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1 贪图名知利富贵(自己又是个铁公鸡) 2 因为齐宣王喜欢听大家一齐吹,而南郭先生道装假,看不出来,齐宣王的儿子喜欢一个一个的吹.所以南郭先生逃走 3 逃走以后继续在民间会吹竽回的人,而且要是团队,因为他不答会吹竽,所以继续再次冒充丫
这是因为齐宣王识人不清,喜欢集体演秦,忽略了个人。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处士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比别人吹奏得更投入。
这个故事出自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是成语滥竽充数的出处,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以次充好。
扩展资料:636f7079e799bee5baa6336
“滥竽充数”寓言故事:
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名叫南郭的处士听说了齐宣王喜欢听合奏,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摆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处士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极为得意。
其实南郭处士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处士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比别人吹奏得更投入。南郭处士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丰厚的薪水。
但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ǐ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但他喜欢听独奏。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轮流来吹竽给他欣赏。南郭处士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处士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会因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最好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真本领,才能抵挡住一切困难、挫折和考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滥竽充数
分不清你的题目。
(一)
1.南郭处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要“请为王吹竽”?
2.南郭处士本不会吹竽,可他却为齐宣王吹竽多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3.齐泯王听吹竽,喜欢一个一个独奏,南郭处士为什么要逃走?
4.南郭处士逃走后,你认为他会去做什么?
参考答案:
1.南郭先生:不学无术,心存侥幸心理,为人虚伪
原因:
南郭先生方面:贪图荣华富贵,渴望不劳而获
齐宣王方面:好大喜功,好摆排场,使奸人有机可乘
2.齐宣王的乐团共300人,且采用合奏;根本仍在于其好大喜功,二在他听信南郭的自吹(暗讽对官吏任用的不严格,不弄清人才的真实才能)
3.南郭根本不会吹竽,怕被发现(触犯欺君之罪)
4.可说他又去进行另一次行骗;亦可说他从此发奋,勤学苦练,学会了吹竽
(二)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34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1.请解释“宣王说之”中的“说”的含义,并写出《论语十则》中用法相同的句子。
说:__用法相同的句子:___。
2.成语__就出自本文,比喻的是___。
参考答案:
1:高兴,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2:滥竽充数,比喻没本事却混在有本事得人群中。
“吃大锅饭”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