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成语大世界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荆门成语大世界 > 成语故事 > 黄河周围有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关于黄河的历史事件

黄河周围有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关于黄河的历史事件

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其实总的来说,花园口事件真的对拖延日本军队侵略中国做了贡献.
这点在历史上主流是好的.

一、黄河造就了中原悠久的历史

水有源头,树有根本。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历史的源头在哪里?华夏能形成一个民族且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在哪里?一曲《黄河颂》给了我们答案——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5000年的中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西方人用上帝创世的传说,写下了一部经典传世的《圣经》,而中原人以自己诗意的方式,以自己独有的文化,制造了亘古永久的美丽神话。传说,女娲用黄河的水和泥,捏出了人类,捏出了天地万物。还传说精通天书图语的太昊伏羲氏,常常在黄河古道上仰观天象,俯察大地。他按天书图语,制成了易经八卦,创造了黄河文化。

中华民族的始祖伏羲、炎帝、黄帝都诞生在黄河岸边,并长期活动在黄河流域。伏羲出生在甘肃省成纪,即今天水,是龙图腾部族的创始人,他有很多发明创造,如八卦、文字、网罟、养蚕织帛、改革婚姻制度(禁止近亲通婚),为推动我国古代社会的前进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他死后,葬在河南的淮阳。其太昊陵成为人们世世代代公认的人祖圣地。炎帝、黄帝生于有熊,即河南新郑。炎帝发明了耒耜,教民进行种植养殖,还发明了火和中草药,为农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炎帝后来被黄帝打败,归顺了黄帝部族。黄帝先后打败了蚩尤、炎帝,统一了华夏,草创国家,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之魂。鉴于他们的伟大贡献,人们把炎黄二帝尊崇为华夏族领袖,后人也自称为炎黄子孙。

进入奴隶制社会的夏、商、周王朝都是黄帝的后裔。他们自称“华”或“夏”。华族就是汉族的前身。当时的华族居住在中原地区,中原居四方之中,所以又称“中华”。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诞生。

中原作为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长达2000多年。洛阳先后有9个朝代建都,开封有7个朝代建都。中国八大古都,中原占其4,即郑州、安阳、洛阳、开封。谈起中国的发展,有一种说法即,5000年历史看河南,3000年历史看西安,500年的历史看北京,100年的历史看南京。中国姓氏发源地也都在黄河流域,在800多个大姓中,源于中原一带的占90%,在100个大姓中有73个源于河南。不仅为中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历史因悠久而令人神往,民族因薪火不断而更显生命力。千百年来,不管何朝何代,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的中国人,只要一踏进这片黄土地,就像投进祖先的怀抱,血液里就像注入了一种生命的原动力!这就是黄河母性之所在。

二、黄河造就了中原经济的繁荣

农业乃经济之根本,正是黄河之水滋养了中原大地,中原的农业经济才得以繁荣。

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世号神农,后世把他尊为农业之神。同时他也传授人们以中草药治病,传说他著有《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记录了三百六十五种药名,原书巳佚,现存的版本是唐代唐慎微等人所辑录。

在繁荣经济、推进农业科技发展方面,著有《齐民要术》的农圣贾思勰功不可没。在发展商业经济方面,商圣范蠡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他的《致富奇书》、《陶朱公术》、《理财致富十二则》、《商场教训》被称为“经商宝典”,他既是一代名将,又是“千秋商祖”。

黄河沿岸的开封、洛阳远在汉唐宋时期就是著名的世界大都市。开封在北宋时期城市人口就达200万人,历史名画《清明上河图》就是描写清明时节北宋都城汴梁及汴河两岸的繁荣景象,有毛驴的驮队,乘轿的行列,长途跋涉的行旅;汴河上巨大的漕船,或泊岸卸货,或往来于河中,河上横跨虹桥,桥上行人拥挤,河中漕船放桅过桥,情节紧张;市区城楼高耸,街巷纵横,店铺鳞次栉比,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于茶房、酒肆、脚店、肉铺、寺观、公厕等处各行其事,堪称一幅描绘北宋城市社会经济生活的风俗画卷。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80年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的经济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从“十五”规划完成的情况,可以看出河南经济已经跃上了新台阶,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4%,经济总量达到1246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超万元,财政收入近千亿元。工业增加值实现翻两番,在全国的位次由第七位跃升到第五位。粮食产量近三年连续创历史新高。2006年突破千亿斤大关。基础设施建设长足发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由国内第十三位跃居第二位,年底有望成为第一位,中原交通运输大通道框架基本形成。电力装机规模居全国第五位,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对外贸易也有很大发展,2006年全省进出口总额达10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4%。2006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61.03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10.26元,实际增长11.9%。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产粮占全国的1/10,2006年粮食产量达1011亿斤,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不愧为天下粮仓。在目前国内市场上,每10根火腿肠中,有5根出自河南;每10个速冻水饺中,有5个来自河南;每 3.5袋方便面中,有1袋来自河南;每10袋味精中,有4.5袋来自河南莲花味精厂。河南的面粉、方便面、挂面、速冻水饺、味精均居全国首位。河南的“双汇”、“思念”、“三全”、“莲花”、“十三香”等已成为全国的品牌产品。

三、黄河造就了中原灿烂的文化

黄河造就了中原灿烂的文化,在它的金光波影里闪耀着奇光异彩!

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河图”、“洛书”凝聚了古代先哲神秘的想象和超凡的智慧。夏商周之后,中原地区文化更是发达,诞生了一大批文化精英,形成了儒、道、法、兵、墨、名、纵横等诸多流派,产生了众多的各具特色的典籍,如《诗》、《书》、《易》、《礼》、《乐》、《春秋》等。河洛文化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强势文化,“东夷”、“西戎”、“南蛮”、“北胡”在其辐射和影响下,也逐渐被华夏化。河洛文化产生于夏商,成熟于周,发达于汉魏唐宋,传承于其后各代。河洛文化既包括以农耕经济为中心的物质文明,也包括由此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河洛文化的突出特点是其文明久远且连续不断。从裴里岗文化到仰韶文化,从河南龙山文化到二里头文化等大量的历史遗存中,从考古发现与典籍记载相互印证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华文明5000多年来在河洛地区的发展脉络与走向。在世界文明古国中,其他各国都出现了文化中断或消失的状况,只有发源于黄河中下游的河洛文化连绵有致,相衔如环。河洛文化强大的生命力、辐射力、同化力以及它的根源性、厚重性、融合性等,充分体现了中原文化博大精深和伟大。

四、黄河造就了中原先进的科学技术

大河奔流,一泻万里。中原人民在黄河乳汁的哺育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探索,以自己的智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技成果。

造纸、印刷术、罗盘针、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实际上也都在中原地区),后来传至世界各地,为世界文明做出了突出贡献。科圣张衡的浑天仪和解释日、月蚀的理论,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地震仪比西方早1700多年。律圣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第一个解决了音乐史上旋宫转调的理论难题,震撼了世界乐坛,引发了世界音乐史上的一次革命。中国历史上的五大名瓷,其中钧、汝、官瓷都在河南。我们的冶炼技术等都远远早于西方。

另外在中医中药方面,中华民族为人类的医疗保健和健康长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都是我国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成书于 2500年前,它全面考察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医药、天文、气象、地理、心理、生物、乐理等学科的材料,论证了天人关系理论,是中国医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内经”里的很多养生彦语如“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讲得非常精辟。不少医学专家认为当代医学发展的方向,几乎是向古老的《黄帝内经》回归。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千秋圣典,伤寒指外感发热一类的病症,此书共记载了375个药方,药物214种,被称为方剂学之祖。药圣孙思邈的代表作是《千金方》,《千金翼方》是我国早期的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在国内外都有广泛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后,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我们河南的科技水平也大有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科技水平跃上了新的台阶。2006年全省科学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69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全省拥有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1550个。全省共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6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重点实验室31家。启动实施了“特高压输变电装备关键技术”等重大科技专项。全年共取得省级科技进步奖346项。申请专利11538件,授权专利5242 件,分别增长28.5%和39.9%。高科技产业的“安彩”居世界同行的领先地位。洛玻研制成功的超薄玻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王永民研制成功的“五笔字型”在微机文字处理技术方面引发了一场革命,这项技术已经成为中国人不可或缺的文字工具,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王永民被誉为当代毕升,他的“五笔字型” 的运用被誉为新时代的活字印刷术。郑州市中原显示技术公司的大型显示屏已达国际领先水平,具有高亮度、宽视角和全彩色的特点以及具有世界显示领域最先进的专有技术,现已推广到全国并出口到美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国。滑县农民李官奇的大豆纤维获得国家和联合国的发明金奖,将在人类服装方面发生一次革命。他的植物蛋白质改性纤维被国际纺织界称为继涤纶、棉纶、氨纶、丙纶、粘纶、维纶之后的“第八大纤维”,它实现了化纤史上中国原创技术零的突破,并使我国成为目前全球唯一能工业化生产纺织用大豆纤维的国家。目前鄂尔多斯等数十家针织公司已向市场推出200万套内衣,据推测5—8年内,大豆纤维的国内需求量将达 60—100万吨,年产值超过210亿元。李官奇计划用2至3年的时间,投资6000万元,在郑州建成大豆纤维技术中心。用1至2年的时间,把设在遂平县的大豆纤维试生产线扩建到5000万吨生产规模。在3至5年内,达到国内产销量的30%—50%,在河南形成世界大豆纤维的研发和生产基地。此项技术投入规模生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口大省的经济腾飞,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五、黄河造就了中原圣贤人物、民族英雄和时代先锋

黄河孕育了尧、舜、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无数风流人物,使中华民族有了民族脊梁。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原地区涌现出了很多的圣贤人物、民族英雄和时代先锋。

最近我们主编的《中华圣人》一书出版发行。该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我国古代圣人的生平、事迹、思想、学说、贡献和影响。在社会科学中有帝圣伏羲、炎帝、黄帝,字圣仓颉、许慎,易圣文王、周公,谋圣姜尚、鬼谷子,道圣老子、庄子,儒圣孔子、孟子,商圣范蠡,兵圣孙武、孙膑,墨圣墨子,法圣韩非子,史圣司马迁,武圣关羽、岳飞,智圣诸葛亮,书圣王羲之,草圣张旭,僧圣玄奘,画圣吴道子,诗圣杜甫,文圣韩愈,词圣苏轼,曲圣关汉卿,游圣徐霞客。在自然科学中有酒圣杜康,厨圣伊尹,科圣张衡,算圣祖冲之,农圣贾思勰,茶圣陆羽。另外还有医圣张仲景,药圣孙思邈、李时珍,还有律圣朱载堉。在这些圣人中,绝大部分都出自中原。他们不但在思想水平和学术水平达到了当时的顶峰,而且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直到现在和将来。正如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在给《中华圣人》作的序言当中指出的那样,中国古圣先贤们高尚的道德思想、伦理情操、治学风格、创业精神都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典范。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就是黄河哺育的英雄儿女岳飞的爱国情怀。岳飞不仅武功绝伦,而且文采、书法亦冠盖一时,尤其是他的《满江红》,千百年来,以它深沉雄壮的感染力量,激励着中华民族亿万同胞的爱国之心。几千年来,黄河流域是封建统治的中心,而广大劳动人民反对压迫的斗争也接连不断。秦末的陈胜、吴广,两汉的赤眉、铜马、黄巾军,隋末的瓦岗军,唐朝的黄巢、王仙芝,明末的李自成、张献忠等,都在黄河流域这块土地上谱写了一幕幕雄壮的乐章。

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涌现出了吉鸿昌、吴焕先、杨靖宇、彭雪枫等一大批民族英雄。

黄河流淌不息,社会前进不止,时代的优秀儿女前赴后继,从来没有停止过前进的步伐。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被中央命名表彰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录、公安局长的好榜样任长霞、乡党委书记的好榜样吴金印、村支书的好榜样史来贺、文艺工作者的好榜样常香玉、农民工的好榜样李学生等抒写了动人的诗篇。

六、黄河造就了中原丰富的旅游资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39

黄河有着美的构造,美的内涵。不管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观,黄河始终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一个知名旅游品牌。用四个字来形容黄河之美,那便是——博、大、精、深。

黄河流域名山林立,秀水纵横。有嵩山、云台山、伏牛山、王屋山、白云山、石人山和伊水、洛水、汝河、沁河、颖河等。所以游览雄奇壮观的自然风光,黄河旅游线应是最佳的选择。

至于遍布黄河两岸的人文景观,更是星罗棋布,美不胜收。三门峡的涵谷关、虢国墓;洛阳的龙门石窟、白马寺;郑州的杜甫故里、少林寺、中岳庙;开封的大相国寺、清明上河园、包公祠;商丘的燧人氏墓、庄周故里、阏伯台;安阳的殷墟博物馆、文峰塔;南阳的武侯祠、张衡故里、张仲景墓等。有人概括黄河沿线的人文景观有八多,即古都名城多,古墓王陵多,石窟浮雕多,古庙名寺多,文化遗址多,古代战场多,神话传说多,民俗风情多。可以说黄河两岸就是天然的中国历史博物馆。黄河母亲赐予我们这么多的旅游资源,我们应加倍珍惜,大力开发。

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滋润着中原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我们祖祖辈辈在黄河水的哺育下繁衍、生息、发展。我们中原儿女要更加热爱黄河、关注黄河、保护黄河。黄河文化是我们的母亲文化,它给予了我们崇高的民族精神和优秀的传统美德。我们中原儿女要更加热爱黄河文化、弘扬黄河文化和发展黄河文化。我们要全面开发黄河的功能,不仅包括人类饮水、农田灌溉、舟楫运输、发展水电,而且要把利用黄河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黄河旅游产业作为我们今天义不容辞的责任。不仅要继承、弘扬黄河文化,而且要把发展黄河文化和充分利用黄河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我们今天义不容辞的责任。从而把黄河打造成一条优秀的国际旅游线、生态环境线、文化产业线、绿色经济线,为促进中原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做出贡献!
另外:
南京大屠杀:
http://baike.baidu.com/lemma-php/dispose/view.php/5778.htm
武昌起义:
http://baike.baidu.com/lemma-php/dispose/view.php/29003.htm
重庆谈判:
http://baike.baidu.com/lemma-php/dispose/view.php/70980.htm
平津战役:
http://baike.baidu.com/lemma-php/dispose/view.php/14608.htm
淮海战役:
http://baike.baidu.com/lemma-php/dispose/view.php/14256.htm
渡江战役:
http://baike.baidu.com/lemma-php/dispose/view.php/14026.htm

历史故事名字:

1·、大禹治水

禹之前鲧被舜派去治水,他采用了“堵”的方法治了3年,失败了,禹改变了鲧的做法,采用了“疏”的方法,开渠排水、疏通河道,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九过家门而不入的他终于成功。禹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后人也尊称禹为“大禹”。

2、河伯画黄河

河伯冯夷受命治理黄河,但操劳一生没有把黄河治好,到年迈时,跋山涉水,察看水情,画了一幅黄河水情图,又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大禹,将水情图交给了他。大禹根据河伯授给他的这一幅图,疏通水道,终于治理好了黄河。

3、林则徐堵决口

嘉应观建成106年后的1831年,林则徐出任河东道河道总督,负责黄河中下游防汛。林则徐在河道任上是出了名的认真。他上任的时候正是冬天。冒着严寒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30,林则徐沿黄河两岸千里巡视,检查防汛物资储备,“无一垛不量,无一厅不拆”。查到谁弄虚作假立马撤职查办。道光皇帝夸他:“向来河工查料垛,从未有如此认真者!”

鸦片战争失败后,林则徐被发配新疆。这时候黄河又在开封决了口,束手无策的皇帝急忙把林则徐调回来堵口。百病缠身的林则徐到开封后精心设计堵口方案,并与民工一起打桩抬土,最终堵上了决口。

扩展资料:

1、黄河的孕育、诞生、发展受制于地史期内的地质作用,以地壳变动产生的构造运动为外营力,以水文地理条件下本身产生的侵蚀、搬运、堆积为内营力。在成河的历史过程中,运动不息,与时俱进。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黄河下游的泥沙堆积在史前地质时期就在进行,史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与日俱增。

2、历史时期黄河在上中游平原河段,河道也曾经有过演变,有的变迁还很大。如内蒙古河套河段,1850年以前磴口以下,主要分为两支,北支为主流,走阴山脚下称为乌加河,南支即今黄河。1850年西山嘴以北乌加河下游淤塞断流约15公里,南支遂成为主流,北支已成为后套灌区的退水渠。龙门~潼关河道摆动也较大。不过,这些河段演变对整个黄河发育来说影响不大。黄河的河道变迁主要发生在下游。

3、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范围,北到海河,南达江淮。跟据历史文献记载,黄河下游决口泛滥约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20多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黄河



大禹治水(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他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

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最早有关黄河源的记载是战国时代的《尚书·禹贡》,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之说。所指“积石”,在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附近,距河源尚有相当的距离。

唐太宗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侯君集与李道宗奉命征击吐谷浑,兵次星宿川(即星宿海)达柏海(即扎陵湖)望积石山,观览河源。唐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刘元鼎奉使入蕃,途经河源区,得知河源出紫山(即今巴颜喀拉山)。

正式派员勘察河源,是在元代至元十七年(1280年),世祖命荣禄公都实为招讨使,佩金虎符,往求河源,历时4个月,查明两大湖的位置(元史称“二巨泽”,合称“阿剌脑儿”),并上溯到星宿海,之后绘出黄河源地区最早的地图。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命拉锡、舒兰探河源。探源后他们绘有《星宿河源图》,并撰有《河源记》,指出“源出三支河”东流入扎陵湖,均可当作黄河源。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遣喇嘛楚尔沁藏布、兰木占巴等前往河源测图。

乾隆年间齐召南撰写的《水道提纲》中指出:黄河上源三条河(黄河源头北7a64e78988e69d83334源为扎曲,中源为约约古宗列曲(即玛曲),南源为卡日曲),中间一条叫阿尔坦河(即玛曲)是黄河的“本源”。

1952年黄委会组织黄河河源查勘队,进行黄河河源及从通天河调水入黄可能性的查勘测量,历时4个月,确认历史上所指的玛曲是黄河正源。

1978年青海省人民政府和青海省军区邀请有关单位组成考察组,进行实地考察,提出卡日曲作为河源的建议(称多县文章载:南源为卡日曲,卡日曲源于各式冬雅和那扎仁,当为正源,理由有三:一源远流长,二水色与玛曲同,三水量较大。

根据十万分之一航测地图测量,卡日曲比约古列宗曲长25千米。卡日曲流域面积为3126平方千米,约古宗列曲流域面积为2372平方千米。在卡日曲的和古宗列曲汇合处附近,测得卡日曲流量为6.3立方米/秒,测得约古宗列曲流量为2.5立方米/秒。据此1978年的黄河源头考察认定卡日曲为黄河正源。

1985年黄委会根据历史传统和各家意见确认玛曲为黄河正源,并在约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玛曲曲果,东经95°59′24″,北纬35°01′18″处,树立了河源标志。

2008年三江源头科学考察队考察后认为,由于卡日曲比约古宗列曲长36.54公里,流量比约古宗列曲多两倍,按照国际上河流正源确定的三个标准,即“河源唯长、流量唯大、与主流方向一致”的标准,同时考虑流域面积、河流发育期、历史习惯,考察队建议在科考成果通过评审后,经过法定程序审核批准,将黄河源头定位于卡日曲。

扩展资料

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北源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支脉查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南源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支脉各姿各雅山北麓的卡日曲,西源发源于星宿海西的约古宗列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每年都会生产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黄河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标签导航

面黄肌瘦意思是什么 面黄肌瘦的意思是什么? 面黄肌瘦的意思 面黄肌瘦是什么意思啊?? 有一种爱叫默默无闻 关于“有一种__________,叫__________“的... 有一种美丽叫默默无闻的作文 - 百度 有表示默默无闻精神的花 十二生肖里哪种动物可以形容? 不一而足,猜一数字或生肖由来 12生肖无手无脚的是什么动物 为什么有12生肖 不一而足是什么意思 "前赴后继"和"前仆后继"的区别 前仆后继和前赴后继有什么区别和意思? “前赴后继”和“前仆后继”有何区别?请各造一个句子 前仆后继和前赴后继的意思有什么区别啊 ★同病相怜是什么意思 同病相怜是什么意思求解 如果一个女生对你说同病相怜是什么意思 同病相怜是什么意思 黄河周围有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有关黄河的历史故事 关于黄河的历史事件和传说 有关黄河的历史事件 带大小的成语有哪些 带有"大 小"成语有哪些 跟尺寸有关的成语 关于大小的成语 “禁”字开头的成语 禁能组什么四字成语 禁字可以组什么词语啊 一个禁字图个一个人打成语 怎么觉得我一无是处 总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该怎么办 感觉自己一无是处,应该怎么办? 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怎么办?都觉得白活了? 形容心胸放宽,不小气不计较,很忍的句子成语 形容“不计较”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不抱怨不计较的成语有哪些? 用什么成语来形容一个人的肚量很大很大 形容浪漫的成语? 湖边烂漫是不是成语 代表浪漫的成语有哪些? 有什么四个字的成语比较浪漫? 推荐肉色唇膏 哪些颜色的口红是裸色 什么是裸色唇膏??哪个牌子得比较好?? 裸色口红是什么颜色啊 得心应手的词语是什么 比喻得心应手的成语 得心应手形容什么用两个字来表示 “得心应手”一词的意思是什么?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