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意识形态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66的包括:
1、奴隶主阶级主导的奴隶社会的意识形态;
2、地主阶级主导的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
3、资产阶级主导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
4、工人阶级主导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
意识的表现形式是世界和万物的存在、运动、变化、行为等。例如:天体运行、四季变化、社会运动、人体行为。
意识形态的领域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它与非意识形态的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如自然科学、语言学、形式逻辑等,既相联系又有区别。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意识形态给社会意识整体以重大影响。
扩展资料
意识形态工作包括
引导思想观念、凝聚政治认同、推动文化传承。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不断深化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是新时代的一项重大课题。意识形态是系统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政治制度和文化模式的思想体系。
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主要即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有目的的思想工作,主要通过引导思想观念、凝聚政治认同、推动文化传承等,以建构具有思想吸引力和政治凝聚力的系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意识形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意识形态领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意识形态工作
1、强化党政协同,完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体制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64
党政协同,既包括坚持和完善党政共同议事制度,即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及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也包括建立和健全工作协同促进制度,在各层面推行干部交叉任职制度,以有效增强各级干部对党政工作的全面认识和统筹推进。
2、强化部门联动,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运行机制
部门联动,可借鉴新闻传播领域的“中央厨房式”理念,推行“汇聚信息、集中研判、多元联动、及时互馈”的“上下往复”的闭环式工作模式。
第一,“由多到一”,实现信息汇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部门涉及宣传、组织、统战、教务、科研、学生、保卫、信息化等职能部门以及各院系所等教学科研部门,这些部门涉及意识形态安全,信息应及时报送联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二,“去粗存精”,实现精准研判。一般信息由宣传部门研判,重要信息由各方联合研判,并作出相应工作安排。
第三,“由一到多”,实现多元联动。根据研判结果,由各部门在各自工作领域协同应对,共同发力,形成合力。高校意识形态的阵地建设一般包括课堂、网络、校报、广播、电视、论坛、讲座、报告、教材、涉外项目等等,意识形态载体多样,阵地之间要联手聚焦、积极应对。
3、强化分工负责,夯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体系
分工负责,主要是抓好明责、履责、问责三个关键环节。
一是明晰责任主体。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主体与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包括六个方面责任主体,即“当事人”“条状管理部门”“块状管理部门”“协调单位”“分管领导”和“主体责任者”。
二是细化工作流程。工作流程是工作事项的活动流向顺序,包括任务流向、任务交接和内在协调与控制机制。高校意识形态各类阵地管理,不仅要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分兵把口,各负其责,更要细化流程,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三是建立问责制度。只有责任而没有追究和奖惩,久而久之,责任也将淡化。要严明纪律规矩,强化监督检查,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硬落实。
扩展资料
学校履行意识形态工作的具体要求:
第一,在学校层面,中共党员的校长同时任党委副书记,领导分工中应明确党员校长在意识形态工作方面的职责和权力,并建立问责机制。
第二,在机关职能部门层面,职能部门负责人可在工作关联紧密的党政部门之间兼职。比如资助、就业、团委等部门负责人可在主要负责学生意识形态工作的党委学生工作部兼职,人事、科研、工会等部门负责人可在主要负责教师意识形态工作的党委教师工作部兼职。
第三,在学院层面,党员院长同时任学院党委副书记或学院党委委员,参与讨论决定和贯彻落实学院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党的建设工作。第四,在支部层面,实行教师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制度,即支部书记既是学术带头人,又是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带头人。
这样,在学校的各个层面,党务工作者与行政工作者、党务工作者与学术负责人之间建立起以职务和职责为基础的协同机制,会有力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三个着力点
举个例子方便你理解。
美国复提出的美国梦就是意识形态的一种,他给自己的国民和其他想要移民美国的人勾勒一副很美好的景象,即在美国只要努力就可以拥有很多财富或者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会有等级的限制。虽然事实并不是这样,比如千千万万努力的美国人可能才有一个实现这种美国梦,但是美国政府的意识形态洗制脑工作做的很成功,就让人们相信了美国梦,属于类似宗教信仰一样的东西,让人们有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增加国家凝聚力,提升政府和国家的形象,也会影响他国的价值观,比如很多国家的人们就非常相信美国是天堂一样的地方,也相信美国人去到他们国家去真的去帮助他们而不是剥削他们。这一点好莱坞里也很明显,某个国家地区遭受了灾难或者知入侵,然后电影中美国人去了,解救了他们,又不带走一片云彩的走了。尽管谁都知道这不可道能,但是潜移默化中就会让你对美国有好感。
另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苏联的解体,当时整个苏联的人民都相信走美国那样的道路会发展的更好,美国和欧洲人也会去真心帮助他们富强,但事实是苏联解体后整个国家都接近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