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极小极小、极大极大、极多极多、极高极高、极矮极矮、极好极好、极远极远
极的基本字义
1. 顶端,最高点,尽头:登~(帝王即位)。登峰造~。
2. 指地球的南北两端或电路、磁体的正负两端:~地(极圈以内的地区)。~圈。北~。阴~。
3. 尽,达到顶点:~力。~目四望。物~必反。
4. 最高的,最终的:~点。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39~限。~端。~致。
5. 国际政治中指综合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和国家集团:多~化趋势。
6. 准则:为民立~。
7. 疲乏:人~马疲。
8. 古同“亟”,急。
9. 古同“殛”,杀或罚。
10.副词:表示最高程度:~其。~为(wéi )。
11.数词:表示10的48次方。在中国古代数学中,比极小的是载,表示10的44次方,比极大的是恒河沙,表示10的52次方。
扩展资料:
常用词组
1. 极大 jídà
(1) [maximum;enormous;huge;immense;colossal;stupendous;tremendous;biggest;greatest]∶最大值
(2) [extremity]∶极度
忍受极大的折磨。
2.极大值jídàzhí
(1) [maximum]
(2) 有限数集中一个不小于任何其它数的数。
(3) 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独立变量的数学函数的这样一个值,当其中任何一个独立变量增加或减少一个足够小的量时,都将导致函数值的减小。
3.极地jídì
[polar regions] 极圈以内的区域。
4. 极点 jídiǎn
(1) [pole]
(2) 极坐标系统中角坐标的顶点。
(3) 球体上一个圆的轴的两端之一。
(4) 球轴上的任一端点。
(5) [ultimate;extreme;utmost]∶程度上的最高限度。
参考资料:极 (汉字)-百度百科
没有带两个“极”的成语,带极的成语列举如下:极武穷兵、极往知来、极天罔地、极天蟠地、极天际地
1、极武穷兵
解释:黩武。滥用武力。
出处:《周书•韦孝宽传》:且君辅翼幼主,位重望隆,理宜调阴阳,抚百姓,焉用极武穷兵。
译文:况且你辅佐幼主,位重望隆,理应百调和阴阳,安抚百姓,哪里用得着穷兵黩武。
2、极往知来
解释:通晓过去,预知未来。
出处:唐·柳宗元《迎长日赋》:“探赜索隐,得郊祀之元辰;度极往知来,正邦家之大体。”
译文:“版探索玄妙道理,到郊祀的时辰;极去预见未来,端正国家的大局。”
3、极天罔地
解释:指遍天下。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一回:“听哀告,听哀告!贱躯流落谁知道,谁知道!极天罔。”
译文:听哀求,听哀求!低身躯流落谁知道道,谁知道!在天的尽头没有。
4、极天蟠地
解释:指充塞天地之间。
出处:语出《礼记·乐记》:“及夫礼乐之极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
译文:“至于礼乐之极吗天而蟠大地,行走于权阴阳而通晓鬼神。”
5、极天际地
解释:形容十分高大。
出处:《礼记·乐记》:“及夫礼乐之极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
译文:至于礼乐之极吗天而蟠大地,行走于阴阳而通晓鬼神。
成语字典里没有极什么极什么的成语。最百接近的是:
极天际地 岌岌可危。
没有带两个“极”的成语,带极的成语列举如下:
1、极武穷兵
解释:黩武。滥用武力。
出处:《周书•韦孝宽传》:“且君辅翼幼主,位重望隆,理宜调阴阳,抚百姓,焉用极武穷兵,
2、极往知来
解释:通晓过去,预知未来。
出处:唐·柳宗元《迎长日赋》:“探赜索隐,得郊祀之元辰;极往知来,正邦家之大体。”
3、极天罔地
解释:指遍天下。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一回:“听哀告,听哀告!贱躯流落谁知道,谁知道!极天罔
4、极天蟠地
解释:指充塞天地之间。
出处:语出《礼记·乐记》:“及夫礼乐之极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
5、极天际地
解释:形容十分高大。
出处:《礼记·乐记》:“及夫礼乐之极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
6、极寿无疆
解释:指永存。
出处: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声名魂魄施于虚,极寿无疆。”
7、亲极反疏
解释:亲:亲近;极:顶端;疏:生疏。亲近到了极点反而显得很生疏。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九回:“两个人见了面,只得用浮言劝慰,真真是亲极反疏了
8、强弩之极
解释:犹强弩之末。比喻强大的力量已经衰弱,起不了什么作用。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韩长孺列传》:“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
9、奇冤极枉
解释:奇:罕见的。罕见的冤屈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50回:“四老爹道:‘小弟此番大概是奇冤极枉了。’”
10、帡天极地
解释:指包罗万象。
11、南极仙翁
解释:神话故事中的仙人。
12、乱极则平
解释:社会动乱到了极点,必然趋向于安定。
出处:《三国志•魏志·刑颙传》:“今闻曹公法令严,民厌乱矣,乱极则平。”
13、劣倦罢极
解释:劣倦:疲倦之极;罢:通“疲”。形容疲倦到了极点。
出处:汉·王充《论衡•效力》:“颜氏之子,已曾驰过孔子于涂矣,劣倦罢极,发白齿落。”
14、乐极则忧
解释:好乐过度而不止,必生忧伤。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乐记》:“乐极则忧,礼粗则偏矣。”
15、乐极哀来
解释: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同“乐极则悲”。
出处:晋·陶潜《闲情赋》:“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16、乐不可极
解释:享乐不可过分。
出处:《礼记·曲礼上》:“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17、乐不极盘
解释:盘:乐。指享乐不能过分。
出处:东汉·班固《东都赋》:“乐不极盘,杀不尽物e5a48de588b6e79fa5e98193330。”
18、苦心极力
解释:费尽心机,使出了全部力量。
出处:汉·贾谊《新书•权重》:“夫秦日夜深惟,苦心竭力,以除六国之忧。”
19、开阶立极
解释:旧指开创基业,建立统治。
出处:《旧唐书•辛替否传》:“拨乱反正,开阶立极,德至理之体,设简要之方。”
20、九州八极
解释:九州:中国古代地域共划分为九州;八极:九州之外最边远的地方。指天下所有
出处:《淮南子•地形训》:“天地之间,九州八极。”
21、静极思动
解释:指生活平静到了极点,就希望有所改变。亦指事物的静止状态达到极点,便会向
出处:清·曾朴《孽海缘》第七回:“正是静极思动,阴尽生阳。”
22、尽态极妍
解释:尽:极好;态:仪态;妍:美丽。容貌姿态美丽娇艳到极点。
出处:唐·杜牧《阿房宫赋》:“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而望幸焉。”
23、尽思极心
解释:用尽心思。 汉 王充 《论衡·对作》:“其本皆起人间有非,故尽思极心
出处:汉·王充《论衡•对作》:“其本皆起人间有非,故尽思极心,以讥世俗。”
24、极则必反
解释:指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出处:《吕氏春秋·博志》:“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