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名著《岳阳楼记》
悲喜交加,让自己都经受不住。
在古汉语词典上没有查到,现代汉语是悲伤(~痛,~喜交集);怜悯(慈~)古语意思基本也是这样的 悲 bēi
〈动〉
(1) 眷念;怅望
游子悲故乡。——《汉书·高帝纪》。颜师古注:“悲谓顾念也。”
(2) 又如:悲思(思念,怅念)
(3) 哀怜;怜悯
悲予志焉。——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余悲之。——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4) 感叹,慨叹
悲哉世也。——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 可悲
以此为治,岂不悲哉!——《吕氏春秋·察今》
悲 bēi〈名〉
(1) 悲哀,伤心.如:悲喜交集;悲欢离合
(2) 悲叹
发其志士之悲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佛教语,愿解他人痛苦之心。悲是大乘佛教菩萨概念的基本特点.
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智度论》。又如:慈悲;大慈大悲;悲智
(4) 苦
吾于佗文不知蹇涩,惟作诗甚苦,悲唫累日,仅能成篇。——宋· 胡仔《杜少陵三》
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字部】 悲
【唐韵】府眉切【集韵】【韵会】【正韵】逋眉切,𠀤音𤰞。【说文】痛也。从心非声。有声无泪曰悲。【诗·豳风】女心伤悲。【毛传】春女悲,秋士悲。感其物化也。【郑笺】春女感阳气而思男,秋士感隂气而思女,是其物化,所以悲也。一曰心非为悲。心之所以非则悲矣。【淮南子·原道训】忧悲多恚,病乃成积。 又叶补皆切,摆平声。【楚辞·九辩】春秋逴逴而日高兮,然惆怅而自悲。四时递来而卒岁兮,隂阳不可与俪偕。
说文解字
【卷十】【心部】悲
--------------------------------------------------------------------------------
痛也。从心非声。府眉切
悲: 哀痛,伤心。“五志”之一。《灵枢·五邪》:“邪在心,则病心痛喜悲。”
悲哀: 伤心痛苦。《素问·痿论》:“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灵枢·本神》:“肝悲哀动中则伤魂。”
【 悲 】 《 佛学大词典 》
梵语karun!a^,巴利语同。音译作迦楼那、加卢那。即恻怆他人之苦而欲救济之心。为四无量心之一。北本大般涅盘经卷十五谓,欲与众生无量之利乐,称为大悲。大智度论卷二十则谓,悯念众生于五道中所受之身苦、心苦,称为悲。又大乘义章卷十一谓,慈能与乐,悲能拔苦。〔俱舍论卷二十七〕(参阅‘四无量’1777、‘慈悲’5805)悲1 〔bēi ㄅㄟ〕
〔《广韵》府眉切,平脂,帮。〕
〔《集韵》逋眉切,平脂,帮。〕
1.哀痛,伤心。《诗·豳风·七月》:“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唐 温庭筠 《玉蝴蝶》词:“摇落使人悲,断肠谁得知。” 明 袁宏道 《哭江进之》诗之二:“案有君遗迹,时时动我悲。”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敝寓如常,可释远念,令人心悲之事自然也不少,但也悲不了许多。”
2.悲壮,悲凉。 唐 杜甫 《宿府》诗:“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31月色好谁看。” 唐 岑参 《题三会寺仓颉造字台》诗:“野寺荒台晚,寒天古木悲。”
3.谓悲感动人。 汉 王充 《论衡·自纪》:“盖 师旷 调音,曲无不悲。” 晋 陆机 《文赋》:“犹弦么而徽急,故虽和而不悲。”
4.思念;怅念。《史记·高祖本纪》:“游子悲故乡。吾虽都 关中 ,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 沛 。”《汉书·高帝纪下》载此文, 颜师古 注:“悲谓顾念也。” 晋 陆机 《赠从兄车骑》诗:“孤兽思故薮,离鸟悲旧林。” 后蜀 毛熙震 《菩萨蛮》词:“无憀悲往事,争那牵情思。” 清 恽敬 《重修松窦庵记》:“州司马 杨家騂 、茂才 杨国芸 等悲 清涧 之志,请於 敬 ,谋之数年,用公使银葺佛殿及寮房,赎其田归之。”
5.怜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书闻,上悲其意,此岁中亦除肉刑法。” 唐 柳宗元 《捕蛇者说》:“有 蒋氏 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於是,吾父死於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余悲之。”
6.佛教语。谓愿解他人痛苦之心。《大智度论·释初品中大慈大悲》:“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这里的胜是能承受,能承担的意思,如:不胜其苦(苦得受不住);胜任愉快(有能力承担并能愉快地完成任务。
悲喜不胜,也就是不能承受这悲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