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成语大世界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荆门成语大世界 > 成语故事 > 求经典唐诗加赏析20首-求一首好唐诗及其鉴赏

求经典唐诗加赏析20首-求一首好唐诗及其鉴赏

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赤壁》赏析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文化宝库中,古诗词是熠熠生辉的明珠,今天让我们一起撷取精品,含英咀华,走进《赤壁》体味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感受古诗词精品的魅力。
赤壁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诗篇开头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不禁引起了“怀古之幽情”。由这件小小的东西,诗人想到了汉末那个分裂动乱的时代,想到那次重大意义的战役,想到那一次生死搏斗中的主要人物。这前两句是写其兴感之由。
后两句是议论。在赤壁战役中,周瑜是用火攻以寡敌众,而此妙计的应用则是因为在决战的时刻,恰好刮起了强劲的东风,所以诗人评论这次战争成败的原因,只选择当时的胜利者——周郎和他倚以致胜的因素——东风来写,而且因为这次胜利的关键,最后不能不归到东风,所以又将东风放在更主要的地位上。但他并不从正面来描摹东风如何帮助周郎取得了胜利,却从反面落笔。
后来的诗论家对此也有一番议论:“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被捉了二乔,可见措大不识好恶。”其实不然,因为这两位女子,并不是平常的人物,而是属于东吴统治阶级中最高阶层的贵妇人。大乔,小乔虽与这次战役并无关系,但她们的身分和地位,代表着东吴作为一个独立政治实体的尊严。东吴不亡,她们决不可能归于曹操;连她们都受到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63凌辱,东吴社稷和生灵的遭遇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诗人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一句诗来描写在“东风不与周郎便”的情况之下,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正是极其有力的反跌,不独以美人衬托英雄,与上句周郎互相辉映,显得更有情致。
附: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访隐者不遇》·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首诗脍炙人口,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却是唐诗中的代表作。
  诗因为受体裁的限制,只能用很少的字来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所以,诗有“诗家语”,如果用读散文的方法来读诗,则不容易理解诗的本意。
  这首《访隐者不遇》,最大的特点是精炼,诗是五绝,只有二十个字。开篇第一句“松下问童子”,问的是什么,作者没有说,只用回答代替了疑问“言师采药去”,那问的一定是“师往何处去”。接下来又用一句回答“只在此山中”,省略了疑问“采药在何处”,最后又以一句“云深不知处”省略了“山中何处采”。一首要用七句才能写明白的诗,只用了四句就写完了。纵观全文,作者的疑问一句都没有写出来,而读者很容易就能想到作者问的是什么。
  然后我们再看诗中出现的事物。“松下问童子”,那就一定有主人公和童子两个人,问的地点是松下,那就一定有一棵松树,这棵松树一定不是小松,不然就不是“松下”而是“松旁”了。“言师采药去”,两人的问答开始了,作者一定是来到“隐者”居住的地方,相问隐者的童子。既然是居住的地方,而且隐者还有一个童子,总不会风餐露宿,那就至少应该有一个茅屋。也许还种了一小片菜地,有一个池塘,养了几只鹅……,当然,诗里并没有写到这些,只是依个人的想象。“只在此山中”,那就必定有一座山,至于这座山有多高?“云深不知处”……
  最后我们再看作者的思想活动。题目是《访隐者不遇》,作者去拜访隐者,想必一定怀着一颗怡然的心,至少心情是淡然的。而来到隐者居住的地方,“言师采药去”,人不在,那必然有一些失望。等到第三句“只在此山中”,失望中又萌升了一点希望。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方才彻底绝望了……
  我们回顾一下这首诗,作者和童子的对答,诗中出现的两个人物、松树、茅屋、被云雾缭绕的高山,以及主人公的思想活动,所有所有这些加起来,二十个字,算上题目,二十五个字。

  《凉州词》·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描述的是军营中一场难得的酒宴。如果仅仅依照字面的意思,则容易误将这首诗定为一、两个人的低吟浅酌后对战争的恐惧和不满。
  “葡萄美酒夜光杯”,开篇第一句,先描述了酒宴的五光十色。“欲饮琵琶马上催”,琵琶是当时西域胡人的乐器,是在马上演奏的,催的也并不是出征,出征是吹号角。这句是形容当大家欲饮未得的时候,乐队弹奏起了琵琶。没有使用习惯的上四下三的音节,而改用了上二下五,更增强了这句诗的渲染力。末尾两句,清代施朴华说“做悲伤语读便浅”。这两句诗并不是为了宣扬对战争的恐惧、不满、哀叹和厌恶,试想一下,当酒宴开始时,响起了欢快、激昂的音乐,这时军士们更是神采飞扬。酒过三巡,有人想要停杯不饮了,旁人劝道:“怕什么?喝就喝吧,就算醉卧沙场,也请诸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们不是早以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吗?
  这场酒宴所描述的,除了兴奋的场面,热烈的气氛之外,还有军士们视死如归的勇气和豪情。这种另人向往的魅力,正是边塞诗的本色。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是唐代送别诗中的代表作,李白又是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这首诗能流传千古,便不足为奇了。
  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刚刚离开四川,他眼中的世界,还是那样美好。而孟浩然此时已经名满天下,他那种飘然独立的性格又给了李白忘情山水间的印象(《赠孟浩然》——我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这首诗描写的虽然是离别,但当时正值开元盛世,从黄鹤楼到扬州,又是一路繁花似锦,所以他心里没有忧伤,相反却充满了愉快。
  “故人西辞黄鹤楼”,第一句先点了题,孟浩然要和他在黄鹤楼分别,而黄鹤楼又是传说中当年仙人飞天的地方,这无疑又给这此分别增添了浪漫色彩。“烟花三月下扬州”一句,意境绚美,孙洙评论这句诗为“千古丽句”,三月本就给人春意盎然的感觉,而加上“烟花”,更是把那种春意描写的更为浓郁。“孤帆远影碧空尽”,远去的孤帆渐渐消失在那万倾的碧空里。“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时,诗人才注意到那仿似流向天际的江水。孤帆已逝,江水依旧,正是孔子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写照。最后两句看似写景,其中却包含了李白对朋友的深情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李e68a84e8a2ade799bee5baa6365白向往孟浩然,也向往美好的明天,是李白的诗中积极向上的不可多得的佳句。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这首诗写于天宝十二年,而此时李白受排挤离开长安已经是第十个年头了。腐败的唐王朝在经历了“开元盛世”之后江河日下,把持朝政的是杨国忠、李林甫、高力士等人,李白空有回天之志,却无用武之地。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那弃诗人而去的昨日中,饱含了诗人的抑郁和不平,曾经亲手为李白调羹的唐玄宗早已将他抛在脑后。而“乱我心者”的“今日之日”,则是诗人对现实社会的忧虑。李白有扭乾转坤的雄心壮志,但无情的现实却让这份雄心使他更加抑郁。第二句峰回路转,“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诗人抬眼看见秋雁籍着长风远去,不禁心中升起醉饮高楼的豪情,心情也从极度地抑郁转为奔放、爽朗。第三句分写饯别双方,“蓬莱文章建安骨”,李云时任秘书省校书郎,唐代以蓬莱代指秘书省。而建安年间,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倡导刚劲的文风,后人称为“建安风骨”,这里指李云的文章有建安文学的风格。“中间小谢又清发”,李白则自认自己有谢眺清新秀丽的诗风。接下来一句诗人以惊人的想象力表达了两人超凡脱俗的气概,“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使这首诗达到了高潮,然后就不可避免的一落千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是千古名句,诗人由谢眺楼前不尽的宛溪水联想到生活中无穷的忧愁,李白的这种忧愁和普通的忧愁泊岸。有明显的区别,“抽刀断水”这一举动,是诗人在努力摆脱精神上的苦闷,和陷于苦闷不能自拔是不同的。然而,无情的现实却屡屡让李白“不称意”,万般无奈之下,诗人只好以“散发弄扁舟”这一条出路来寻求安慰。

  李白的诗多是发牢骚,而李白发牢骚的诗特别好看。他的可贵之处在于,他虽然饱受精神上的抑郁和不满,但并不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抽刀”一句在书写诗人强烈的苦闷时,也表现了诗人倔强的性格。整首诗以跌宕的情感、飘逸的气质、惊人的想象和豪放的风格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痛恨和对未来的希冀。李白不愧为“诗仙”,当然是非李白不足道也。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是一首即景的小诗,第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所见、所闻、所感”,诗人所见的大概是上弦月,因为最后一句已说明还未过半夜,而只有上弦月才在半夜时下沉。也许是月落所引起的明暗的变化,也许是夜泊的行船,惊醒了树上的寒鸦,孤夜中几声鸦啼,便是所闻。满地的寒霜引领着寒气铺天盖地的袭来,按照自然规律,霜在地,而诗人未用霜满地,却用“霜满天”,更是把那种从天而降的寒冷表现地淋漓尽致。

  “江枫渔火对愁眠”,江上的枫桥面对着江面的渔火,一暗一明、一静一动,相顾无言。而诗人则把自己隐藏在这景色中,或是给本没有感情的事物加上了思想,或是借两样景色衬托出愁思。而这欲眠的夜晚,诗人作为一个旅居异地的过客,更是能感到这种凄寒,虽然欲眠,但却难眠。

  第三句方才写到地点,原来是姑苏城外,那寺庙的无常钟(唐代时期寺庙敲半夜钟,谓之“无常钟”)敲响时,刚好诗人的坐船也已经靠岸。诗人眼见“月落”、耳听“乌啼”、身感“霜满天”,一首七绝,原来只是作者羁旅中那一段插曲。

  《送僧归日本》·钱起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其时倭奴已由唐太宗赐名“日本”,但仍归中国藩属,我个人感觉,应仍称“倭奴”为佳。当时倭奴来唐的僧人很多,对外宣称以学习佛教经义为主,但依我通过历史对倭奴的了解,它们经常会打着幌子盗窃别国的技术。比如我国由于唐末战乱等原因失传的“百炼钢”技术,就莫名其妙被日本学会了,至今不肯归还,而只卖钢铁给我国。这名倭僧是否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就不得而知了。想必诗人受当时“天朝大国”的思想束缚,加之并不了解倭奴腌臜的思想,对倭奴尚待之以礼。这首诗是因这名倭僧“学”成回国,于是诗人写了这首诗为它送行。

  开篇第一句,“上国”指的就是中国,因倭奴藩属中国,故为“上国”。起笔不写送归,却从来路写起,用“若梦行”描写倭僧来时长时间航海的疲惫状态,以衬托倭僧这次归国时的艰辛。颌联写海上航行时的景象,“浮天”形容行程之远,海面之阔,衬托出诗人对倭僧长途跋涉的关怀和体贴,而“法舟”则扣被送别者的倭僧身份。颈联中,“水月”指佛教以“水月”比喻万物皆为空,如水中之月一般虚幻,“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诗人自揣倭僧在航行中依然不忘修行。尾联中“一灯”一语双关,既描写了倭僧归途中只有孤灯相伴,又暗喻了佛家禅理,而“眼中明”又暗合法门“一灯燃,百千灯明者皆明,明终不尽”的无尽灯,“万里”则言明倭僧归国路途的遥远。

  因为所送的是一名倭僧,所以这首诗中引用了“法舟”、“禅”、“梵”、“一灯”等佛教术语,是读时注意的。
癸 卯 岁 始 春 怀 古 田 舍其 二

陶渊明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新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赏析】 这首诗或说理,或叙事,或写景,或抒情,看似散缓不收,不见首尾,其实,散而有骨。理、事、景、情交融汇合,道出了一个主旨:“聊为陇亩民”。开头四句说理。诗人不正面说孔子的遗训是错的,却说自己难以企及,委婉的言辞中见出诗e68a84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66人淳朴的性情。诗中所叙农家事有三:“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律”,“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洋溢着田园生活特有的古朴真淳的情味。值得玩味的是“行者无问津”一句。诗人自比古代隐士长沮、桀溺,说在耕作休息时没有像孔子那样“忧道不忧贫”的人来问路。言外之意是,当今已没有忧道不忧贫的人了,奔走于要津的,俱是追逐利禄之徒。这淡淡的语句中飘出一声若有若无的轻叹,透露出诗人愤世疾俗的心曲。 “平畴交远风,良苒亦仪新”,是历来传诵的名句。传神地写出了广阔的田野上秧苗欣欣向荣的生意。苏东坡曾赞扬说:“平畴二句,非古之耦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语。”这个看法是正确的。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田园景致,而且渗透着诗人看到自己劳动成果时的喜悦。所以他抒发自己的感受说:“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且不管收成如何,眼下的情景就够让人高兴了。这种心理是亲身参加劳动的人才有的,非常质朴而真实。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①,
乾坤②zd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③关山北④,
凭轩⑤涕泗流。

【注释】
①吴楚句:吴楚两地在我国东南;坼:分裂。
②乾坤:指日、月。
③戎马:指战争。
④关山北:北方边境。
⑤凭轩:靠着窗户。

【简析】
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开头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二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三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末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写景虽只二句,却显技巧精湛,抒情虽暗淡落寞,却吞吐自然,毫不费力。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标签导航

二字开头的四字词语 二字开头的四字成语大全 用两字开头的四字成语有什么 嘴字开头的四字词语 中国最大道教在哪? 让你迅速了解什么是真正的道教 道教总真是什么意思? 道家宗派有哪些? 唉声叹气歌词 歌词“不想哎声叹气 陪你一起”出自哪首曲 郑秀文的唉声叹气歌词要表达的含义是什么? 跪求郑秀文唉声叹气的中文音译,注意是音译,不是歌词!!! 现代文翻译成古文 有没有古文很厉害的大神,我要把现代文翻译成古文的那种活字典... 汉译古文!高手速度来!在线等!!!! 求帮忙把一个现代文翻译成古文啊!!不一定要一模一样,写得好追... 求经典唐诗加赏析20首 求一首好的古诗,最好带赏析是这样的,老师要求班里每个同学介... 帮忙找一首古诗,以及赏析,赏析1000字左右 求一首高中水平的唐诗及赏析 投的组词是什么 投的组词有哪些 投组词有哪些 投球的投怎么组词 相濡以沫什么意思关于爱情 相濡以沫的爱情是什么? 相濡以沫的爱情…其中相濡以沫是什么意思丫?? 什么叫相濡以沫的爱情 种树郭橐驼传 一词多义:其;而;以;然;且;焉;也只是这篇... 种树郭橐驼传中他植者是怎样种树的 种树郭囊驼传中他植者错误的态度有? 举例论证种树郭橐驼传 和宇有关的成语 宇的成语有哪些 和宇有关的词语 有 宇 的成语有什么 牵开头的成语接龙 有牵和挂的成语 牵字开头的成语接龙 牵字开头的成语 田舍翁之子学书的译文 田舍翁之子学书中儿子有何可笑之处 田舍翁之子学书阅读答案田舍翁父子各有什么特典 田舍翁之子学书 迎朝阳高高兴兴上学下联 第一天高兴上学的对联 青山绿水长 ( )对偶句 帮忙对一下 高高兴兴上学去 ( 对对子 来对下联或出上联 为何有些人吃的很好,但总是面黄肌瘦,无精打采? 人面黄肌瘦是什么原因,该怎么办 女人面黄肌瘦是什么原因 面黄肌瘦是什么意思啊??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