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成语大世界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荆门成语大世界 > 成语故事 > 红楼梦林黛玉人物赏析-林黛玉的赏析

红楼梦林黛玉人物赏析-林黛玉的赏析

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女主角之一。她是老太君贾母的外孙女,字颦颦(本无字,宝黛初见时贾宝玉所赠),海棠诗社别号潇湘妃子。在大观园中是住在潇湘馆。黛玉原是太虚幻境中的绛珠仙草,受神瑛侍者滴水之恩,陪其下人间还他一世的眼泪,转作人世。黛玉祖籍姑苏,生于扬州,她极工诗词,所作之诗皆文笔与意趣俱佳,故有才女之称。在高鹗续书中,林黛玉因宝玉和宝钗成婚,最后气郁而死。红学家周汝昌等认为,黛玉应该是泪尽,加之被赵姨娘和贾环等人诽谤,从而沉湖仙去,但原作结局尚待后人分析考据。
  性格特点
  黛玉用诗词来宣泄自已的离情别绪。她所写的多是些哀伤的诗句,想到的往往是死、老、分散、衰败。笔者认为:正是由于身体上的先天虚弱,黛玉对事物的反应比较消极,什么事多从其反面来考虑,这也导致了黛玉在思维方式上极为消极和被动。人的气质是和性格联系在一起的,某种气质更容易形成某种性格,如多血质人的容易形成乐于助人,活泼好动的性格,而黛玉属于抑郁质,这种气质为她性格的形成起了奠基的作用,这使得她“喜散不喜聚”、“喜静不喜动”。大观园中的女儿们知道她天生气质如此,对她也就不过分地苛求了。
  这些姐妹们喜欢宝钗的多于喜欢黛玉的,每次湘云来贾府总是爱找宝姐姐玩,而不会首先去找林妹妹,这使得黛玉与别人的社会性的交往逐渐减少,也促成了她更加忧郁的性格。家道中落对黛玉造成的影响就是:敢爱而不敢言,只有把爱深深地放在心中,期待着别人能帮她一把e69da5e6ba907a64363,把自己的爱情寄托于别人的怜悯,形成了强烈的依赖感。只把着了一个救命的稻草,信守爱情,正所谓,爱至深,伤也深。最后,直至为爱情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总括
  林黛玉是个内慧外秀,楚楚动人,惹人怜爱,多愁善感的女性。林黛玉之美,还表现在她才学横溢和浓郁的诗人气质。
  黛玉天生丽质,气质优雅绝俗,“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她有着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不幸遭遇,处在“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贾府的恶劣环境,黛玉的生活正如探春所说,外头看着光鲜,其实十分难熬。但是她也有着青春少女的活泼热情,并非终日都只在哀愁之中。
  林黛玉是曹雪芹包含着血与泪精心塑造的最成功的角色之一,也是一个具有一定叛逆思想的典型。她出生于一个世袭侯爵的书香门第,但父母双亡,是一个自尊心极强,敏感的少女,她既不想改变自己的孤傲自许,又要时常提防别人对她的敌视,她永远也无法摆脱寄人篱下的阴影,大观园的热闹喧哗都会激起她的伤感情绪。所以多愁善感是她的性格,眼泪成了她的知己,与宝玉的两小无猜,性格爱好相投,所以发展为生死相连的情人,只有与宝玉结合,才能改变自己寄人篱下的处境,才能幸福,但由于她自身存在的封建观念,封建家庭的压力,担心人言可畏,她不敢公开袒露对宝玉的感情,又不敢接受宝玉对她的表白,当然,这两个叛逆者的爱情不会得到两个封建家族的赞同。
  判词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这一首即是写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林黛玉
  “可叹停机德”一句是说薛宝钗。意思是薛宝钗有着合乎封建妇道标准的那种贤妻良母的品德,这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说,乐羊子远出寻师求学,因为想家,只过了一年就回家了。他妻子就拿刀割断了织布机上的绢,以此来比喻学业中断,规劝他继续求学,谋取功名,不要半途而废。 “堪怜咏絮才”一句是说林黛玉。意思是如此聪明有才华的女子,她的命运是值得同情的。“咏絮才”,用晋代谢道韫的故事。有一次,天下大雪,谢道韫的叔父谢安,对雪吟句说:“白雪纷纷何所似?”道韫的哥哥谢朗(“兄子胡儿”)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接着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韫的比喻更形象、贴切,谢安一听,大为赞赏(见《世说新语·言语》)。
  “玉带林中挂”和“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是说林黛玉。玉带林倒读即林黛玉。林黛玉才华出众、性格温柔、相貌美丽,可以比喻为古代富贵公子围在腰间的华丽的玉带。“树”在古代就经常被用来代指政治派系,“植树”就是培植自己的政治派系意思,“丛林”就是所有地方实力派的总称,“两株枯木”指两支即将消亡的政治派系,一支是以贾母为核心的与皇室真正亲近的政治派系,一支是以王熙凤为代表的以佛教为主要纽带的与皇室打擂台的政治派系。由于身世原因,林黛玉在两个政治派系之间无依无靠。成了悬在枯木上的玉带。
  “金簪雪里埋”和“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是说薛宝钗。前三字暗点其名,雪谐薛。金簪比喻薛宝钗。在儒家文化里,贤妻良母的品德就像是光耀头面的首饰。薛宝钗一方面具有这样的品德,另一方面她的身份却属于营造风刀霜剑政治气候的政治派系中的一支,注定不能让她的优良品德得以闪耀光芒,只能让金簪埋在雪堆里。
  花签上的谶语“莫怨东风当自嗟”是《红楼梦》第63回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林黛玉掣的花签上的诗句,这一句出自宋代欧阳修《明妃曲.再和王介甫》诗,原文是: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狂风日暮起,漂泊落谁家?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汉计诚已拙”又作“汉计城已拙”,“明妃去时泪”又作“明妃去是泪”。
  形象剖析
  捧心西子病态美
  林黛玉在通篇《红楼梦》中,作者对林黛玉的外在美描写并未花费太多笔墨。然而就是那着墨不多的描写却给人留下了极其美丽形象。我们可从开篇的“绛珠仙草”得“受天地之精华,复得甘露滋养,遂脱了草木之胎,换得人形”,这些句中体会到“仙草化身”一种超凡脱俗,得天地精华的清秀非凡之美。一切自然造化都是美的,一草一木俱是,更何况是一株得受天地精华,甘露滋养的“仙草”了!此时作者虽然尚未直接描述黛玉之美,但在读者心里,早已对这株“仙草修成的女体”心仪已久了。到此作者已经成功塑造了黛玉一种“清丽灵幻”的美丽形象。
  黛玉初进贾府,作者也未直接着墨来描写她的外在美,而是巧借凤姐的嘴及宝玉的眼来看出林黛玉的美。心直口快的凤姐一见黛玉即惊叹:“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日才算见了!”这话虽未直接写出黛玉的美丽,却给读者在心里留下了一个“绝美”的形象。我们再从宝玉的眼来看看黛玉的形象:“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竟称她为“神仙似的妹妹”。笔至此处,一个活生生的“绝艳”黛玉已跃然纸上。这便是林黛玉的“外在美”。然而她的“外在美”是“娇袭一身之病” “病如西子胜三分”的病态的美,就象是个“捧心西子”。但我们也应该知道,“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以自尊掩饰自卑
  在这里,“惟恐被人耻笑去了”的自尊,已经变成了“惟恐被人小看了他去”的自卫。这种自卫,是环境变迁与门第差异在黛玉心灵深处的细微折射。从形景看,不是单冲着周瑞家的,实质是也是冲着薛姨妈与贾府的,她要借送宫花这件小事,称一称自己在皇室与侯门家庭称盘上的份量。这就是问题的实质。林黛玉
  脂砚斋在批这一段时道:“今又到颦儿一段,却又将阿颦天性从骨中一写,方知亦系颦儿正传。” “天性”云云,就是指这种偏执得令别人有点受不了的自尊。最受不得别人伤害的黛玉,却最肆无忌惮的 伤害着别人。然而这位贵族小姐却万万没有想到,冲着周瑞家的这个奴仆发泄,显然是有失身份的表现,她想得到的却恰恰是失掉的,这个细节无疑是黛玉性格底色的点睛之笔,所以脂砚斋才郑重指出“从骨中一写”。
  人当然不能没有自尊,但她自尊心太强了,便会发展成为小心眼。等到史湘云说唱小旦的戏子有点像她的时候,林姑娘的微嗔薄讥就变成了雷霆震怒了。不过,她这一次注意到了身份,当时并没有发作出来,回到住处才连珠炮式地向贾宝玉倾泄:“我原是给你们取笑的——拿我比戏子取笑?”“这一节还怒得。再你为什么又和云儿使眼色?你安得什么心?莫不是她和我玩,她就自轻自贱了?他原是公侯的小姐,我原是平民的丫头,他和我玩,设若我回了口,岂不他自惹人轻贱呢。是这主意不是?这却也你的好心,只是那个偏又不领你的这个好情,一般也恼了。你又拿我作情,倒说我小性儿,行动肯恼,你又怕他得罪了我,我恼他,与你何干?他得罪了我,又与你何干?”(第22回)在这里,林姑娘把人格价值与门第价值以及两者之间关系说得再也清楚不过了。比作戏子犹可恕,而把湘云看得比她高贵则是不可忍的。虽然这只是她的分析,宝玉并非此意。不过我们不要被黛玉的强词夺理所迷惑,其实最不可恕的还是把她比作戏子。她觉得自己的身份受到了耻辱,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所以才发泄了这么一大堆,这也正是她维护自尊心的一种鲜明的表现。
  其实,对林黛玉来说,自尊与自卑原不过是一对孪生姐妹。前者是后者的外化,后者是前者的内涵。与贾府门第差异,又寄人篱下,使她产生了深深的自卑,她所以要时时刻刻在人前要极力维护她的自尊,是为了用自尊掩饰她内心的自卑。
  追求真爱
  林黛玉在贾府十分孤立无援,她唯一的知己是贾宝玉。对贾宝玉的爱情,是她生命之火,一旦失却这爱情,生命也就终结。
  林黛玉不能离开贾宝玉,更不能失去贾宝玉的心。但是,在初恋阶段,他俩若即若离,互相试探,都不肯把真心掏出来。尤其是林黛玉,她在对贾宝玉的真心还没有充分了解之前,不肯轻易地流露出自己对贾宝玉的恋情,因为她很自尊自重。这时的贾宝玉,对纯真圣洁的少女有一种泛爱,对才貌双全的薛宝钗、史湘云,更有着明显的感情波澜,这使林黛玉无法容忍,她直率地对贾宝玉说:“我很知道你心里有‘妹妹’,但只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给忘了。”
  林黛玉的悲剧
  林黛玉毕竟是单纯天真的少女,她幻想着与贾宝玉的爱情有朝一日获得统治阶级的认可,配上一个合乎封建礼教的形式,成为合理的存在。但美好的幻想无所附丽,结局如何,林黛玉没有贾宝玉那样乐观自信。她担心着“不知将来如何”,更多的是预感到这爱情的悲剧结局。没有婚姻的爱情是不完整的,林黛玉正是在将爱情发展成为婚姻上碰到了更大的威胁,也更加显得无能为力。
  事实是确实有一团不祥的乌云笼罩在宝黛爱情上空,而乌云的制造者就是贾府的最高统治者贾母和其儿媳王夫人。如宝玉的亲信,王夫人就选中了袭人,袭人只是准备作为通房丫头给宝玉的,对宝玉妻妾的要求就更高了,选择自然更加慎重了。
  林黛玉性格上的缺陷掩盖不了她叛逆思想的光芒。当她的爱情幸福被扼杀时,表现得那样的勇敢、决绝,她以死向黑暗的社会表示强烈的反抗。至此,她的叛逆性格到了高峰。一个美丽、柔弱、勇敢、决绝的悲剧形象,便深深铭刻在读者心中,屹立在中国文学史上。
一直以来,我都想用一种颜色来描绘黛玉,如果说曹雪芹把杨贵妃式的丰满之美赋予了薛宝钗,宝钗该是牡丹,该是群芳之首,该是娇艳明丽的,那么黛玉身上散发出的就应该是更具有魅力的西施式的清瘦之美,所以我想选择神秘而又高贵的紫色。 我总认为黛玉身上有一种浓浓的贵族气质,她清高孤傲却超凡脱俗宛若仙子,她身世凄苦却才情过人诗冠群芳,她敏感多疑正是她高贵而又自尊的表现,她时时刻刻维护着自身的人格尊严,从不向世俗礼法低下高贵的头,她孤苦无依的生活境遇造就了她清冷孤傲的贵族气质。如果宝钗属于朴素高洁黛玉就属于高雅浪漫。 但黛玉身上最让我倾慕的就是她的才华,如果要读懂林黛玉,就要读懂她的诗,黛玉可谓是才女中的才女,她的诗风流别致,与宝钗的大相径庭,所以她的身上同时又散发着一种怡人的诗人气质,曹雪芹似乎有意将黛玉与历代的才女相比,“堪怜柳絮才”,“冷月葬花魂”两句就是说的黛玉,但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礼教森严的社会,黛玉的才情过人也许远不及宝钗的淑女风范。 虽然在大多数人眼中,她敏感多疑、多愁善感、小气刻薄,可在我看来她性格中的缺陷与她所处的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年三百六十五日,风霜刀剑严相逼”的贾府,她只有竖起自己身上所有的刺去保存她仅存的自尊心,她寄人篱下无家可回同时又使她产生了莫大的自卑,“心比天高,命如纸薄”不仅是晴雯人生悲剧的根源,同时也是黛玉人生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黛玉多疑敏感的性格背后却是坦诚、勇敢、真挚和善良的真情流露,这可以从她对宝钗前后截然相反的态度看出来,宝钗只是对其略表关心,指出“看多了杂书会移了性情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64”,黛玉便与之真诚相处,待宝钗“竟更比他人好十倍”;再者我们还可以从她教香菱作诗的“诲人不倦”及香菱不惜舍近求远让黛玉而不是宝钗教其作诗中看出,黛玉也不是一味的清高孤傲,她待人的真诚是真挚而发自内心的,而不是虚伪且华而不实的。有人认为宝钗虚伪圆滑世故,宝钗的确有其圆滑世故的一面,但我认为她也是“真诚”,只是她真诚信奉的是封建礼教,与黛玉的真诚率真是不一样的。 在我心中,林黛玉是整部《红楼梦》中最具有魅力的女性,她不仅成为《红楼梦》精神内涵的灵魂人物,同时也是《红楼梦》中最赋有悲剧美的女性,悲剧最动人之处就是将美毁灭给人看,越美的东西,越赋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就越能震撼人心。黛玉之死的悲剧不光是宝黛爱情被毁灭的悲剧,同时也是人性被毁灭的悲剧。这一段感人至深传说在字里行间洋溢着古典的哀婉与感伤,似乎也就注定了宝黛爱情的无果而终,但他们之间的爱情悲剧不光在于封建社会大家族的阻挠,还在于黛玉追求的是真爱,而宝玉太过于博爱,没有给黛玉以足够的安全感,他们之间的互不理解使黛玉一开始并无法完全体会自己才是宝玉心中的唯一。 所以林黛玉注定是一个追求真爱,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人,爱便是她生命的支柱,她对爱情执着、真诚、始终如一,当她确定了宝玉对自己的真爱,打消了对他的怀疑与不放心之后,却得不到社会现实的认可与支持,这时她性格上的缺陷再也掩盖不了她思想中的叛逆,她同贾宝玉一样都具有极强的叛逆精神,她向往的是自由恋爱,这与封建礼教形成尖锐的对立,她的恋爱观不仅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制度,而且她又不肯放弃自己的追求,所以制造悲剧的不光是贾母、元妃、或王熙凤,而是整个封建制度,她娇弱的身体,孤傲的性格及自定终身的越轨行为使她不能成为封建家长心目中宝玉妻子的最佳人选,而稳重大方又真诚信奉封建礼教的薛宝钗则成为了这场爱情战争中的胜利者与牺牲品。 一部《红楼梦》赞得都是女子,可未必都是像林黛玉那样至情至性,追求个性独立与自由的女子,她所期望的贾宝玉,不仅仅是男欢女爱,而更是可以相知的知己, 这种心境,是如此的高尚,如此的纯净!曹雪芹将她的理想寄托于黛玉之身,让她作为一种唯美而存在。 《红楼梦》是一部悲剧,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一部华丽的悲剧,一部唯美的悲剧,因为它的美是用生命换来的。

我博客上写的——

流尽一生的眼泪

前世她是灵河岸上三生石畔幸得甘露灌溉的绛珠仙草,只牵挂那赤霞宫中的神瑛侍者;来生她是繁华世上苦无依靠的清高女子,心中惟记那温柔多情的宝哥哥。

她是天性率真的颦儿,她是才华横溢的潇湘妃子,她是清高孤傲的林黛玉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37,她更是那个为爱流尽一生眼泪的痴情女子。她的一生几多不幸,其中无望的爱情更是她那短暂生命中的主要悲剧。

悲剧的根源首先是她的身世。黛玉本系书香门第,其父系前科探花,又兼其母生于钟鸣鼎食之家,可怜的是父母双亡,无人为其婚姻做主。她是寄人篱下的,她的吃穿用度全都是贾府所出,她只是贾母的外孙女,不过凭姥姥的疼爱过着小姐的生活,不服气的人自是多的。小时候,她就知道,外祖母家与别家是不同的,那是不一样的富贵与排场。更重要的是贾府不是一般的富贵之家,那是即将没落的贵族,他们需要的是可以带来利益的,可以延缓这种衰亡的婚姻,他们需要做垂死的挣扎,为了家族,扼杀爱情,残害生命是不足为奇的。更何况黛玉的性格是当时的社会环境所不能认同的。

黛玉的性格出自她的身世,更来源于她先天体弱。这样的黛玉是自卑而又自怜的,身体上的亏损以及寄人篱下的悲凉注定她是孤独的。然而,她的才华又渴望被世人所知,她在需要人的关心与理解的同时又没有多余的精力或心力去了解他人。这样就形成了她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形象。这样的身体与性格,是无法打理这个大家族的,与宝钗这个封建大家族完美媳妇的标准相比,她不能八面玲珑地处理人际关系,更不会对他人的不满忍气吞声。在人们眼中,也许她是一个绝世玲珑的世家小姐,但绝不是一个理想的媳妇。

事实上,黛玉的悲剧很大程度上是由贾宝玉赐予的。当时的社会环境决定女子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所谓的大家闺秀,这个“闺”字就严格限制了女子的视野。黛玉作为封建社会背景下的少女,自然不可能接触到太多的男子。在她周围,只有贾宝玉这样一个可以说才貌双全的,温柔多情的男子,一颗心自然落在了的身上。不幸的是,贾宝玉的多情甚至是他的痴情,他的懦弱,他的无为,他的混沌都了他推动了他们的爱情悲剧。

贾宝玉是多情的。这种多情是伤人的,黛玉爱上这样一个多情的人注定了她的不幸。贾宝玉心中装下的人太多太多,而最喜在内帏厮混这句话原是不假的。他所爱慕的,有同辈的,小辈的;有身份的,没身份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见过的,没见过的;熟悉的,不熟悉的;真实的,杜撰的;女儿们,男儿们。甚至于,在遇到不喜欢他的小戏子龄官前,他竟以为世间所有优秀女儿的眼泪都要为他而流。他惦记的人太多太多,人的心是一样大的,装的人多了,留给个人的空间也便少了,所以纵然待林妹妹有再多不同,留给黛玉的也只是心里的一个小小的角落。

贾宝玉又是痴情的,正是他的痴情愈发造成了黛玉的不幸。初见时他就断言“这个妹妹我是见过的。”而后他们同吃同行同住,他的温柔恰似一张密密的网,生活上嘘寒问暖,关怀备至自不必说。难得的是,他是懂黛玉的,他知道黛玉是不会说让他去考取功名这样的混账话的;他了解黛玉的才华,他会为黛玉的咏海棠没能夺魁而不平,更会为黛玉菊花诗夺魁而欣喜;他是爱她的,他爱得懵懂而纯真,紫鹃的试探,试出的是他的痴傻与可爱;最重要的是他是了解黛玉的寂寞的,他是懂她的,他了解她的笑、她的泪,她的痴、她的傻,她的苦、她的悲。他就像一个温柔完美的情人,可以包容她的任性,她的嬗变,她的哭泣。

贾宝玉的多情和痴情,孰不知对黛玉来说却更是一种无情。他在释放痴情于黛玉的信息的同时又处处留情,难怪乎黛玉会介意,会流泪。可叹的是,他竟从来没有想过他能不能娶黛玉,从来没有深思过他们的未来,从来没有想过为他们的未来去争取些什么,抑或奋斗些什么。爱上贾宝玉,黛玉的人生注定是悲哀的。贾宝玉寻找或追寻的只是刹那的火光,就像是一个灿烂的花季,一场烟火,一次流星雨。他许不了黛玉一个稍长的未来,更不要说——永远。

贾宝玉的眼泪为众人而流,或许黛玉得的多些,终究不比黛玉只为这一人流尽一生的眼泪。如果注定在这场爱情的角逐里,两个人都是输家,那么黛玉注定是输的更惨烈、更悲哀、更凄美,更让人心疼的。

我想,如果有来生,黛玉还是不要遇见他了吧,这样脆弱骄傲的世外仙殊更需要大树一样的男子,他不需要有通天的权势,只需有坚强的臂膀;他不需要有堆叠的财富,只需有自食其力的能力;他不需要有过人的外貌,只需有坚定的心——肯争取,能撑起,不摇摆。

如此,便好。

这一世泪已尽,心已碎。

那么,但愿,来生……

相关阅读

  • 红楼梦林黛玉人物赏析-林黛玉的赏析

  • 成语大世界成语故事
  •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女主角之一。她是老太君贾母的外孙女,字颦颦(本无字,宝黛初见时贾宝玉所赠),海棠诗社别号潇湘妃子。在大观园中是住在潇湘馆。黛玉原是太虚幻境中
关键词不能为空

标签导航

什么什么什么镜成语 什么什么什么镜的成语大全 什么什么镜的成语 什么什么什么什么镜的成语 赞美兰花的成语 赞美兰花的成语有哪些? 赞美兰花美丽的成语 赞美兰花的四字词语 描写专心的成语 形容很专心的成语 形容专心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专心努力的成语有哪些 和势在必行相似成语 成语势在必行的意思 如的成语还有比喻 如以四字成语 红楼梦林黛玉人物赏析 林黛玉所有诗词赏析 林黛玉外貌描写及赏析?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描写赏析 表达男人才貌双全的成语 知书识礼才貌双全是指男人还是女人? 什么样的男生才配得上才貌双全的女生呢? 怎么才能嫁一个才貌双全的男人? 强组成四个字的成语是什么 第一个字是强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视的成语 带有“干” “强”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强组四个字的词语 文学的特征 文学专业有哪些 文学的概念 文学和小说有什么区别啊! 一篇关于“铭记与忘记”的话题作文,我想写《如果 爱》这个电影... 以忘记和铭记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作文题目为忘记和牢记 高分求一考场作文《忘记与铭记》议论文 包含“材”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材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材字的四字成语 带柴字的四字词语 请指教! 履声橐橐是什么意思 橐窳是什么意思? 橐橐作响的意思是什么? 橐字如何读 是什么意思 “异想天开”是什么意思? 异想天开什么意思? 异想天开的意思是? 异想天开的意思 十年难遇金满斗 上联"十年难逢金满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