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红楼女儿中,最难看透的莫过于薛宝钗,七窍玲珑心的林黛玉也是很久才对她有个确认,可连这确认都很难说是薛宝钗的真面目,拥黛派现在还抱怨林妹妹太天真,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说来有趣,她两人都孟光接了梁鸿案,拥钗派则极赞宝钗的温柔敦厚,大家风范,红学家们遂相龃龉,几挥老拳。
但真相不是打出来的,绝对的捧杀与棒杀皆不近于事实,曹雪芹老早就做了定位,“山中高士晶莹雪”,宝钗正是山中名士一般的人物,却非那种声闻不彰息影山林的主。求仁得仁,那些人已如愿以偿地淹没于岁月的洪流里了,她更近于“翩然一只云间鹤,飞来飞去宰相家”的陈眉公,或是谢安,隐居更是为了养望,所谓山中高士,都有隐士与政客的两面。
宝钗的品牌是沉默寡言、安分守己,是“一问摇头三不知,不干己事不张口”,是衣着的半新不旧和家居的简约素朴,这种清心寡欲的做派给她赢来很大的美名。有次宝玉为了勾贾母夸奖黛玉,特意提及林妹妹的伶俐口齿,贾母根本不接他的茬,反倒话锋一转,说会说话的也有可嫌的,不大说话的也有可疼的,宝钗就是那可e69da5e6ba907a686964616f333疼的。宝钗真的不说话吗?不,她只是从不说不该说的话,第七回里林黛玉对周瑞家的使性子的话,她是决计不说的。
尽管黛玉不是无端使性子,周瑞家的是一世故妇女,“心性乖滑,专管各处献勤讨好”,平时必然被黛玉看在眼中,这次不过是总发作而已。但是宝钗不会这样做,她自有一套御人之术,这个放到后面再说。宝钗的发言是好钢用在刀刃上那种,一大半用来展现自己的学问见识:省亲夜,宝玉做芭蕉诗,想不出关于芭蕉的典故,宝钗随口道来,宝玉连声赞她是一字师。
宝钗世故,冷峻,识时务。
在《红楼梦》中,宝钗很少直接宣扬和维护封建礼教,而是通过她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为反映她的真实个性。
在生活中,宝钗并不是像黛玉一样真情流露,而是常常深隐心机。她表面上“随分从时”“装愚守拙”“罕言寡语”,一举一动显得“端庄贤淑”完全符合封建“淑女”风范。但实际上她期望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温柔敦厚的仪范中掩盖的是“欲偿白帝”的野心。她熟谙世故,诚府极深。“来了贾府这几年”虽然表面不言不语,安分守已,实则“留心观察”因此即使是在荣国府这个人事复杂,矛盾交错的环境里,也生活得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甚至就连那个几乏忌恨一切的赵姨娘也赞她:“很大方”,“会做人”。
“会做人”的确是薛宝钗的性格特点,这与她“温柔敦厚”的外露特征相融合,使得她为人人所夸赞。宝钗“会做人”,“不关已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为人处世原则,让她凡事不像黛玉一样用尖酸刻薄的话语指出,而是充闻耳不闻,装作看不见,只为心里明白也就罢了。这就使得那些平日里做着些见不得人的丑事的封建主子们便
赞她“会做人”。宝钗“会做人”不仅体现在对封建阶级最高统治者不露声色的笼络,还表现在对处于封建阶级下层的被压迫者的收卖上。贾母给她做生日,要她点戏,她就依着贾母素日的喜好说了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34一遍。又将贾母喜吃的甜烂之食当做自己喜吃之物说了出来,结果“贾母更加喜欢了”。王夫人逼死金钏儿后,她和袭人扣听到消息,就连一向奴性很强的袭人也不觉流下泪来,而剥削阶级冷酷无情的本质使得她只感到“奇”便急忙撇下袭人,跑来王夫人处来安慰她。把全部罪过都归之于金钏儿的“糊涂”。她还说:“不过多赏她几两银子发送她,也就尽主仆之情了。”为了笼络王夫人---
她未来的婆婆,宝钗表现得非常大方,表示了她并不忌讳把自己的衣服赏与死去的奴才穿,当即回家拿了几身衣服来。至于受压迫的封建阶级下层统治者,宝钗为刑岫烟掩盖当衣度日的事实,来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地位。她还设法拉拢黛玉,为病中的黛玉送去燕窝、糖片。甚至就连赵姨娘这个众人嫌弃的女人有时也能得到一份宝钗送来的礼物,令她受宠若惊。遇到她在宝玉面前谈论仕途经济,恼了的宝玉当面给她下逐客令,宝钗为求“会做人”的命号,自然不能发火,只能把努力埋在心底,一笑了之,让袭人对她“会做人”的名声又多了一份赞叹。宝钗不仅会做人,而且常常借“做人”的机会来表现自己的才能。史湘云要起诗社,但没有钱,这时宝钗便趁机要替她设东。宝钗告诉湘云要从自家带
东西来请大家,但出门叫一个婆子来却说:“明日饭后请老太太姨娘赏桂花。”“会做人”的宝钗表面上是帮了贫弱孤女的大忙,但实际上却是给另一段“金玉良缘”一次打击。她借口请大家,实则是为讨好封建统治的大家长。她处处小心,处处为了讨好贾母而布置。如此可见“会做人”的宝钗是怎样“会做人”的了。
宝钗另一个主要性格特点就是虚伪,她虽然说过,对和尚道士所说的“金玉良缘”认为是胡说,又说金锁沉甸甸的戴着无趣,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宝玉去看生病的宝钗,宝钗拿着他的玉“重新翻过来细看”又“念了两遍”,再嗔怪丫环莺儿为何不去倒茶,引出莺儿笑说“和姑娘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这正好达到此此起宝玉注意的目的。然后再将本来戴着无趣的金锁从里面的大红袄上掏将出来。薛宝钗笼着红麝串招摇过市也是同样道理。本来她不爱花粉,衣著朴素,最不喜打扮,但金锁专等玉来配,而红麝串是元春独赐予她和宝玉的,都是命定婚姻的征兆,所以以此才能来证明只有她才是得天运命的人堪配宝玉。虚伪而“会做人”的宝钗就是这样,以“敦厚温柔”的“淑女”身分为掩盖,用她深隐的心机暗示和讨好贾府的家长们。
不过就其社会会地位和得到在人们心中的好评来说,宝钗“做人”是成功的。就从这点我们或许可以得到一点启示。在当今纷繁变化的社会中,要想得心应手地周旋其中,恐怕这就要向宝钗学几手了。不过有得必有失,或许我们会推动我们的真本性。但我想,只要我们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只学习好的一面,或许对我们也是很有帮助的。
有多少人喜欢薛宝钗,就有多少人讨厌薛宝钗。宝钗端庄典雅,恬淡豁达,她帮湘云筹办螃蟹宴,她给黛玉送燕窝,人人夸赞宝姑娘,就连赵姨娘都说“宝丫头好,会做人,又大方。”同时,她处变不惊,圆滑世故,对于金钏之死,薄情寡义;对于宝黛之恋,横生枝节。
对于这个性格复杂的宝姑娘,为什么书中称她为“山中高士晶莹雪”呢?
第四回,第一次提到宝钗,原文“还有一女,比薛蟠小两岁,乳名宝钗,生得肌肤莹润,举止娴雅。当日有她父亲在日,酷爱此女,令其读书识字,较之乃兄高过十倍。”后来,父亲去世,哥哥不成器,宝钗果断放弃书字,只留心针凿家计等事,为母亲分忧解劳。
第五回钗黛相遇伊始,原文“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份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那时,宝钗正在“待选”,绝对无意宝二奶奶的位子,在荣国府仍然大得人心。可见,宝钗本性就是随和易处,善于交际。
后来,大字不识一筐的薛蟠想做生意贩货物,宝钗坚决支持哥哥,劝慰薛姨妈道:“他既说的名正言顺,妈就打谅着丢了八百一千银子,竟交与他试一试。”
当薛蟠回来时,特意给妈和妹妹各带一箱礼物,给薛姨妈的那箱都是绸缎绫锦洋货等家常应用之物;给宝钗的那箱“笔、墨、墨、砚、各色笺纸、香袋、香珠、扇子、扇坠、花粉、胭脂等物;外有虎丘带来的自行人、酒令儿,水银灌的打筋斗小小子。。。。。。”可见,薛蟠非常疼爱妹妹宝钗,这些礼物都是用心挑选。
薛氏兄妹从未因为家里的钱财权势发生过矛盾。唯一一次冲突,就是宝玉挨打,大家怀疑薛蟠告状。薛姨妈责骂薛蟠,薛蟠被7a64e4b893e5b19e336冤而持刀动棒地闹起来。宝钗劝解,却被哥哥讥讽“金玉之缘”。宝钗气怔,哭了一夜。第二天薛蟠过来赔礼道歉,情真意切,他说道:“为我一个人,娘儿两个天天操心!妈为我生气还有可恕,若只管叫妹妹为我操心,我更不是人了。如今父亲没了,我不能多孝顺妈多疼妹妹,反教娘生气妹妹烦恼,真连个畜生也不如了。”说着哭了,宝钗立刻原谅哥哥。
薛蟠娶妻之后,夏金桂把薛家搅得鸡犬不宁。薛氏母女暗自垂泪,怨命而已,也没有斗得你死我活,天昏地暗。
相比之下,贾家“一个个就像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除了性格圆润随和,宝钗还有一点:服饰简约,闺阁朴素。
第七回,书中有一段关于宝钗妆饰的描写,原文“只见薛宝钗穿着家常衣服,头上只散挽着鬓儿,坐在炕边里,伏在小炕桌上同丫鬟莺儿正描花样子呢。”
第四十回,书中有一段关于宝钗闺房的描写,原文“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具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不贪财,不恋贵,这是宝钗的出世之心;修身、齐家,这是宝钗的入世之愿。她从未怨天尤人,对于希望,志在必得;对于失望,愿赌服输。
父亲去世,哥哥无能,宝钗决然牺牲读书的爱好,帮衬母亲;各地伙计欺薛家无人,趁机拐骗,家中生意渐耗,宝钗毅然决定入宫;后来入宫失败,宝钗转求宝二奶奶的位子。她一直信奉:尽人事,听天命。
圆滑老道,这是宝钗入世的方式;脱俗飘逸,这是宝钗出世的态度。总之,她无愧“山中高士晶莹雪”的称呼。
https://baijiahao.baidu.com/po/feed/share?wfr=spider&for=pc&context=%7B%22sourceFrom%22%3A%22bjh%22%2C%22nid%22%3A%22news_3383162410080472622%22%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