚国的宫廷之内歃血为盟,合纵抗秦的联盟一定能建立。”
歃血是古代一种结盟的仪式,就是将牲畜的血涂在嘴上,以示信义,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经常使用。
出发之前,平原君说:“我要挑选20名文武全才的人和我一道。”
他的手下一共有3000多人,要选20个人很容易。但是平原君又是一个非常严苛的人,他挑来挑去,挑了半天,只挑出19个人。就剩下一个人,他反复挑选,就是不满意。
正在他为难之际,有一个人突然站了出来,只见这人长得五大三粗,一副自信的样子,三步并两步就走到了平原君的面前。平原君以怀疑的目光打量着他,看他似乎有点面熟。那人道:“也许公子不大认识我,我是您的门客毛遂,您要选20个人到楚国,现在还少一个人,我可能就是您要找的最后一个人了。”
底下的人发出一阵轻轻的笑声,有的人在窃窃私语,大家都很轻蔑地瞧着他。平原君见这人如此冒失,一点也不谦虚,就说:“你在我的门下有几年了?”
毛遂说:“三年了。”下面又是一阵哄笑。
平原君慢慢地说:“我听人说,方今之世,贤人在世上,就像一个锥子放在袋子里,它的尖子很快会从袋中露出来的。你在我的门下已经三年了,你并没有做出什么重要的事使大家称颂你,我也没听说你有什么大的能耐。这就证明你的本事是十分有限的。我看你还是留下吧。不过,你的这种精神倒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毛遂听到平原君这番明显瞧不起自己的话,也不急,也不慌,也不脸红,他依旧信心很足地说:“公子你说得很对,我以前没有露出尖来,就是你没有把我放到袋子里去,今天我正是请求公子把我放到袋子里去。”
平原君这时在心里已经从一开始的轻视,到现在的非常喜欢这毛头小伙子了。瞧着他那自信的样子,瞧着他那不同凡响的谈吐,他已经感到有一个尖儿露了出来。于是,他就带上了毛遂,一起到楚国去完成国家的重大使命。
其他19个人都笑话毛遂,他们一路上经常私下拿他开玩笑。
平原君到了楚国,就和楚王商量合纵之事。但是楚王一开始是王顾左右而言他;再就7a64e58685e5aeb9336是申说自己的国家目前是如何如何的困难,打不起这场战斗;再就是楚国的国力有限,要是得罪了秦国这样的大国,日后将难以在诸侯中相处。任凭平原君怎么说,楚王就是不答应。
平原君从早上,一直讲到中午,嘴皮都说干了,但是楚王似乎毫不为其所动,真把平原君急得满头大汗。
平原君的门人在下面听得都不耐烦了,有一个人说:“这位毛遂先生不是夸下海口,说是他能说服楚王的嘛,现在正是机会,你赶快上。”大家想看看他的笑话。
毛遂瞧了他们一眼,真的大步流星地走了上去。他一只手按着剑,两道剑眉怒竖,一双大眼睛闪着不容怀疑的光芒。只见他走到平原君的身旁,说道:“公子,合纵抗秦之利害关系两句话就能说清楚,怎么和他从早上就说起,说到了中午,还没有说成?”
楚王看到这位不速之客,说道:“这是何人?”
平原君说:“是我的门人。”楚王喝道:“还不给我下去,我正和你们家公子商量大事,你来干什么?”
毛遂按着剑,有意地向楚王面前走了一步,大声说道:“你之所以对我无礼,是因为你坐在家里,依仗着你们人多,但是就在这十步之内,你能显示出你楚国人多的优势吗?大王的性命实际上就握在我毛遂的手里,我家主人就在你的面前,你为什么对我无礼?人们常说,打狗还要看主人,你对我无礼,实际上就是侮辱我家主人。”
楚王被他一顿闷棍,打得不知如何是好,他用求助的眼光望着平原君,平原君示意他听毛遂的话。
毛遂继续说:“我听说,商汤当时只有70里地,但是后来他取得了天下,周文王只有百十里之地,后来使得诸侯们都向他俯首称臣,可见,国家的兴盛,不在于士兵和土地的多少,而靠的是仁义,靠的是势。今天楚国方圆有5000里,将士有百万,这正是称霸的基础,以楚之强大,天下谁能抗衡?但是可悲的是,白起只是一个非常一般的将领,率领的人马还不足一万,他却能一而再,再而三地打败你们楚国,不但占领了你们重要的战略要地,还污辱了你们楚国的先人,这真是你们楚国百世的遗憾之事,连我们赵国人都为大王而羞愧。但是你却不以此为耻,还在家里睡大觉,是要等着别人来彻底消灭你不成!我家公子提出合纵之术,不是为了赵国,恰恰是为了你们楚国。真是不知好歹,当着我家主人的面竟敢侮辱我,你这到底是为哪般?”
楚王被一个毛头小伙子教训了一顿,而且教训得还句句在理,使他下不了台,心里想,赵国真是人才辈出,和他们结盟也许不是一件很坏的事,就说:“那就依这位毛先生的话,我们楚赵两国结成联盟,为了我们两国的利益来共同抵抗秦军。”
毛遂怕只是敷衍,便说:“合纵的战略是不是就定下了?”
楚王说:“当然是定了。”
毛遂就对站在台下的楚王的手下人说:“快取鸡血、狗血、马血来。”
一会儿,血取上来了,毛遂接过盘子,跪在楚王的面前,将血举到了楚王的胸前,说:“请大王歃血为盟,你先来,接下来是我家主人,再下就是我。”楚王一一照办了。
由于毛遂的勇敢和智慧,楚赵之盟结成了。楚王派春申君率领八万大军救赵,对解邯郸之围起到了极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