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借景zd抒情,情在景之先。是将已有的情附着在景物上借以抒发。触景生情是情在景之后。是景引发情。两者触发点不同。借景抒情是一种写作方式。触景生情是一种思想活动。融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写作手法。两者意思相近。后者程度较前者稍深些许。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更为紧密。寓景于情?确定不是寓情于景吗?
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版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借景抒情)
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权,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触景生情)
竹枝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融情于景)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情景交融)
景在情先,是触景生zd情,如登临诗《望岳》。
情在景先,是借景抒情,如送别诗《赠汪伦》。
情先而意显,是缘情布景,如怀古诗《泊秦淮》。
景先而意晦,是寓情于景,如山水诗《望庐山瀑布》。
强为之解,是如此。其实中国版传统文学理论中并无此等生硬的概念,若想真明白,参看王昌龄《诗格》,王国维《人间词话》,或可权略知一二。
我们一起来鉴赏一个事例吧!
《春日百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度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知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道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专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答:①触景生情【首属联】;②寓情于景【颈联】; ③写哀景抒哀情【尾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