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北京地处中国华北地区,中心位于东经116°20′、北纬39°56′,东与天津毗连,其余均与河北相邻,北京市总面积16410.54平方千米。
北京位于东经115.7°-117.4°,北纬39.4°-41.6°,中心位于北纬39°54′20″,东经116°25′29″,总面积16410.54平方千米。位于华北平原北部,毗邻渤海湾,上靠辽东半岛,下临山东半岛。北京与天津相邻,并与天津一起被河北省环绕。
扩展资料:
华北地区包含的省市
1、北京市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直辖市和国家中心城市,中国的政治中心、e68a847a64362文化中心,中国经济、金融的决策和管理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在地,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2、天津市
天津,简称津,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中国北方经济中心、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中国北方国际物流中心、国际港口城市和生态城市、国际航运融资中心、中国中医药研发中心、亚太区域海洋仪器检测评价中心。
3、河北省
河北省,简称冀,旧称直隶省,直隶省城为保定,自金元起为京畿重地,河北在战国时期大部分属于赵国和燕国,所以河北又被称为燕赵之地。地处华北,漳河以北,东临渤海、内环京津,西为太行山地,北为燕山山地,燕山以北为张北高原,其余为河北平原,面积为18.88万平方千米。
4、山西省
山西省,简称晋,位于太行山之西,黄河以东。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春秋时期,大部分地区为晋国所有,所以简称“晋”。
5、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土地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2.3%,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名列第三位。东南西与8省区毗邻,北与蒙古国、俄罗斯接壤,国境线长4200公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
北京,简称“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
北京位于北纬39度56分、东经116度20分,地处华北大平原的北部,东面与天津市毗连,其余均与河北省相邻。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北京是祖国的心脏。
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所在地,也是中部战区司令部驻地。
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65权,北京成为全球首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将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
北京是唯一入选世界15大购物之都的内地城市,拥有百余家大中型购物商场。王府井大街、前门大栅栏、西单商业街是北京的传统商业区;国贸商城、东方新天地、中关村广场。
扩展资料∶
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很多地方特色的民风习俗:北京小吃、京剧、京韵大鼓、相声、舞台剧、铁板快书、景泰蓝、牙雕、毛猴、漆雕、赛蝈蝈和蝈蝈笼、吹糖人、捏面人等等。
北京是“博物馆之都”,注册博物馆多达151座。国家博物馆为世界最大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
北京是全球拥有世界遗产(7处)最多的城市,是全球首个拥有世界地质公园的首都城市。北京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达200多处,有世界上最大的皇宫紫禁城、祭天神庙天坛、皇家园林北海公园、颐和园和圆明园,还有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四合院恭王府等名胜古迹。
北京市共有文物古迹7309项,9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含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北京段)、32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国家地质公园、15处国家森林公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
首都之窗-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概况
原因有三:
1、历史原因
北京原名叫北平,1949年9月改为北京。简称京,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都,早在三千年前周朝时,燕诸侯国就定都北京,称之为蓟。后来,辽、金、元、明、清均定其为国都。
这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与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并列为中国六大古都而闻名于世。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领导人非常熟悉中国的历史,更熟悉北京的历史,并为北京悠远久长的历史文化底蕴所折服。早年毛泽东曾两次来过北京。
第一次是1918年8月19日,因准备去法国勤工俭学之事,到京后借住在地安门内豆腐池胡同的杨昌济家。
后来,他突然宣布不去法国,便由蔡元培介绍给李大钊,安排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半年后,1919年3月12日告别北京;
第二次是1919年12月18日,毛泽东作为湖南民主运动的领袖人物带驱张代表40人到北京的。这次来的目的是争取全国特别是北京各界对湖南人民驱逐军阀张敬尧的支持。
两次北京之行,使毛泽东对北京的古老文化、美丽风光及那些凝聚中华民族智慧的宏伟建筑充满了自豪感。
在北京生活时,就曾感慨:故都的美对于我是一种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补偿。更何况1919年在天安门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掀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的第一页。
这场运动取得的胜利,使人民领袖更加难以忘怀北京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祥地。因此,北京在中国革命进程中所起的先导作用,北京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统一全国的作用,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领导人考虑定都北京的历史背景。
2、政治原因
定都北京最重要的动因还是从政治上考虑的。蒋介石政权定都南京,毛泽东把人民的政权定都北京,这种针锋相对的“一南一北”,既反映出毛泽东鲜明的伟人个性,更反映出两种不同政权的根本对立。
毛泽东明确地讲过:“蒋介石的国都在南京,他的基础是江浙资本家。我们要把国都建在北平,我们也要在北平找到我们的基础,这就是工人阶级和广大的劳动群众。”
从政治上考虑定都北平,毛泽东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1948年9月8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了九月会议,这是从日本投降以后到会人数最多的一次政治局会议。
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根据中国革命的进程,提出了大约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从1946年7月算起),从根本上推翻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日程表。
对彻底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共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政权,毛泽东指出: 我们是人民民主专政,各级政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各种政权也要加上“人民”二字,如法院叫人民法院,解放军叫人民解放军,以示与蒋介石政权的根本对立。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不同于蒋介石独裁专制的国家政权,所以,在国都选择上,决不能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作为新的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在这次会议期间,毛泽东同当时负责一兵团在山西作战徐向前进行过谈话,谈话中透露出毛泽东和平解放北平与定都北平的心愿。
毛泽东对徐向前说:“如果阎锡山同意和平解放太原,那么,请他把军队开到汾孝一带,我们的部队开进太原,麻烦就少了。”
徐向前答道:“恐怕不太容易。我们曾采取多种方式争取和平解放太原,还动员阎锡山的老师带了以我的名义写给他的信,进太原找老阎。结果他不但不听劝,反而不顾师生情谊,把那位年近八旬的老秀才给杀了,可见他顽固得很。”
毛泽东听后缓缓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讲:“看来太原不打是不行了,最好北平不要打。”“北平不要打”,目的是完整保存北平,以做未来人民共和国的国都。
为了实现北平和平解放,毛泽东指示要动员一切力量,积极做好北平守军长官傅作义及上层军官的统战工作。
在中共强大的军事、政治攻势下,傅作义于1949年1月20日宣布接受和平改编,1月31日人民解放军开进北平,北平和平解放,古老的北平城得以完整保存。北平所有名胜古迹,都受到了保护,没有遭到任何损失,城市里的生产和生活秩序一切正常。
党内正式决定定都北平,是在1949年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从乡村移到城市,提出要进行广泛的城市经济建设。
在这一背景下,毛泽东提出定都北平。他讲:“我们希望四月或五月占领南京,然后在北平召集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并定都北平。”
在北平成立中央政府也是当时许多民主人士共同的想法。新中国第一任北京市市长叶剑英在七届二中全会期间向毛泽东汇报了北平和平解放的情形。
叶剑英讲,很多民主人士来信来电给我们,表示他们坚决拥护共产党,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39要与共产党更好地合作,并希望共产党在北平成立全国性政府。
毛泽东听后,脸上露出会心的微笑,说,看来这些民主人士还不知道我们己经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把北平定为首都了,慢慢他们就会知道的,但是要最后决定还得开政协会议。
3、国际原因
定都北平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从国际安全和国际政治格局方面考虑的。
1949年年初,东北局城市工作部部长王稼祥抵达西柏坡的当日,就与夫人朱仲丽一起去看望毛泽东。
毛泽东问他:我想听听你的意见,我们的政府定都何处?历朝皇帝把京城不是定在西安就是开封,还有南京或北平。我们的首都定在哪里最为合适呢?
王稼祥作了片刻的思考,然后回答说:“能否定在北平?”毛泽东要他谈一下理由。王稼祥分析说:北平,离社会主义苏联和蒙古人民共和国近些,国界长但无战争之忧;
而南京虽虎踞龙盘,地理险要,但离港、澳、台近些;西安又似乎偏西了一点。所以,我认为,北平是最合适的地方。
王稼祥的看法与毛泽东以及其他中共领导人的看法不谋而合,完全相同。这种见解上的一致,正是建立在对当时国际政治格局和国家安全战略认识上的。
在当时,按照薄一波的说法就是,“我们党要取得革命胜利,主要靠自力更生,也离不开国际的援助,首先是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援助。”
定都北平正好可以更为方便、直接地得到社会主义阵营的援助。这是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前后的一个基本方针。这一方针直接影响到了中共对定都的选择,而且在定都上,中共与苏共领导人也交换过意见。
1948年9月的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指出:“关于完成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的准备,苏联是帮助我们的,首先帮助我们发展经济。”
会后,9月28日,毛泽东关于九月会议向斯大林的通报中提到,有许多问题要向斯大林和联共中央通报,准备11月底赴莫斯科。
10月16日,毛泽东致电斯大林:“召开政协,成立临时中央政府,待我十一月到你那商定。”
12月30日,毛泽东又电告斯大林:正召集高岗、饶漱石、薄一波、陈毅、罗荣桓、林伯渠等人来中央所在地开会,讨论1949年整个战略方针问题和准备召开七届二中全会。
这个会开完即去莫斯科,然后回来召开二中全会。后因交通不便,又要指挥淮海、平津战役而未能成行。
斯大林委派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于1949年1月31日飞抵西柏坡,听取中共中央的意见。
毛泽东和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就战略方针、军事部署、和平谈判及其发展前途、政治协商会议、联合政府及其纲领、建都问题、经济政策及建设计划、外交根本政策及目前策略,以及中苏关系、两党关系等问题,同米高扬交换了意见。
显然,在建都北平问题上,苏联是同意中共意见的。因而,在随后不久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中共正式决定定都北平。
并在会议召开后不久,中共中央便从河北平山西柏坡途经保定、涿州于1949年3月23日迁往北平。
扩展资料:
1949年9月21日,新中国的开国盛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和海外的662名政协代表聚集在怀仁堂,进行着一项载入史册的开基立业盛典。
这一消息,通过新华社,通过红色的电波传遍全中国、全世界,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标志着新中国诞生了。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毛泽东等新中国的国家领导人健步登上天安门城楼,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戴。
毛主席站定后,林伯渠秘书长宣布大典开始,毛泽东走到麦克风前,环顾广场群众和观礼台上的中外来宾,接着便用他那特有的湘音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这具有划时代的激昂声音,象惊雷,震寰宇。宣告了中国人民受人任意宰割、凌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宣告了中华民族将以崭新的姿态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高瞻远瞩,集思广益,他定都北平的设想不仅得到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认可,而且这一建议还得到新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批准同意,使其具有法定效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定都问题上与其他政权的根本区别。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新中国为何定都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