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先前荀彧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31反对曹操受九锡,已经引起了曹操的忌恨。曹操征吴时,命令荀彧去劳军,却把他中途留在寿春。以荀之聪明,当可意识到自己死期将至。
据历史记载,曹操送去的是一个食盒。看到空食盒,荀彧这个智多星应当不难猜中曹操的意思:“要继续食我的俸禄,就要支持我,我手下可不白养人。”荀彧忠于汉室,于是自杀。
因为荀彧毕竟有过大功,曹操不想直接杀他,以免别人议论,所以用猜哑谜的方法逼他自杀。荀彧当然也明白这个意思,他也早已了解了曹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为人,两个聪明人就这样演出了一出哑剧——也是一出悲剧。
扩展资料
黄淮流域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社会经济遭到空前的破坏,百姓遭屠,土地荒芜,幸存者被迫离乡背井,流落他方。可谓“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绝而无民者,不可胜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面对这种悲惨景象,曹操在世时实行了一系列政策来恢复经济,稳定局面。从曹操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的表现来看如推行屯田,兴修水利,实行盐铁官卖制度,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经济的整顿起了积极作用。
惩办豪强
曹操开始走上仕途就试图用比较严格的法律改变当时权豪横行的情况。由于祸在中央,曹无法施展自己的意图。到他自己掌握政权以后,才得全面推行抑制豪强的法治政策。
他说:“夫刑,百姓之命也”;“拨乱之政,以刑为先”。他起用王修、司马芝、杨沛、吕虔、满宠、贾逵等地方官吏,抑制不法豪强。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曹操
曹操送给荀彧空盒子的意思有:
1、空盒象征一口空的棺材。
曹操送荀彧这样一个空盒子无疑就是送给了他一个空棺材。空盒是用来装东西的,而空棺材就是用来装死人的,这样一来曹操所表达的意思就很是明确了,他就是想让荀彧死,但他又自己不能亲手杀了他,所以就送了个盒子让他自行了断。
荀彧也明白曹操的用意,他知道这个棺材里必须装一个人,不是他就是曹操。而曹操是不可能进去的,那就只有荀彧了。
2、空盒象征过去的三十年。
当时曹操给荀彧的盒子并不是一层,而是三层,仔细一想就不难发现其中的猫腻。当时荀彧已经跟上曹操将近三十多年了,这就三层就代表这三十年之前的种种过去,而盒子是空的就代表这已经都结束了,什么都没有了。
荀彧也明白了,曹操就是想告诉他这三十年的努力,在你执意保护汉室以及匡扶汉室的争论中,一切都化成了空的。而这就是高告诉荀彧曹操去心已决,而他也是反对不了的。、
3、空盒象征空饭碗。
盒子就是放东西的,而曹操给荀彧的盒子正好是吃饭用的,而曹操给荀彧一个空盒就是告诉他,之前你为我做事,我给你俸禄和饭碗,但你现在反对我,我肯定是不会再给你一丝的俸禄,而给荀彧个空盒就是说明他在从曹操的眼中已经没有什么用处了,而他也是一位被曹操遗弃的谋臣。
既然荀彧没了“饭碗”那么他的生命也可能是自己所不能把握的了。所以在他倒不如用自杀来向曹操回应。
扩展资料:
荀彧早年被称为“王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64佐之才”,初举孝廉,任守宫令。后弃官归乡,又率宗族避难冀州,被袁绍待为上宾。其后投奔曹操。官至侍中,守尚书令,封万岁亭侯。因其任尚书令,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被人敬称为“荀令君”。
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而为其所忌,调离中枢,在寿春忧郁成病而亡(一说服毒自尽),年五十。获谥敬侯,后追赠太尉。
荀彧在战略方面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获其赞赏,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战术上,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
政治上,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等方面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荀彧
曹操希望荀彧用他的智慧,填满这只盒子。
1、“食”代表“俸禄”,空食盒意味着汉朝的气数已尽,世上已经没有汉禄可食。这对忠于汉室的荀彧来说,是个无法接受的事实。绝望的荀彧不愿改食魏禄,只好选择自杀。
2、没有食物的食盒,毫无用处。曹操的意思是说荀彧此时已经没有利用价值,是无用之人,活着也没有什么意思了,也就是只能去死了。
3、食盒中没有食物,意思是“盒中无食,君当自采(裁)”。曹操是在暗示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64荀彧自杀。
4、古代食盒多用木胎漆器,又称为“椟”,与“毒”同音。曹操不仅要求荀彧自杀,而且指定了自杀的方式是服毒。
扩展资料:
荀彧早年被称为“王佐之才”,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在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即将南征孙权之时,曹操上表请求派荀彧到谯县劳军。荀彧大概不会想到,他这次出差,再也不会回到许都的朝廷了。
因为这是一个阴谋。荀彧刚离开许都,就被免掉担任了十七年之久的尚书令一职,以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留在军中效力。这对荀彧打击很大,他马上就病倒了。曹操进军至濡须口,荀彧因病留在寿春。
《三国志·荀彧传》载:“(荀)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后汉书·荀彧传》则描述得更具体:“(荀)彧病留寿春,(曹)操馈之食,发视,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时年五十。”两书记载虽有不同,但不矛盾。荀彧在此前就因为反对曹操进位魏公,与曹操关系紧张,被免职留军之后,更是忧郁成疾,曹操送来空食盒,进一步加重了荀彧的忧虑,他无法再忍受这种精神折磨,遂饮药服毒身亡。
其实不难看出荀彧的政治追求是辅佐东汉朝廷,延续汉祚。荀彧在反对曹操进位魏公时就自陈,他当初的打算是让曹操“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没有打算让曹操篡汉自立。刚开始,在曹操势力尚弱的时候,曹操的想法也许和荀彧是一致的。但随着曹操势力的增长,曹操的个人野心也在与日俱增,与荀彧的分歧也越来越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荀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