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调兵遣将 、改朝换代、粉身碎骨、高瞻远瞩、花言巧语
一、调兵遣将 [ diào bīng qiǎn jiàng ]
【解释】:调动兵力,派遣将领。泛指调动安排人力。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七回:“写书教太师知道,早早调兵遣将,剿除贼寇报仇。”
【翻译】:写信让太师知道,早早的调动兵力,派遣将领,铲除贼寇报仇。
二、改朝换代 [ gǎi cháo huàn dài ]
【解释】:旧的朝代为新的朝代所代替。
【出自】: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四章:“但是袁所提的其他五个条件,与改朝换代只有程度上的差别。”
三、粉身碎骨 [ fěn shēn suì gǔ ]
【解释】:身体粉碎而死。比喻为了某种目的或遭到什么危险而丧失生命。
【出自】:杨朔《东风第一枝》:如果战争狂人胆敢轻举妄动,发动战争,结果必然会被压在大山底下,弄得粉身碎骨 。
四、高瞻远瞩 [ gāo zhān yuǎn zhǔ ]
【解释】:瞻:视,望;e69da5e887aae799bee5baa6334瞩:注视。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
【出自】:老舍《四世同堂》七十三:他们的切身的问题,也使他们无暇去高瞻远瞩的去关心与分析世界问题。
五、花言巧语 [ huā yán qiǎo yǔ ]
【解释】:原指铺张修饰、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
【出自】:鲁迅《而已集·可恶罪》:我以为法律上的许多罪名,都是花言巧语,只有一语以包括之,曰:可恶罪。
含有两对近义词的四字词语有兴国安邦、翻山越岭、百依百顺、背井离乡、长吁短叹、道听途说、丢盔弃甲、调兵遣将、甜言蜜语、街谈巷议、惊涛骇浪、咬文嚼字、门当户对、丰功伟绩、见多识广、察言观色、高瞻远瞩等。
词语解析:
一、兴国安邦
【拼音】[ xīng guó ān bāng ]
【解释】使国家兴盛、安定。“国”与“邦”的意思本来是有区别的:“大曰邦,小曰国”(见《周礼·天官·太宰》注);国是象形字,本来还是“国都”的意思。但在“兴国安邦”这一词语中“邦”和“国”却是同义词,都是“国家”的意思。
二、翻山越岭
【解释】:翻:翻过;越:过;岭:山岭。翻越不少山头。形容野外工作或旅途的辛苦。
【出自】: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六章:“他的腿脚好,只要肚子里填饱了瓤子,翻山越岭,跟年轻人一样。”
三、百依百顺
【解释】:依、顺:7a64e58685e5aeb9339顺从。什么都依从。形容一切都顺从别人。
【出自】: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三卷:“做爷娘的百依百顺,没一事违拗了他。”
四、背井离乡
【解释】:背:离开;井:古制八家为井,引伸为乡里,家宅。离开家乡到外地。
【出自】:元·贾仲名《对玉梳》第一折:“送的他离乡背井,进退无门。
白话文:“送的他离开家乡到外地,进退无门。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不得已而离别家乡
五、长吁短叹
【解释】:吁:叹息。长一声、短一声不住地叹气。形容发愁的神情。
【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少可有一万声长吁短叹 ,五千遍捣枕槌床。”
白话文:“少可以有一万声长吁短叹,五千遍捣槌床枕头。”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于人不如意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兴国安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翻山越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百依百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百依百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吁短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