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一、"一生一世一双人"——出自清.纳兰性德《画堂春》。
二、附原文如下: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e5a48de588b6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62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译文】
明明是一生一世,天作之合,却偏偏不能在一起,两地分隔。
整日里,相思相望,而又不得相亲,枉教得凄凉憔悴,黯然销魂。
不知道上苍究竟为谁,造就这美丽青春。一为裴航,乞浆蓝桥,而得妻云英;一为嫦娥,窃不死药,而飞奔月宫。
如果能够像牛郎织女一样,于天河相见,即使抛却荣华富贵也心甘。
【赏析】
上片化用成句,说相亲相爱的“一双人”无端被拆散。不曾交代相关故事,也没有具体情节。下片以“故事”说故事,借古老传说,为透露消息。
劈头便是“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明白如话,更无丝毫的妆点;素面朝天,为有天姿的底蕴。这样的句子,并不曾经过眉间心上的构思、语为惊人的推敲、诗囊行吟的揣摩,不过是脱口而出,再无其他道理。
下片转折,接连用典。小令一般以频繁用典为大忌,此为通例,而才子手笔,再多的禁忌也要退避三舍。
用典很讲究,也很完美。连用典而显不生涩,丝毫没有堆砌的感觉。这两个典故又是截然相反的意思,用在一起不冲突,还有互相推动的感觉,丰富了词义,这是难得的。我一向主张,诗词要么就少用典,没那功力别急着显摆,要用就用到大音若稀,大象无形的境界,干干脆脆融汇贯通。
结句则采用了中国诗词用典时暗示的力量。容若有意让词意由"饮牛津"过渡到"牛衣对泣"容若乃权相之子,本不贫,现在用"相对忘贫"之语,无非说如果我能同她相见,一个像牛郎,一个像织女,便也可以相对忘言了。如若能结合,便是做睡在牛衣中的贫贱夫妇,我们也满足。
三、创作背景:
这是一位“入宫女子”,并指此女子即性德表妹谢氏,谓其未入宫时,易与结为夫妻,入宫之后等于嫦娥奔月,便再难回人间,解作悼亡之作最近事实。
四、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王章是汉成帝时的谏大夫、司隶校尉(京师及近郡的检察官员),在朝廷以直言敢谏知名,大臣贵戚有的敬重他,有的惧怕他。
他出身贫寒,年轻时就e69da5e6ba907a64365学长安,是太学(国家最高学府)里的一名穷书生,和妻子一起过着十分清苦的生活。
这年冬天,王章得了重病,家里却连一条棉被也没有,夫妻俩只得蜷缩在牛衣中,冻得瑟瑟发抖。
王章生怕自己不久于人世,悲从中来,哭着要和妻子诀别。妻子正色责备地说:“这京师、朝廷,享富贵的人何止万千,有哪个能比得上你的才学出众?如今你为了病贫交迫,不想振作,反而涕泣,岂不是太没有出息。”
听妻子这么好言相劝,王章赶快收住眼泪。他咬咬牙,决心和妻子苦熬苦挨,将养病躯,发愤攻读,巴望将来有个出头的日子。
后来,王章果然功成名就,元帝时官至左曹中郎将,成帝时又从司隶校尉被选为京兆尹(京都行政长官)。当时成帝的舅父王凤专权朝廷,王章虽受过他的推举,却不满他的为人,对王凤十分疏远。
王凤子弟满朝,分据势要。王章和部分正直的朝臣准备弹劾王凤,请成帝另选忠贤。他的妻子又来相劝,说:“人应该知足,难道你不想想当初牛衣对泣的困苦情景,却去惹祸?”
这一回,王章可不愿听妻子的话了。他认为,官可以不做,忠言不能不进,于是秉烛疾书,连夜写成奏章。
一本上参,成帝召见王章,起初颇有接受弹劾之意,后来却又不忍罢免自己的舅父,只好不了了之。王章因此触怒王凤,种下祸根。
结局是:王章被王凤一党诬陷,全家都遭逮捕。王章最后死于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