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行百里者半九十”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谓秦王》
上联:行百里者半九十
下联:唯一德人无二三
附网上搜到的徐寄庼先生墨宝:徐寄庼,原名徐陈冕zd,以字行,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对联作者是不是书法家吴修之,我不能确定,因为上联本人非常喜欢,所以一直关注,最近才查到。上联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回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下联意思是有德之人答说一不二,中庸所谓“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二,故其生物不测。”此言得之。
中华成语故事集
此言末路之难。来
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谓秦王》:“《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今大王皆有骄色,以臣之心观之,天下之事,依世主之心,非楚受兵自,必秦也。“
译文:《诗经》上说:‘走一百里路,即使走了九十里还只是一半。’着重指出走最后一段道路是十分艰难的。如今大王常常百有骄傲的情绪,臣曾经留心观察,方今天下之事,根据诸侯的心意,不是联合对付楚国,就是并力收拾秦国。
扩展资料
一百里的路程,多半走到九十里就停止了。激励人在做度事的时候要一鼓作气,不可半途而废。
比喻做事愈接近问成功愈困难,愈要认真对待。常用于以勉励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成语意思可以从字面来理解,“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意思是行百里路,走了九十里,也只是走了一半;深层含义是说,干事情越接近完成时越艰难、越关键。很多人开始的时候总是雄心壮志,宏图远大,可是随着时间的进行,慢慢的就没有了动力,答没有了毅力,没有了决心。到最后草草了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行百里者半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