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1、邦国殄瘁,读音[ bāng guó tiǎn cuì ]
释义:殄:尽,绝;瘁:病。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
例句:燕国这次被抄大军包围,真是四面楚歌,邦国殄瘁。
2、人亡邦瘁,读音[ rén wáng bāng cuì ]
释义:指贤者不在位,国家因而衰败。
例句:诸葛亮去世后,蜀国很快人亡邦瘁。
3、 本固邦宁,读音[ běn gù bāng níng ]
释义:指人民安居乐业则国家太平。
例句:唐太宗时期开创了贞观之治,国力强大,本固邦宁。
4、一言兴邦,读音[ yī yán xīng bāng ]
释义:意思是说袭,关键时刻一句话可以关系到国家的兴盛。
例句:提点建议吧!一言兴邦,我们zhidao都期待着你的高见。
5、安邦定国,读音[ ān bāng dìng guó ]
释义:邦:泛指国家。使国家安定巩固。
例句:刘备托孤时候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
邦字开头的成语如下:邦家之光、邦国殄瘁、邦以民为本。
1、邦家之光
读音:[bāng jiā zhī guāng]
解释:指国家的光荣。
出处:《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邦家之光。”
翻译: 君子真快乐,为国争荣光。
2、邦国殄瘁
读音:[bāng guó tiǎn cuì]
解释: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
出处:《诗经·大雅·瞻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翻译:身系国家安危贤人死亡了,国事危殆。
3、邦以民为本
读音:[bāng yǐ mín wéi běn]
解释:意思是一个国家的存在需要人民的支持。
出处:《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翻译: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人民安居乐业则国家才会安宁太平。
扩展资料:
邦字:
读音:[bāng]
部首:阝
五笔:DTBH
笔顺:一 一 一ノフ丨
笔画:6
解释:
1、名词,古代诸侯封国的称呼,国都,大城镇。
2、动词,封,分封
3、姓氏
相关组词:盟邦、番邦、邦联、邻邦、邦交、联邦、异邦、友邦、乡邦、邦礼、邦瑞、邦硬、邦比、邦统。
姓氏:
邦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湾省原来名列第五百八十一位,邦氏族人多以代郡、南阳为郡望。
今江西省的丰城市,云南省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邦别镇,江苏省的南京市,河南省的唐河市,福建省的泉州市崇安区、晋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61江市,台湾省的台北县、新竹县、高雄县、台东县、花莲县等地等地,均有邦氏族人分布。
邦国殄瘁 殄:尽,绝;瘁:病。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
邦以民为本 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带邦字的成语 :
安邦定国、 礼仪之邦、 邦国殄瘁、 经邦纬国、 兵为邦捍、
多难兴邦、 论道经邦、 一言兴邦、 济世经邦、 一言兴邦,
一言丧邦、 立国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