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成语是:目不暇接
目不暇接
【解释】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在山阴道上行走,路上山光水色交相辉映,让人应接不暇。
【示例】一切艺术的道理也是这样,单一必然导致枯燥。而丰富多采、目不暇接则是绝大多数人所欢迎的。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令人”后
【近义词】应接不暇、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眼花缭乱
【反义词】一目了然、一览无遗、一览无余
扩展资料
1、目不暇接的近义词
眼花缭乱
【解释】缭乱:纷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出自】清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33·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匡大被他这一番话说得眼花缭乱,浑身都酥了,一总都依他说。”
【示例】这桌子上的美味佳肴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眼花缭乱。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事物纷杂
2、目不暇接的反义词
一目了然
【解释】目:看;了然:清楚,明白。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出自】明·张岱《皇华考序》:“可见按图索籍,三溪道路,一目了然。”
可见按照地图搜索典籍,三条道路,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示例】却说这中堂正对着那个围场,四扇大窗洞开,场上的事,一目了然。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1
目无全牛 全牛:整个一头牛抄。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2
目无余子 余子:其他的人。眼里没有旁人。形容自高自大,目中无人。
3
目无法纪 不把国家法律放在眼里。百形容胡作非为,无法无天。
4
目无三尺 不把法制放在眼里。形容违法乱纪,胡作非为度。三尺,知指法律。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古代把法...
5
目无王法 不把国家的法律放在眼里。指人不受约束地胡作非为。
6
目无下尘 下尘:佛家语,凡尘,尘世,比喻地位低下者。眼睛不往下看。形容道态度傲慢,看不起地位低的人。
7
目无尊长 不把尊长放在眼里。形容狂妄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