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成语大世界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荆门成语大世界 > 成语故事 > 佛祖弟子阿难的一个故事 知道滴讲详细点-阿难对佛祖说。 这段故事谁有更详细的呢?

佛祖弟子阿难的一个故事 知道滴讲详细点-阿难对佛祖说。 这段故事谁有更详细的呢?

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有一段时间,佛在舍卫只树给孤独园讲经说法。有一天到了该化缘的时候,世尊穿上袈裟拿起饭钵,领着阿难来到城里化缘。

  当时有一个老母有两个儿子偷盗无度,被他们所盗财物的主人抓住,将押送到国王那里。按照法律,他们应被判成死罪,于是被交付给栴陀罗处置,将要到行刑的地点,远远地看见世尊,母子三人一齐向佛叩头乞求怜悯:“恳请世尊垂赐怜爱,度我们于苦难之中,救我儿子的性命。”其态度忠实诚恳,特别可怜。世尊以慈悲为怀,知道度化他们的因缘已经到了,于是派阿难到国王那里请命,国王听后就立即放了他们。

  母子三人摆脱了这次苦难,对佛感恩戴德,欢喜无比,不久就来到了佛的住处,顶礼佛足之后合掌说道:“承蒙佛的慈悲和恩德,得以保全性命,恳请世尊怜爱我等,让我们出家以便脱离生死苦海。”
  佛说到:“善来。比丘。”

  这两人的胡须、头发就自行脱落,身上所穿的衣服变成袈裟。敬佛之心由内而发,对佛道的追求和信念日益牢固。接着佛给他们说法,使他们身心中各种尘垢永远荡尽,证得了阿罗汉道,永远脱离了生死苦海,他们的母亲听法之后也证得了阿那含果位。

  当时阿难亲眼目睹此事,感叹其为从来未曾发生过之事,同时称赞如来种种德行。又感慨道:“他们母子三人宿昔有德行,能够有幸遇到世尊,使重罪得免,获涅盘安,法身之中特别蒙受功德,是多么高兴的事啊!”

  佛告诉阿难:“这三个人不仅仅是今日遇到我而得以活命,在过去也曾因7a64e4b893e5b19e366得到我的恩惠而得全性命。”

  阿难对佛说:“不知世尊在过去世中救活他们三人,事情是怎样的呢?”

  佛告诉阿难:“在很久以前的阿僧只劫时候,此阎浮提中有一大国,国王名叫摩诃罗檀囊,统领五千小国。国王有三个儿子,长子名叫摩诃富那宁;次子名叫摩诃提婆,秦言大天;小子名叫摩诃萨埵。这个小儿子从小行为慈善,爱惜一切生命,犹如初生的婴儿一般。当时大王与诸大臣、夫人、太子出外游玩,国王有些劳累,想停一停休息一下,他的三个儿子一起到树林里玩耍,看见有一只母虎刚刚生下两只虎仔,母虎此时饥饿万分,竟想吃那两只虎仔。国王的小儿子对他两个兄长说:‘如今这只母老虎,悲酸痛苦不已,瘦弱得快要死去,再加上刚刚生下两只虎仔,我观察它的意思是想吃掉它的两仔。’

  两位兄长答到:‘正如你说的那样。’
  小弟又问两位兄长道:‘现在这只老虎得吃什么呢?’

  两兄长答道:‘倘若能得到刚刚宰杀的带着热血的肉,是最令它满意的。’
  小弟又问道:‘现在能否有人办这件事,救此老虎一命,使它得以生存呢?’
  两兄长答道:‘这是件很难办的事。’

  这时小王子心中暗想:‘我在很久以前的生死轮回之中无数次捐献出自己的身体,白白地丧失性命。有的是因为贪欲,有的是因为瞋恚,有的是因为愚痴,从没有因为道法的缘故。今天遭遇到福田,我应怎么办呢?’

  主意打定,又同他两兄长向前走,走了不远,便对两兄长说:‘两位兄长且往前行,我有点事要办,随后就来。’

  说完这话,赶紧从原路跑回虎所在的地点,站在虎的面前,饿虎口干张不出,不能吃,这时太子自取利木刺身出血,虎舐了血以后,口才能张开,于是开始吃太子身上的肉。两位兄长等了他好久也不见回来。对他刚才的举止言行进行推测,再想到他平日的慈悲心肠,断定他一定是跑到老虎处以身喂虎了。追到岸边见摩诃萨埵已经死在老虎面前,虎已经将他躯体吃得血肉模糊。两兄长见此情景扑到在地上,悲痛得晕死过去。经过很久才苏醒过来,啼哭不止,悲痛欲绝。以至再次昏死过去,又一次苏醒。”

  “夫人睡梦之中看见有三只鸽子一起在林野间戏耍,一只老鹰突然将那只小鸽子捉住吃掉,吓得她惊恐而醒,向国王说到:‘我听说过一条谵语:鸽子是温顺的。现在我梦见小鸽被吃,意味着我的爱儿一定有不祥之事。’

  立即派人四处寻觅。过了一会,两个儿子来到父母跟前,父母问道:‘我最疼爱的小儿子现在在啊儿?’
  两位兄长哽噎着说不出话。过了很多久才说道:‘虎已经将他吃掉了。’

  父母听到这个噩耗,顿时跌倒于地昏死过去,很久才苏醒过来。就同二儿、夫人、宫女急赶至小儿死尸之处。这时饿虎已将小太子的身肉全部吃光,只剩下骸骨狼藉地摆在地上,母亲捧着他的头,父亲抓住他的手,号哭不止,死去活来,如是经过了很久。

  摩诃萨埵命终之后,立即往生到了兜率天,便暗自想到:‘我凭什么善行来承受如此好的报应呢?’
  他用天眼向周围看去,将五趣全部查看了一遍,看见自己以前的死尸,仍在山间,父母悲痛不已,哀悼缠绵。他可怜父母的愚顽,困惑,怕父母啼哭过甚以至丧失性命,他想:‘我现在应当前去劝谏他们。’

  于是就从天宫下去,停在半空中,以种种说法劝解父母。父母仰头问他:‘你是哪位神仙?请告诉我们知道。’

  天空中不久回答到:‘我是王子摩诃萨埵,我因为舍身救虎于饿乏之中,现在已生在兜率天。大王应当知晓:一切法都应归于虚无,生命必有终结,为恶就必堕入地狱,为善则定能再生于天宫,生与死都是很自然平常之事,如今何必淹没于忧愁烦恼的海洋里,不能觉悟而勤奋修行多为善事呢?’
  父母回答道:‘你的行为大慈大悲,爱惜一切生命,舍弃我们而选择终止生命。我们很想念你以至心智迷乱,所遭受的痛苦难以计算,你所修行的大慈大悲,难道就是这样的吗?’

  于是天人又用种种妙善偈句答谢父母。父母于是略微有些醒悟,做七宝函,将他的骨骸盛于其中,葬埋以后,在上面立起一塔。天人于是回到天宫。国王及大众也回到了自己的住所。”

  佛告诉阿难:“当时的大王摩诃罗檀那,难道是别的什么人吗?正是现在我的父王阅头檀;当时国王的夫人,正是我的母亲摩诃摩耶;当时的摩诃富那宁,就是现在的弥勒菩萨;第二太子摩诃提婆,就是现在的婆修蜜多罗;当时太子摩诃萨埵,难道是别的什么人吗?就是我啊!当时的母虎,就是现在这个老母亲;当时的两个虎仔,就是如今老母的两个儿子。我在很久以前就救济他们危急困厄之生命,使他们得到安全,我如今已成佛,同样要救他们于危困之中,使他们永远摆脱生死大苦。”
  当时阿难及所有在场的人听了佛所说的因缘,欢喜无限,都按照佛的教诲去修行。

  原文为:
  是时王子兴大勇猛,以悲愿力增益其心。虑彼二兄共为留难,请先还宫,我当后至。尔时王子摩诃萨埵,遽入竹林,至其虎所,脱去衣服,置竹枝上,于彼虎前,委身而卧。菩萨慈忍,虎无能为。即上高山,投身于地。虎今羸弱,不能食我,即以干竹,刺颈出血。于时大地六种震动,如风激水,涌没不安。日无精明,如罗侯障。天雨众华及妙香末,缤纷乱墬,遍满林中。虚空诸天,咸共称赞。是时饿虎即舐颈血啖肉皆尽,唯留余骨。时二王子生大愁苦,共至虎所,不能自持。投身骨上,久乃得稣。悲泣懊恼,渐舍而去。

1.阿难对佛祖说 :我喜欢上了一女子。佛祖问阿难:你有多喜欢这女子? 阿难说:我愿化身石桥,受那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淋,只求她从桥上经过。会有多喜欢? 可是一见钟情便倾心一世?可是不问回报而付出等待?

2.阿难,某日等那女子从桥上经过,那也便只是636f7079e79fa5e98193339经过了,此刻你已化身成了石桥,注定只与风雨厮守。这一切你都明白,仍旧只为那场遇见而甘受造化之苦。阿难,你究竟有多喜欢那从桥上经过的女子,令你舍身弃道,甘受情劫之苦? 

3.传闻这个故事为后世所编,摩登伽女与阿难的故事则主要依据《楞严经》、巴利文经典。

4.阿难是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为梵语 Ananda 的音译。意为欢喜,喜庆,原是释迦牟尼佛的堂弟,后跟随佛陀出家,佛陀五十五岁时,选阿难为常随侍者,当侍者达二十五年。

扩展资料:

阿难跟随佛陀出家,佛陀五十五岁时,选阿难为常随侍者,因为他专注地服侍佛陀,谨记无误佛的一言一语,因此被称为“多闻第一”。

佛灭后第一结集由阿难诵出三藏中的经藏。佛祖涅槃后,大迦叶尊者成为“初祖”,统领广大佛家弟子。大迦叶圆寂后,阿难尊者继承迦叶率领徒众宏扬佛法,被后世尊成为“二祖”。

在寺院中,阿难与迦叶总是侍立在佛祖的两边,成为佛祖的协持。


阿难对佛祖说 :我喜欢上了一女子。 佛祖问阿难:你有多喜欢这女子 阿难说:我愿化身石桥,受那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淋,只求她从桥上经过。 会有多喜欢可是一见钟情便倾心一世? 可是不问回报而付出等待? 阿难,某日等那女子从桥上经过,那也便只是经过了,此刻你已化身成了石桥,注定只与风雨厮守。 这一切你都明白,仍旧只为那场遇见而甘受造化之苦。 阿难,你究竟有多喜欢那从桥上经过的女子,令你舍身弃道,甘受情劫之苦?

根据《楞严经》记载,佛陀本身有三十二相,而阿难尊者则有三十相,仅仅比佛陀少了两相,可以见得阿难尊者的样貌是何其的俊美。正是因为这俊美的样貌,阿难尊者在成佛的路上惹了凡心,使得自己的修行收到了阻碍。

据传说中讲,有一次佛陀举行完了法会。当时的波斯王准备了许多供养准备供养佛陀及其弟子。但是阿难尊者因为没有及时上前,于是就自己去了城中化缘。但是走了许久都没有化到吃食。于是阿难尊者疲累交加,想讨一口水喝。

这时阿难尊者遇到了一个打水的姑娘,于是他上前去讨水和。但姑娘说自己身份卑微,不配给阿难尊者这样的高僧供养一碗水。阿难则说,众生皆平等,还请姑娘给他端一碗水喝。结果在姑娘端水的过程中,阿难尊者的手碰到了姑娘的手。

阿难尊者动了凡心,禀告了佛陀。

阿难对佛陀说 :我喜欢上了一女子。佛祖问阿难:你有多喜欢这女子? 阿难说:我愿化身石桥,受那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淋,只求她从桥上经过。会有多喜欢? 

佛陀:可是一见钟情便倾心一世?可是不问回报而付出等待?阿难,某日等那女子从桥上经过,那也便只是经过了,此刻你已化身成了石桥,注定只与风雨厮守。这一切你都明白,仍旧只为那场遇见而甘受造化之苦。阿难,你究竟有多喜欢那从桥上经过的女子,令你舍身弃道,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33甘受情劫之苦?

佛陀道:“你与她曾有500世的夫妻姻缘,今世如何你自己定论。是否成佛,也是你自己的因果。”阿难尊者听了佛陀的话,便去寻了姑娘与她过了许多开心的时日。

但有一日,阿难尊者一道灵光开悟,返回了佛陀身边开始自己的修行。于是姑娘托阿难尊者的弟子给了他一封信。大意是她不想阻碍他成佛,她成全他。看完信的阿难尊者十分动容,于是大手一挥身后出现了自己的一缕影子。

他说这是他的情思,斩断的这缕情思会回去陪伴姑娘。他也能好好修行。

扩展资料:

佛教四大爱情故事之一:前世是谁埋了你
从前有个书生,和未婚妻约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结婚。到那一天,未婚妻却嫁给了别人。
书生受此打击, 一病不起。这时,路过一游方僧人,从怀里摸出一面镜子叫书生 看。书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一丝不挂地躺在海滩上。路过一人, 看一眼,摇摇头, 走了。又路过一人, 将衣服脱下,给女尸盖上, 走了。再路过一人,过去, 挖个坑, 小心翼翼把尸体掩埋了。
僧人解释道, 那具海滩上的女尸,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你是第二个路过的人,曾给过他一件衣服。她今生和你相恋,只为还你一个情。
但是她最终要报答一生一世的人, 是最后那个把她掩埋的人,那人就是他现在的丈夫。书生大悟,病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楞严经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标签导航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特...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三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啊?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这... 千千万万是不是四字成语? 千千万万类似的成语 千千万万相同词语 千千万万是不是成语 形容文采很好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文采好成语 形容文采很好的成语(3个) 形容一个人的文采的成语 明明不开心为什么还要强颜欢笑呢? 为什么明明不开心却还要强颜欢笑呢? 不开心的时候为什么我要强颜欢笑.....? 为什么要强颜欢笑?有意思吗 佛祖弟子阿难的一个故事 知道滴讲详细点 阿难对佛祖说 :我喜欢上了一女子 佛祖问阿难:你有多喜欢这... 想给我姑娘起个小名叫阿难可以吗? 谁有佛祖以身饲虎这个传说故事 有人说找对象不应该有条件,可是没有条件怎么找,不是基本都是门... 找对象基本都讲究门当户对吧,找对象有要求看条件正常吗,找对象... 找对象看条件有必要吗,门当户对重要吗,一个男生家境好资产千万... 找对象有要求,门当户对应该条件差不多吧? 汉宫中完美也凄凉的女人 同样是才貌双全,班婕妤为何敌不过赵飞... 才情美女班婕妤为何不敌赵飞燕? 班婕妤为什么争宠不敌赵飞燕? 身为宠妃,赵飞燕为何要诬陷备受冷落的班婕妤? 闻什么而什么的成语 闻什么什么闻的成语 闻有什么成语成语大全 什么什么什么闻的成语 带“久”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形容时间长的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四字成语大全集500个 久开头的四字成语大全 如何培养随机应变的能力? 怎么锻炼随机应变能力 怎么提高急才(随机应变)能力 怎样学会随机应变? 期望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期望理论的基本模式是什么 期望理论的作用是什么 弗隆的期望理论 WD615潍柴发动机曲轴的数据、维修标准是多少? 我想问一下哪位老师知道潍柴WD615-69..247千瓦发动... 潍柴WD615发动机气缸压力数据是多少 潍柴发动机(WD615.76)跟(WD615.46)曲轴能否... 关于“牛”的成语和典故有哪些? 关于牛的成语,典故 赞美牛的成语有哪些? 谁有关于牛的故事、典故、成语及其意思等 拟人 眉飞色舞造句 用如痴如醉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