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大全
【成语】:明目张胆
【拼音】:míng mù zhāng dǎ知n
【解释】:明目:睁亮眼睛;张胆:放开胆量。道原指有胆识,敢做敢为。后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出自】:《晋书·王敦传》:“今日之事,明目张胆,为六军之首,宁忠臣而死,不无赖而生矣。”
【示例】:近日京师奔竞之专风,是~,冠冕堂皇做的。 ——清·吴趼人属《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一百三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众矢之的
【拼音】:zhòng shǐ zhī dì
【解释】:矢:百箭;的:箭靶的中心。众度箭所射的靶子。比喻大家攻击的对象。
【出处】:《鲁迅书信集·致许寿问裳》:“语堂为提倡语录体,在此几成众矢之的。”
【近义词】答:过街老鼠
【反义词】:明目张胆
【语法】版: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英文】: target of public criticism / in the dock
【歇后语】权: 练兵场上的靶子
【释义】“明目张胆”原指有胆有识,敢作敢为,但沿用下来,渐渐变成了zhidao贬义,形容公然作恶,无所顾忌,胆大妄为。
【出处】此典出自《宋史·刘安世传》:“初除谏官,未拜命,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有触忤,祸谴立至。’”
宋朝时候有一个叫刘安世的人,字器之,考中进士后,由于学识渊博,因此深受宋王宠信。他性情耿直,非常讲信义,对事物的见解又相当精辟,不久,被宋王任命为谏议大夫。这是一个非常显赫的官职,回该职负有批评皇帝言行的重任。刘安世被任命为谏议大夫之后,立即回家对他的母亲说:“宋王不因我的无能而摒弃我,反而委我做谏议大夫;儿子自知没有什么能力,但皇命不可更改,无法推辞,唯有好好的尽做臣子的责任,时时提醒皇上。毫不畏避的对待自己的职责,才是我应该做的事。今答后侍奉母亲恐将有所怠慢,务请母亲原谅我!”刘安世做了谏议大夫后,果然耿直进谏,满朝文武都对他敬佩,当时有“殿上虎卒”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