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意思是指比喻不落俗套,有独创风格(多指文章、作品)。窠臼:老套子,旧格式。
出自: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六回:这“凸”“凹”历来用的人最少,如今直用作轩馆之名,更觉新鲜,不落窠臼。
示例: 胎前产后善用寒凉,不落窠臼。
语法用法: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文章和艺术品。
成语辨析:不落窠臼与“不落俗套”有别:不落窠臼偏重于有独创性;多用在书面语;“不落俗套”偏重于摆脱老框框;多用在口头语里。
成语故事:中秋夜,贾府在大观园中设团圆宴,众人散去后,林黛玉独自凭栏伤心流泪,史湘云来安慰她。
两人转换话题,改对月吟诗联句,她们就大观园的建筑名称由来而发感慨,其中“凸碧山庄”与“凹晶溪馆”的取名不落窠臼。
扩展资料:
不落窠臼的近义词:
1、别开生面
别开生面是一个汉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38语词汇,拼音为bie kai sheng mian,指新的面貌。原指画像经重新绘制,面目一新,后比喻另外开辟一种新局面或创造出一种新的风格式样。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四回:“今日林妹妹这五首诗,亦可谓命意新奇,别开生面了。”
示例:这次我们举行了一场非常别开生面的万圣节活动!
2、不落俗套
不落俗套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luò sú tào,意思是不沿袭陈旧的格式,以背离惯例或传统为特征。
出自:贺宜 《序言》:“这个作品的结构也比较新颖,不落俗套。”
示例:他生来具有叛逆的,不落俗套的性格。
不落窠臼释义:
窠:鸟巢百;臼:舂米的石度器。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知。
[拼音] [bù luò kē jiù]
[出处] 明·胡应麟道《诗薮》:“初学必从内此入门;容庶不落小家窠臼。”
古 色 古 香
解释 香:气味好闻,与“臭”相对。形容百器物、书画等物品度富有古典和雅致的色彩,情韵。
余音绕梁
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不落专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雅俗共赏
形容某些文属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
发百 音: bù luò kē jiù
释 义 :窠:鸟兽或昆虫的巢穴。臼:捣米的器具。比喻有度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不落言筌
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知通俗的说就是没有刻意地道用华丽词藻和修辞手法修饰文章,却给人很好、出彩专舒服清新的感觉。褒义词。 言筌:就是解释说明。 筌:捕鱼的竹器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