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下一句:心存谋略何人胜,古今英雄唯是君。
出处:出自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里对蜀汉将领姜维的评价。
释义:姜维这个人对内能当宰相治理政务,对外能出去当将帅带兵打仗e68a847a686964616f366,文武双全。而且心存谋略无人能比,是难得的英雄人物。
扩展资料 :
其他人物对姜维的评价:
郤正: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余,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贪厉浊,抑情自割也。
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凡人之谈,常誉成毁败,扶高抑下,咸以姜维投厝无所,身死宗灭,以是贬削,不复料擿,异乎《春秋》褒贬之义矣。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
释义:姜维身处上将的高位,在群臣之上,(以右为尊),住宅很简陋,没有余财,侧室没有德行不好的妾,后院没有娱乐的声乐,衣服仅够穿的,马只准备了够骑的,饮食很节制,不浪费也不节约,国家发的钱财,都消耗了,观察他之所以这样,不是因为他特意不贪污,是本性使然,可以说是这样足以,不在多求什么。
普通人的见解,常常成王败寇,赞扬成功的人,贬低低下的人,我认为姜维后来投降,以至于身死,家族灭亡,所以被贬削,不再被任用,和《春秋》的评价是不一样的。像姜维这样好学不倦,清白朴素的人,真是当时的表率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姜维
文,对内有治理政务的宰相之能,武,百对外有带兵打仗的将帅之才,文武双全,智勇足备的意思。
出自《赠幼骐伯约》(诸葛亮对姜维的评价):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心存谋略何人胜,古今英雄唯是君!
翻译:姜维这个人对内能当宰相治理政务,对外能出去当将帅带兵打仗,文武双全。而且心存谋略无人能比,是难得的英雄人物。
扩展资料:
姜维其他人物评价:
邓芝:于时人少所敬贵,唯器异姜维云度。翻译:当代的人少有值得我尊敬的,但姜维是个异数。
诸葛亮: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翻译:姜维随时关注天下大事,而且思维缜密,考虑周到,每次考问,都能对答如流。永回南、季常等人都不如他。姜维他是凉州的杰出人才。
黄宗羲:主上以忠臣之后仗我,我所以栖栖不忍去也;今方寸乱矣,吾不能为姜伯约矣。翻译:皇上(南明朝廷)认为我是忠臣之后,由此而依仗我,所以我坚持在海中孤岛上建立行朝而不肯离去。但现在我方寸大乱,我不能像姜维一样抛家弃子来尽忠,为南明朝廷效力答死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幼麒冢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姜维
心存谋略何人胜,古今英雄唯是君。
译文:
文能提笔安定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心有谋略什么人胜,古今英雄只是你。
出自诸葛亮的《赠幼骐伯约》。
这是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对蜀汉将领姜维的评价
这四句诗是说,姜维这个人对内能当宰相治理政务,对外能出去当将帅带兵打仗。文武双全,智勇足备,全才,文官和武官都可以当,而且心有谋略,是个少见的英雄人物。
诸葛去世后,姜维继承诸葛亮的遗志,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交手。
刘禅投降北魏后,姜维希望凭自己的力量复兴蜀汉,假意投降魏将钟会,打算利用钟会反叛曹魏以实现恢复汉室的愿望,但最终钟会反叛失败。
姜维和钟会皆死于乱军之中,享寿六十二岁。而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则将姜维描写为自刎而死。
扩展资料: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心存谋略何人胜,古今英雄唯是君。”对于姜维来说,这句话表现他是蜀汉当中一位非常了不得的人物。姜维刚开始投降蜀汉,就得到了诸葛亮的重用。诸葛亮死后,更是充分发挥出了他的军事才能,继承了诸葛亮的遗志,继续北伐。
姜维曾经与魏国的邓艾、郭淮等猛将数次交手,并且取得了多次胜利,一生只失败了两次。可惜姜维最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78988e69d83365后看错了钟会这个草包,才导致被杀。
除了军事才能之外,姜维在文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姜维从先就喜欢儒学,勤奋读书。并且多魏晋的文学史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当时的文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幼麒冢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