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郭德纲八扇屏里关于”郑喜定“的段子是返场小段,是郭知德纲拿郑喜定的名字来进行调侃的小段子,无具体名字,其段子内容如下:
郑喜定的媳妇不见丈夫,便到公公家去找。
见公公洗脸,便问道:爹,喜定(洗腚)呢?
公公不悦,继续洗脸。
媳妇生气,又问:爹,郑喜定(正洗腚)呢?
公公大怒:我洗脸!
扩展资料:
《八扇屏》运用“贯口”的手道法,由专甲简明扼要地介绍画屏上某些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后,揶揄乙无法与古人相比,而找出笑料。每段贯口中有褒有贬,如称楚霸王项羽,是有勇无谋的“浑人”;称后汉三国时的张飞是“莽撞人”;称三国时的东吴大夫鲁肃是“忠厚人”;
称宋代属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军师苗广义是“江湖人”;称三国时年少有为的周瑜、孔融和宋代的司马光、文彦博是“好小孩子”;称唐代的开国大将尉迟恭是“粗鲁人”;称辅佐周朝的姜子牙是“渔人”;称宋代岳飞的幕僚王佐是“苦人儿”。
这些人物都来自脍炙人口的古典小说,也是评书艺人津津乐道的形象。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相声演员表演《八扇屏》时,由于时间限制,一般只能从“浑人”、“莽撞人”、“苦人儿”、“小孩子”、“江湖人”、“粗鲁人”这六种故事中,选择三种来演。
1、《报菜名》
报菜名又名《菜单子》,是非常有名的一个相声贯口。
老先生们最初创作《报菜名》,是为了展示贯口。但是,流传下来之后,由于其中包袱不足,在实际真正演出的时候,演出机会不多。因此,广为流传的《报菜名》,仅仅是个基础活,属于少儿学艺的入门级作品。
“少马爷”马志明先生是《报菜名》新生命的缔造者。“少马爷”将捧逗二人的人物特征进行了充分的丰满化——逗哏的是个见过世面但是落魄了的穷鬼,捧哏是个脑筋稍慢,心地不错的老实人。穷鬼以请客吃饭为名,实则是为了骗捧哏的钱。演员们一般都是按照马先生的方式来进行表演。
2、《八扇屏》
八扇屏,传统相声经典作品。运用“贯口”的手法,由甲简明扼要地介绍画屏上某些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后,揶揄乙无法与古人相比,而找出笑料。
“八扇屏”,是八扇屏风的简称。屏风是清代官宦人家放在大厅里挡风或是作为屏障的家具,一般都是硬木框儿绢裱的芯儿,一共八扇儿,每一扇儿都画有历史人物故事,或写着诗词歌赋。这部作品,即因此得名。
3、《白事会》
白事会,传统相声之一,以丧事为主题,一般是逗哏的说帮捧哏的父亲办丧事,覆盖面很广,将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62北京天津河北地区的丧事风俗基本涵盖,结尾常以没坟地为大包袱抖出,结束。
一般认为马三立马老祖的最好,马志明、黄族民,侯宝林、郭启儒也曾经演过,近年年轻演员纷纷上演,第二班,大逗相声,乐丰斋相声茶社,宏春社,泰友曲艺社等相声班社演出的白事会。
4、《大保镖》
著名传统相声,目前以马志明、黄族民表演的较出名。大致内容来自张寿臣的《倭瓜镖》,讲述20世纪初,俩习武的兄弟由于学武不精在保镖时闹笑话的故事。
5、《开粥厂》
传统相声《开粥厂》又名《三节会》,是比较老的“贯口活”。《开粥厂》最早的脚本叫《暖厂》,刻画一个自吹自擂、夸夸其谈、信口开河的人。他说他为赈济饥民自己有一个暖厂,免费养活三百多人,管吃管穿管住。
每年按端午节、中秋节、春节三大节目施舍特殊供应,包括肉蛋鱼各种点心、各种中西名菜,以及四季衣服,从鹅绒被、呢大氅到夏布大褂、巴拿马草帽等应有尽有。
传统相声贯口八扇屏属于大贯儿。
传统相声,传统相声是在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吸收了各种艺术和生活的营养逐渐形成的。同所有的民间文学一样,传统相声有它的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和传承性的特点,一般没有专业作者,也没有固定的文学底本,往往经过了无数艺人的实践,经过了观众的选择、比较,最后才成为臻于成熟的作品。
传统相声,做以下细分:
一贯口(连续大段台词的表述)活。例如《菜单子》、《地理图》、《洋药方》等。
二倒口(摹仿各地方言)活。例如《学四相》、《找堂会》、《怯拉车》等。
三柳活(指学唱类的段子)。例如《八大改行》、《京评越》、《学大鼓》等。
四 由笑话或玩笑小戏改编的段子。例如《三近视》、《扒马褂》、《连升三级》等。
五 评书改编的段子,多为单口。例如“八大棍儿”(《月明楼》等八段)、《山东斗法》、《张广泰回家》等。
六 由民间故事改编的段子。例如《飞笔点太原》、《黄半仙》等。
七 由戏法说口改编的段子。例如《俏皮话》、《反正话》等。
八 由练把式改编的段子。例如《大保镖》、《论拳》等。
九 由太平歌词改编的段子。例如《韩信算卦》、《劝人方》等。
十 文字游戏式的段子。例如《天王庙》、《八大吉祥》、《找五子》等。
十一 争辩型的段子,多为子母哏。例如《铃铛谱》、《五红图》等。
十二 歪批类的段子。例如《批三国》、《批三字经》等。
贯口,对口相声中常见的表现形式,也叫“背口”。“贯口”的“贯”字,是一气呵成,一贯到底的意思。贯口分为大贯儿和小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78988e69d83361贯儿两种。
大贯儿一般上百句,例如《报菜名》、《地理图》(并称“两大贯儿”)。
小贯儿一般十几句到几十句不等,例如《白事会》中就有一些小贯儿。
八扇屏,传统相声经典作品。运用“贯口”的手法,由甲简明扼要地介绍画屏上某些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后,揶揄乙无法与古人相比,而找出笑料。
扁毛畜生公冶长老先生,一日无事独坐凉亭,见池边落一大雁,青松之上落一小雁。小雁对大雁曰:仁兄,逍遥贵体,来此何干?大雁池边饮水,洋洋不采。小雁怒曰:人讲礼仪为先,树讲枝叶为源,我拿好言对你,为何不理,莫非痴呆聋哑乎?大雁曰:树高蝉声细,山高语音底,水深流去(渠?)慢,贵人语话直。小雁怒曰:哼,尔有何贵?项长尾短,足大肩宽,(鹅鸭不像),岂不(反)乎?大雁曰:那尔有何贵呢?小雁曰:我生在高楼大厦,长在凤阁凉亭,昼游花丛柳巷,夜宿(挲娜)凉亭,闲有琴棋书画,闷有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32才女陪伴。大雁曰:尔可晓得三纲五常?小雁曰:不知不知,愿闻其详。大雁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此为三纲;五常乃仁义礼智信,见蛀虫不吃为仁,见食不争为义,前后分排为礼,不受人情为智,春来秋往为信,父亡母嫁,母亡父娶,父母双亡,守孝三载。哪像尔等!见蛀虫就吃,非仁;见食就争,非义;前后乱飞,非礼;受人情,非智;来而(慕名),非信;父亡母嫁,母亡父娶,父母双亡,狐朋狗友,乱乱失群,真乃畜生也!小雁闻听,大叫三声,坠树而死。大雁腾空而起。公冶长老先生提笔留诗一首:雁雁池边语话喧,各分礼仪辩愚贤,一般都是南来雁,愚者愚来贤者贤,禽鸟尚能知礼仪,为人何不孝当先。看来人而不如鸟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