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有假的来成语有哪些 :
真真假假、
假手于人、
弄虚作假、
天假良缘、自
假戏真做、
不假百思索、
乔文假醋、度
天假因缘、
假仁假义、
假门假事、
假以辞色、
假仁假意、
不假雕琢、
天假其年、
假公济私、
如假包换、
假模假式、
天不假年、
假途灭虢、
假门假氏、
假仁纵敌知、
假人辞色、
假名托姓、
假力于人、
狐假虎威、
假人假义、
假手道旁人、
假眉三道、
假虎张威、
敌不可假
带有假字的成语有:
一、不假思索 [ bù jiǎ sī suǒ ]
1. 【解释】:假:假借,依靠。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2. 【出自】:宋·黄榦《黄勉斋文集》卷四:“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
3. 【示例】:华安~,援笔立就,手捧所做呈上。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六
二、虚情假意 [ xū qíng jiǎ yì ]
1. 【解释】:虚:假。装着对人热情,不是真心实意。
2. 【出自】: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回:“那妖精巧语花言,虚情假意的答道:‘主公,微臣自幼儿好习弓马,采猎为生。’”
3. 【示例】:在我是~,你听了一样的难过。 ◎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一回
三、假戏真做 [ jiǎ xì zhēn zuò ]
1. 【解释】:指戏演得逼真或把假的事情当作真的来做。
2. 【出自】:洪深《电影戏剧表演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39术》第三章:“表演的所以能感动人,就是因为演员的诚恳,所谓‘假戏真做’。”
3.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用于做事
四、假以辞色 [ jiǎ yǐ cí sè ]
1. 【解释】:指好言好语、和颜悦色地对待。
2. 【出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六回:“叫他传了那厨子来当一次差,我们在旁边假以辞色,逐细盘问他,怕问不出来?”
3.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指好言好语、和颜悦色待人
五、假人假义 [ jiǎ rén jiǎ yì ]
1. 【解释】:伪装仁慈善良。
2. 【出自】:高阳《玉座珠帘》下册:“明明他心里也巴不得杀了安德海,偏是嘴里假人假义。”
形容虚假的话成语有:
虚情假意[xū qíng jiǎ yì],虚:假。装着对人热情,不是真心实意。作宾语、定语、状语;指虚假的情意。
虚词诡说[xū cí guǐ shuō],虚:虚假;诡:欺诈。虚假不实的话。作主语、宾语、定语;指虚假不实的话。
装虚作假:[zhuāng xū zuò jiǎ],耍弄虚假的一套来欺骗人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虚张7a64e59b9ee7ad94335声势[xū zhāng shēng shì],张:铺张,夸大。假装出强大的气势。指假造声势,借以吓人。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造势。
假惺惺 假慈悲 天假因缘 半真半假
假痴假呆 假门假事 假仁假义 假戏真百做
假誉驰声 不假思索 狐假度虎威 假人假义
假公济私知 假力于人 假痴不癫 假以辞色
假途灭虢 假手于人 久假不归 弄假成真
弄虚作假 酸文假醋道 天不假年 虚情假意
因公假私 比物假事 不自满假 敌不可假
狐假鸱张 假道灭虢 假公营私 假虎张威
假眉回三道 假门假氏 假名托姓 假人辞色
假仁假意 强文假醋 乔文假醋 天假良答缘
天假其年 天假之年 以假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