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宋·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百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初入庐山三首其一》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自昔怀清赏,神游杳蔼间。
如今不是梦,真个在庐山。
芒鞋青竹杖,自挂度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明·汤宾尹《同友人游黄山》
冒雨穿山羡未曾,息肩无寺寺无僧。
宽围白浪身千叶,峭入青天手一藤。
龙吼药炉舂急杵,猿调茶鼎煮孤灯。
与君伸脚量峰碛,踏着云光不记层。唐·王昌龄《送高三之桂林》
留君夜饮对潇湘,从此归舟客梦长。
岭上梅花侵雪暗,回归时还拂桂花香。清·袁枚《独秀峰》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答。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秀zd美的山川是自古以来都是人们共同赏谈的。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内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此文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堪称六朝山水小品名作。[1]
作品名称
山川之美
作品别名
《答谢中书书》
创作年代
南朝南齐南容梁
作品出处
《全上古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
文学体裁
骈文
作 者
陶弘景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溪流碧波荡漾;清幽、脱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