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1、有目共睹
【解释】: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61睹:看见。指非常明显,谁都看得见。
【出处】:法国 雨果《巴尔扎克葬词》当一个崇高的英灵,庄严地走进另一世界的时候;当一个人张开他的有目共睹的、天才的翅膀,久久飞翔在群众的上空,忽而展开另外的、看不见的翅膀,消失在未知之乡的时候。
【语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事物非常明显。
2、有目无睹
【解释】:犹言有眼无珠。用来责骂人瞎了眼,看不见某人或某事物的伟大或重要。
【出自】:宋·苏轼《淮阴侯庙记》:“淮阴少年,有目无睹。”
【释义】:淮阴的少年,非常明显,谁都看得见。
3、有目共见
【解释】:指人人都看见,极其明显。
【出自】:清·陈确《大学辨一·翠薄山房帖》:“《大学》纷纷言先言后,有目共见。”
扩展资料:
有目共睹【近义词】有目共见、众目昭彰、众所周知、引人注目、真凭实据、众目睽睽、一目了然、显而易见
1、众目昭彰
【解释】:昭彰:明显。大家都看得很清楚。
【出自】: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在你家里搜出人腿来,众目昭彰,一传出去,不到得轻放过了你。”
【释义】:从你家里搜出了人腿,大家都看得很清楚,一旦传出去,怎么会轻易放过去你。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2、显而易见
【解释】:形容事情或道理很明显,极容易看清楚。
【出自】:清·李渔《闲情偶寄·结构第一》:“此显而易见之事,从无一人辩之。”
【释义】:这是显而易见的事,从没有一个人辩解的。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说话、写文章等。
诗书发冢: 比喻口是心非、言行zd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冢中枯骨: 冢:坟墓。坟墓里的枯骨。比喻没有力量的人回。
冢木已拱: 坟墓上的树木以很高大。比喻老死多年。
椎牛发冢: 杀牛盗墓。谓为盗无所不为,穷答凶极恶。
连枝共冢: 比喻爱情坚贞不渝。
笔冢研穿: 秃笔成坟,砚磨穿孔。指写作著述功力极深。
『包含有“中”字的成语』
“中”字开头的成语:(共18则) [z] 中饱私囊 中道而废 中冓之言 中河失舟,一壶千金 中馈乏人 中馈犹虚 中立不倚 中流底柱 中流砥柱 中流击楫 中流失舟,一壶千金 中流一壶 中流一壸 中外合璧 中西合璧 中心摇摇 中庸之道 中原逐鹿
第二个字是“中”的成语:(共123则) [a] 暗中摸索 [b] 百中百发 杯中蛇影 杯中物 杯中之物 [c] 此中三昧 从中渔利 粗中有细 从中作梗 [d] 洞中肯綮 短中取长 都中纸贵 动中竨要 大中至正 [f] 腹中兵甲 风中秉烛 釜中生尘 釜中生鱼 釜中游鱼 釜中之鱼 风中之烛 [g] 管中窥豹 管中窥天 个中妙趣 刚中柔外 个中滋味 [h] 话中带刺 海中捞月 火中取栗 壶中日月 闳中肆外 壶中天地 祸中有福 话中有话 画中有诗 [j] 禁中颇牧 井中求火 井中视星 急中生智 击中要害 [k] 口中雌黄 空中楼阁 苦中作乐 口中蚤虱 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32[l] 连中三元 笼中之鸟 [m] 美中不足 马中关五 梦中说梦 目中无人 忙中有错 忙中有失 命中注定 [n] 女中豪杰 泥中隐刺 女中尧舜 女中丈夫 [p] 弸中彪外 [q] 强中更有强中手 拳中掿沙 切中时弊 切中时病 切中要害 强中自有强中手 [r] 日中必彗 日中必湲 日中必移 日中必昃 肉中刺 日中将昃 人中龙虎 人中骐骥 人中狮子 日中为市 人中之龙 日中则移 日中则昃 日中则昃,月满则亏 [s] 深中笃行 薮中荆曲 深中肯綮 水中捞月 死中求活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山中无好汉,猢狲称霸王 深中隐厚 诗中有画 山中宰相 桑中之喜 桑中之约 水中著盐 水中捉月 [t] 铁中铮铮 [w] 无中生有 瓮中之鳖 瓮中捉鳖 [x] 雪中鸿爪 胸中甲兵 胸中鳞甲 胸中垒块 雪中送炭 胸中万卷 胸中无数 心中无数 心中有数 胸中有数 [y] 眼中拔钉 云中白鹤 庸中皦皦 郢中白雪 眼中钉 佣中佼佼 庸中佼佼 月中折桂 言中事隐 云中仙鹤 眼中有铁 [z] 舟中敌国 枕中鸿宝 正中己怀 冢中枯骨 宅中图大 正中下怀
尊敬的用户您好!
欢迎使用百度知道!很高兴为您解答!
连枝共冢 详解>>
【成语】:连枝共冢
【拼音】:lián zhī gòng zhǒng
【解释】:比喻爱情坚贞不渝。
【出处】:晋·干宝《搜神记》第11卷:“便有大梓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
【示例】
笔冢研穿 详解>>
【成语】:笔冢研穿
【拼音】:bǐ zhǒng yán chuān
【解释】:秃笔成坟,砚磨穿孔。指写作著述功力极深。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小引》:“支言俚说不足供酱瓿,而翼飞胫走,较拈髭呕血笔冢�
冢中枯骨 详解>>
【成语】:冢中枯骨
【拼音】:zhǒng zhōng kū gǔ
【解释】:冢:坟墓。坟墓里的枯骨。比喻没有力量的人。
【出处】:《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63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
【示例】:
诗礼发冢 详解>>
【成语】:诗礼发冢
【拼音】:shī lǐ fā zhǒng
【解释】:一边念着《诗经》、《周礼》,一边去挖坟盗墓。原是讽刺儒家倡导仁义的虚伪性。后用以讽刺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出处】:《庄子·外物》�
诗书发冢 详解>>
【成语】:诗书发冢
【拼音】:shī shū fà zhǒng
【解释】: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外物》:“儒以诗礼发冢。”
【示例】:不止~,《周官》资篡而已。 ★清·高�
椎牛发冢 详解>>
【成语】:椎牛发冢
【拼音】:chuí niú fā zhǒng
【解释】:杀牛盗墓。谓为盗无所不为,穷凶极恶。
【出处】:宋·苏轼《策别》十七:“小者呼鸡逐狗,大者椎牛发冢,无所不至。”
【示例】:或至犯科作奸,~
尸冢之间 详解>>
【成语】:尸冢之间
【拼音】:shī zhǒng zhī jiān
【解释】:在尸首与坟墓之间。比喻处在极其危险的境地。
【出处】:《后汉书·祢衡传》:“及衡至,众人莫肯与,衡坐而大号,众问其故,衡曰:‘坐者为冢,�
冢木已拱 详解>>
【成语】:冢木已拱
【拼音】:zhǒng mù yǐ gǒng
【解释】:坟墓上的树木以很高大。比喻老死多年。
【出处】:《毂梁传·僖公三十三年》:“泰伯将袭郑,百里子与蹇叔子谏曰:‘千里而袭人,未有不亡者也。’泰�
本解答由【谢小夫】友情提供!若有不足之处望谅解,希望本次解答对您有帮助!望您给个【最佳答案】,在此表示谢谢!有缘下次再见!!!!
为了更好的解答大家的问题,服务广大网民。【百度知道顾问团】 现招募知道名人、达人、热心知友。百度知道顾问团时刻等待你的加入。感谢大家对【百度知道顾问团】的支持与关注,祝大家天天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