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不约而同、不谋而合、如法炮制、如出一辙、步调一致、协调一致、整齐划一、令行禁止、动作一致、异口同声、不约而同、言行一致、一摸一样
e69da5e887aa7a686964616f364没有含“相同”两字的成语,“()()()同”的成语如下:
不敢苟同 苟:苟且。不敢随便地同事。指对人对事抱慎重态度。
不约而同 约:相约。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和而不同 和:和睦;同:苟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
截然不同 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迥然不同 形容相差得远,很明显不一样。
与众不同 跟大家不一样。
比众不同 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不谋而同 谋:商量;同:相同。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不期而同 指不约而同。
道合志同 指彼此的志趣理想一致。
伐异党同 伐:讨伐,攻击。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
好恶不同 爱好和憎恶各不相同。形容人的志趣、志向和思想感情各异。
行合趋同 行为志趣相同。
迥乎不同 形容差别很大,完全不一样。
判然不同 判:显然的区别。区分的清清楚楚,完全不一样。
所见略同 所持的见解大致相同。
未敢苟同 不敢随便同意。
小异大同 小部分不同,大部分相同。
询谋佥同 指咨询和商议的意见都一致。
形容想法一致的成语有志同道合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34、 众口如一、百喙如一、云集响应、意气相投、不谋而同、心心相英不约而同、异口同声、气味相投。
1、志同道合,成语,作谓语、定语,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彼此志向、志趣相同,理想、信念契合。与“门当户对”的道理相似。宋代陈亮的《与吕伯恭正字书》之二中说:“天下事常出于人意料之外,志同道合,便能引其类。”
可见,志同道合,原本是一件好事:人们不分男女、不论贫富、不讲强弱,大家怀着共同的理想,为了共同的事业,朝着共同的目标,携手并肩,以期获得成功,有所成就。
2、众口如一,读音zhòng kǒu rú yī,是汉语成语,解释为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看法或意见一致。明·沈德符《野获编·吏部一·都给事升转》:“而谓科臣但当内擢,其最不肖者间出一二人于外,则众口如一。”
3、百喙如一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bǎi huì rú yī,意思是指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看法或意见一致。清·王夫之《孝烈传》:“唯习闻湘人之言,百喙如一者若此。”
4、意气相投是一个成语,拼音是yì qì xiāng tóu,意思是指志趣和性格相同的人,彼此投合。唐·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
5、异口同声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yì kǒu tóng shēng,意思是不同的人说同样的话。形容意见一致。亦作"异口同音”。浩然《艳阳天》第56章:“组织互助组那会儿,全院的人异口同声:'搞!'”
1.步调一致
成语拼音:bù diào yī zhì
成语解释:7a64e78988e69d83361步调:走路时脚步的大小快慢。比喻进行某种活动;采取同一步骤;同一方式。
成语出处: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在这种种方面,都应该提高共产主义精神,防止宗派主义倾向,使我们的党达到队伍整齐,步调一致的目的,以利战斗。”
成语用法:步调一致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做事行动一致。
成语例子:两小小组配合默契,步调一致,任务完成得很好。
近义词:同心同德、万众一心、志同道合
反义词:分道扬镳、离心离德、各行其是
2.举国一致
成语拼音:jǔ guó yī zhì
成语解释:全国上下,团结一致。
成语出处:毛泽东《论持久战》:“所有问题的中心点还是中国全体人民团结起来,树立举国一致的抗日阵线。”
成语用法:举国一致作宾语、定语;指全国一致。
成语例子:所有问题的中心点还是中国全体人民团结起来,树立举国一致的抗日阵线。(毛泽东《论持久战》)
近义词:上下一致
3.言行一致
成语拼音:yán xíng yī zhì
成语解释:说的和做的一样。形容人表里如一。
成语出处:宋 赵善璙《自警篇 诚实》:“自此言行一致,表里相应,遇事坦然,常有余裕。”
成语用法:言行一致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例子:我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事实具在,我虽死不移。(郭沫若《屈原》第四幕)
近义词:言而有信、心口如一、表里如一
反义词:言不由衷、心口不一、表里不一
4.百虑一致
成语拼音:bǎi lǜ yī zhì
成语解释:指使各种不同的思想归于一致。
成语出处:语出《易 系辞下》:“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成语用法:百虑一致作宾语、定语;指想法一致。
成语例子:〖示例〗及躬总大政,一日万机,十许年间,曾不暇给,殊涂同归,百虑一致。 ★《北史 魏纪三 孝文帝纪论》
5.表里一致
成语拼音:biǎo lǐ yī zhì
成语解释:里外一致,指思想与言行完全一致
成语出处:明 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
成语用法:表里一致作谓语、定语;指人的言行。
成语例子:现在我们要想的对、说的对、写的对,这才是表里一致革命的诗。★续范亭《论诗》
近义词:表里如一
反义词:内外有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