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举 成语 :
举要删芜、
百废俱举、
包举宇内、
举手投足、
举纲持领、
管窥筐举、
轩然霞举、
不胜枚举、
举案齐眉、
在此一举、
举一反三、
不可胜举、
轻举妄动、
举措不当、
举止不凡、
毛举缕析、
以言举人、
言谈举止、
举踵思望、
百凡待举、
举棋不定、
提纲举领、
龙兴凤举、
祁奚举午、
举直错枉、
兔起凫举、
举首奋臂、
毛举细务、
举目远望、
举动荆棘
以党举官、
举贤任能、
百举百全、
百务具举、
举首加额、
举目千里、
百堕俱举、
举直措枉、
一举一动、
举步生风、
举足轻重、
举直厝枉、
举世混浊、
举踵思慕、
轻举远游、
举措失当、
齐眉举案、
众擎易举、
毛举细故、
举无遗策、
一举万里、
举鼎绝膑、
一举两全、
飙发电举、
束缊举火、
超然远举、
举世瞩目、
画眉举案、
知情不举、
笃近举远
举手加额、
举止失措、
纲举目张、
举止自若、
拔山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36举鼎、
举贤使能、
举国若狂、
举鼎绝膑、
轻举绝俗、
举止大方、
百举百捷、
百端待举、
褎然举首、
飙举电至、
高蹈远举、
一举两得、
举一废百、
举善荐贤、
多此一举、
举手相庆、
举止娴雅、
轻而易举、
举世无双、
时绌举赢、
百废待举、
举止言谈、
时诎举赢、
不识抬举、
举国上下、
一举三反
时绌举盈、
不可枚举、
举重若轻、
高举远蹈、
举国一致、
瞽言妄举、
举鼎拔山、
风举云摇、
龙举云属、
举不胜举、
举如鸿毛,取如拾遗、
成败在此一举
举国上下、举国一致、百举百全、百举百捷、包举宇内
一、举国上下 [ jǔ guó shàng xià ]
【解释】:举:全。指全国上上下下的人。
【出自】:清 梁启超《管子传》第六章第一节:“苟且偷惰,习焉成风,举国上下,颓然以暮气充塞之。”
【译文】:苟且度日,这种习惯成了一种风气,全国上下,心甘情愿地用黑气充塞自己。
二、举国一致 [ jǔ guó yī zhì ]
【解释】:全国上下,团结一致。
【出自】:毛泽东《论持久战》:“所有问题的中心点还是中国全体人民团结起来,树立举国一致的抗日阵线。”
三、百举百全 [ bǎi jǔ bǎi quán ]
【解释】:每次行动都能完成其事,形容事事得心应手,都能取得好的效果。
【出自】:西晋 陈寿《三国志·魏志·郭嘉传》:“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
【译文】:每次行动都能完成其事,可心建功立业了。
四、百举百捷 [ bǎi jǔ bǎi jié ]
【解释】:做一百件事,成功一百件。指办事万无一失。同“百举百全”。
【出自】:西晋 陈寿《三国志·吴志·周鲂传》:“鲂生在7a64e4b893e5b19e334江淮,长于时事,见其便利,百举百捷。”
【译文】:我生在江、淮流域,长在时事,知道各种便利的方法,所以才能做一事成一事。
五、包举宇内 [ bāo jǔ yǔ nèi ]
【解释】:包举:统括;宇内:天地之间,即天下。并吞天下,占有一切。
【出自】:汉·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译文】:有将天下都包裹进来,并吞天下,占有一切,包括四海
举世闻名
1、【成语】: 举国上下
【拼音】: jǔ guó shàng xià
【解释】: 举:全。指全国上上下下的人。
【出处】: 梁启超《管子传》第六章第一节:“苟且偷惰,习焉成风,举国上下,颓然以暮气充塞之。”
【举例造句】: 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健儿喜获金牌,举国上下欢腾一遍。
2、【成语】: 举国若狂
【拼音】: jǔ guó ruò kuáng
【解释】: 举:全;狂:狂欢。全国的人都激动得像发狂一样。
【出处】: 《礼记·杂记下》:“子贡观于蜡。孔子曰:‘赐也乐乎?’对曰:‘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
【举例造句】: 为甚一纸招贴,便举国若狂如此?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
3、【成语】: 举国一致
【拼音】: jǔ guó yī zhì
【解释】: 全国上下,团结一致。
【出处】: 毛泽东《论持久战》:“所有问题的中心点还是中国全体人民团结起来,树立举国一致的抗日阵线。”
【举例造句】: 我们要力争举国一致抗击“非典”
4、【成语】: 举世瞩目
【拼音】: jǔ shì zhǔ mù
【解释】: 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
【出处】: 战国·楚·屈原《渔夫》:“举世皆浊我独清。”春e5a48de588b6e79fa5e98193364秋·鲁·左丘明《国语·晋语》:“则恐国人这瞩目于我也。”
【举例造句】: 中国的改革是举世瞩目的大事。
5、【成语】: 举世皆知
【拼音】: jǔ shì jiē zhī
【解释】: 举:全;皆:都。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王逸少风流才士,萧散名人。举世但知其书,翻以能自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