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高山流水》,为中国十大古曲之zhidao一。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 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道: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属,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有同名电视剧《高山流水》。
人们常用“高山流水”来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古琴乐曲之高妙。copy
“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汤问》,传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钟子期都能欣赏,后钟子期死去,伯牙到他的墓前表示再也碰不到知音了将自己的琴摔破,终身不再弹琴。后用“高山流水遇知音”表达知音相遇。
扩展资料
高山流水之音
自唐代以zhidao后,《高山》与《流水》分为两首独立的琴曲。其中《流水》一曲,在近代得到更多的发展,曲谱初见于明代《神奇秘谱》。管平湖先生演奏的《流水》曾被录入美国太空探测器“旅行者一号”的金唱片,并于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太空,向茫茫宇宙寻找人类的“知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 [gāo shān liú shuǐ]
基本释来义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出 处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伯源牙鼓琴,志在高山,钟知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例 句
孔圣人尚学琴于师襄,一操便知其为文王。~,得道遇知音。
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
高山流水出自《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译文:伯牙弹琴,钟子期聆听。刚开始,琴声似在赞美着巍巍的高山。钟子期说:“弹得真好啊!仿佛见到了高耸入云的泰山。”
过了一会儿,琴声又似表现出奔腾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35澎湃的波涛,钟子期又说:“弹得真好啊!宽广浩荡,波涛滚滚如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摔琴,断弦,一辈子不再弹琴了,他觉得世上再也没有像钟子期那样的知音值得自己为他弹奏了。
扩展资料:
《高山流水》原为一曲,自唐代以后,《高山》与《流水》分为两首独立的琴曲。其中《流水》一曲,在近代得到更多的发展,曲谱初见于明代《神奇秘谱》(朱权成书于1425年)。
管平湖先生演奏的《流水》曾被录入美国太空探测器“旅行者一号”的金唱片,并于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太空,向茫茫宇宙寻找人类的“知音”。
伯牙全名:俞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原籍是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经考证,伯牙原本就姓伯,说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在小说中的杜撰。
而在此之前的《琴操》等书中均为“伯牙”。东汉高诱注曰:“伯姓,牙名,或作雅”,现代的《辞源》也注曰:“伯姓牙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山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