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成语大世界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荆门成语大世界 > 成语故事 > 程门立雪概括-程门立雪的故事大概概括

程门立雪概括-程门立雪的故事大概概括

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北宋时期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字叫做杨时。杨时是一个很有礼貌、很谦虚、很好学的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想办法把想要获得的知识弄懂。无论是付出多大的代价,为了学习他都愿意。在杨时四十岁的时候,有一次他和他的好朋友游酢相约一起去向当时很有名的大学问家程颐求教。

两个人走到程颐家的时候,恰巧程颐在家里面睡觉。很懂礼貌的杨时就建议不要惊醒老师的睡觉,于是两个人就静静地站在门口,等待老师醒来。一会儿,天上下起了鹅毛大雪。天气变得很冷。雪越下越大,天越来越冷,但是老师还在睡觉。他们还在大雪中等待。

这时候,游酢冷得受不住了。他几次想要把程老师叫醒,但是杨时阻拦了他。他们两个人在大雪中坚持着,等待老师醒过来给他们讲解问题。当程颐老师睡醒的时候,发现门外站着两个“雪人”。

扩展资料:

程门立雪是一种精神一种意志,也是对于成功的一种坚定的信心和无言的坚持。作为一个学生,就应该有程门立雪的态度,这样才可以达到成功的彼岸。因为成功从来都不是轻易得到的,成功总是用辛劳来作为代价的,这有有程门立雪的精神,我们才可以得到成功。

相关人物:

1、杨时

字中立,号龟山,祖籍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南剑西镛州龙池团人,北宋学者、官吏。熙宁九年进士。历官浏阳、余杭、萧山知县,荆州教授、工部侍郎、以龙图阁直学士专事著述讲学。著有《龟山集》二十八卷,《文献通考》及二程粹言《四库总目》等,并行于世。

2、程颐

汉族,字正叔,祖籍河南府伊川县(今嵩县田湖镇程村)人,1033年出生于湖北黄陂(今红安县二程镇),世称伊川先生,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为程颢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34之胞弟。历官汝州团练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元祐元年(1086年)除秘书省校书郎,授崇政殿说书。

程颐与其兄程颢同学于周敦颐,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世称“二程”。他的学说以“穷理”为主,认为“天下之物皆能穷,只是一理”,“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目的在于“去人欲,存天理”。

认为“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宣扬“气禀”说。其著作有《周易程氏传》《遗书》《易传》《经说》,被后人辑录为《程颐文集》。明代后期与程颢合编为《二程全书》,有中华书局校点本《二程集》。

3、游酢

字定夫,建州建阳人。少颖悟,过目成诵。程颐一见,谓其资可适道。后程颢令扶沟,设庠序,教人召酢职学事。元丰五年,登进士,调萧山尉,改博士。以便养,求河清县。范纯仁出判河南,待以国士,有疑义辄与参订。移守颍昌,辟为学教授。还朝复相,即除酢太常博士。

纯仁罢,酢亦乞外。徽宗立,召为监察御史,出知和州,岁余,管勾南京鸿庆宫,居太平州。复知汉阳军,历舒、濠二州。罢归,寓历阳,因家焉。卒葬其处。酢操行纯粹,处事优裕,历官所至,民载之如父母。所著有《中庸义》、《易说》、《诗二南义》、《论语·孟子杂解》。

《文集》各一卷。学者称廌山先生。初与兄醇俱以文行知名,所交皆天下士。程颐见之京师,谓其资可以进道。程颢兴扶沟学,招使肄业,尽弃故所习而学焉。第进士,调萧山尉,近臣荐其贤,召为太学录,迁博士,以奉亲不便求知河清县。

范纯仁守颍昌府,辟府教授,纯仁入相,复为博士,签书齐州、泉州判官,召还为监察御史。历知汉阳军、和、濠三州而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程门立雪



中国古代经典故事


河南人程颢和弟弟程颐在熙宁、元丰年间讲授孔子和孟子的学术精要(即理学),河南洛阳这些地方的学者都去拜他们为师,杨时被调去做官他都没有去。

在颍昌以学生礼节拜程颢为师,师生相处得很好。杨时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说:“(你回家了)我的学说就将向南方传播了。”

又过了四年,程颢去世了,杨时听说以后,在卧室设立了程颢的灵位哭祭,又用书信讣告一同(跟从程颢)学习的人。之后,又到洛阳拜见程颐,此时杨时已四十岁了。

一天,拜见程颐,程颐正闭着眼睛坐着,杨时与同学游酢就侍立在门外没有离开,程颐已经察觉的时候,那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

扩展资料:

程门立雪,读音chéng mén lì xuě,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指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成语出自《宋史·杨时传》。

人物介绍:

1、程颢

程颢(hào)(1032年—1085年) 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世居中山,后从开封徙洛阳。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和北宋理学的奠基者。

程颢是嘉祐年间进士,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学术上,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

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1085年(元祐元年),宋哲宗即位,召其为宗正丞,未行而卒,享年54岁。 程颢曾和其弟程颐学于周敦颐,世称“二程”,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其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所亲撰有《定性书》、《识仁篇》等,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遗书》《文集》等,皆收入《二程全书》。

2、程颐

程颐(1033-1107.10.5),汉族,字正叔,祖籍河南府伊川县(今嵩县田湖镇程村)人,1033年出生于湖北黄陂(今红安县二程镇),世称伊川先生,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

为程颢之胞弟。历官汝州团练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元祐元年(1086年)除秘书省校书郎,授崇政殿说书。程颐与其兄程颢同学于周敦颐,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世称“二程”。

他的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65学说以“穷理”为主,认为“天下之物皆能穷,只是一理”,“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目的在于“去人欲,存天理”。

认为“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宣扬“气禀”说。其著作有《周易程氏传》《遗书》《易传》《经说》,被后人辑录为《程颐文集》。

3、杨时

杨时是我国著名的理学家。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登徐铎榜进士,历任州一级的司法、防御推官、教授、通判等职,还担任过知县、秘书郎、著作郎、工部侍郎、龙图阁直学士等。

杨时少年时,聪颖好学,善诗文,人称“神童”。29岁那年前往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勤奋好问,学习成绩优异,与游酢、伊熔、谢良佐并称“程门高弟”。

后来,杨时学成回归之时,程颢目送他远去,感慨地说:“吾道南矣。”程去世后,杨时又一次北上求学,从师程颢之弟程颐,他不仅学习勤勉。

而且非常尊敬老师。有一次与游酢去拜见程颐,见老师正在厅堂上打瞌睡,不忍惊动,便静静地站在门廊下等候。

这时,天空正纷纷扬扬下着大雪,待程颐醒来,门外的积雪已经下得很厚很厚了,成语“程门立雪”讲的就是杨时这种好学精神和尊师重道的故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程门立雪



中国古代经典故事

相关阅读

  • 程门立雪概括-程门立雪的故事大概概括

  • 成语大世界成语故事
  • 北宋时期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字叫做杨时。杨时是一个很有礼貌、很谦虚、很好学的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想办法把想要获得的知识弄懂。无论是付出多大的代价,为了学习他都愿
关键词不能为空

标签导航

宋朝书法家都有谁?代表作是什么? 我国的四大书法家的代表作分别是什么 宋代四大书法家是谁?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什么? 北宋的四大著名书法家是谁? 为什么中国人痛恨多管闲事? 为什么中国那么喜欢多管闲事 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多管闲事? 为什么中国人那么爱多管闲事?明明不关他的事,他还是一直评论评... 肘的成语, "肘"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带肘的成语有哪些 带肘和字的成语 程门立雪概括 程门立雪故事梗概 《程门立雪》的主要内容 程门立雪的主要内容 尽量简短 含有虎子的成语 带虎子的成语 带有虎子的成语 带虎字的成语 应有尽有的意思是什么1 应有尽有什么意思 应有尽有是什么意思,"应有尽有"的汉语 应有尽有尽是什么意思 “尊师则不论其贵贱富贫矣”出自哪里? 尊师则不论其贵贱富贫矣 出自? “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出自何处 事师之犹事父也出自哪里? 成语作奸犯科是什么意思 作奸犯科是什么意思 “作奸犯科”的“作”什么意思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括 我要上交... 请帮忙猜(出)一份小学期末毕业考语文试卷.要列出来 要求:请根据所学的知识,以你所在的工作岗位或你熟悉的某一工作... 巴金的《家》的前序和后序 意思是多管闲事的成语 下三滥有多管闲事的意思吗 狗拿耗子 多管闲事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多管闲事? “不一而足”是什么意思? 不一而足是什么意思 不一而足的足是什么意思 林林总总代表什么生肖 关于“提醒”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提醒、警惕的词语有哪些? 形容“提醒”的成语有哪些? 表示提示的词语有哪些 中国有哪些典故 中国有哪些最有名的物产和典故 中国的典故有哪些 中国有哪些著名的典故 笑里藏刀的成语故事 随心所欲和为所欲为意思的不同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