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1、抛戈弃甲 [ pāo gē qì jiǎ ] :丢掉武器,扔掉铠甲。形容军队被打得狼狈逃窜的情形。
出 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3回:“部下听得,一齐抛戈弃甲跪倒。”
例句:那些猴,抛戈弃甲,撇剑丢枪;跑的跑,喊的喊;上山的上山,归洞的归洞。
2、弃如敝屣 [ qì rú bì xǐ ] :敝:破烂的。 屣:鞋。像扔破鞋一样扔掉。比喻毫不可惜地扔掉或抛弃。亦作“弃若敝屣”、“去如敝屣”、“如弃敝屣”。
出 处:《孟子·尽心上》
例句:后来,公司几经转手,被卖给一家比一家规模更大的银行。最终它被弃如敝屣。
3、丢盔弃甲 [ diū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62 kuī qì jiǎ ] :盔、甲:头盔和铠甲。跑得连盔甲都丢了。形容打败仗后逃跑的狼狈相。
出 处:《孟子·梁惠王上》:“弃甲曳兵而走。”
例 句:三元里的武装村民打得英国侵略军丢盔弃甲,抱头鼠窜。
4、弃甲曳兵 [ qì jiǎ yè bīng ]: 丢掉盔甲,拖着武器。形容打败仗狼狈逃跑的样子。
出 处:《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例 句:这一仗,八路军大显神威,打得鬼子弃甲曳兵,狼狈而回。
5、丢盔抛甲 [ diu kuī pāo jiǎ ] :形容吃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景象。 同“丢盔卸甲”。
出 处:《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例 句:他们认为今日上午在大战中已经把左光先的精锐杀得丢盔抛甲。
并没有带有”扔“字的四字成语,与”扔“这意思相同的成语如下:
背信弃义:bèi xìn qì yì,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付之东流:fù zhī dōng liú,扔在东流的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好象随着流水冲走了一样。
付诸东流:fù zhū dōng liú,付:交给;诸:之于。扔在东流的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好象随着流水冲走了一样。
救火投薪:jiù huǒ tóu xīn,为了扑灭火焰而将木柴扔进火中。比喻采取错误的办法,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落井下石:luò jǐng xià shíe69da5e6ba907a686964616f335,看见人要掉进陷井里,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头。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
抛戈弃甲:pāo gē qì jiǎ,丢掉武器,扔掉铠甲。形容军队被打得狼狈逃窜的情形。
弃如敝屐:qì rú bì xǐ敝:破;屣:鞋。象扔破鞋一样把它扔掉。比喻毫不可惜地抛弃掉。
弃之可惜:qì zhī kě xī,扔掉它未免可惜。
投笔从戎:tóu bǐ cóng róng,从戎:从军,参军。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
投畀豺虎:tóu bì chái hǔ,畀:给与。原指那种好搬弄是非的人,要把他扔出去喂豺狼虎豹。形容人民群众对坏人的愤恨。
投井下石:tóu jǐng xià shí,看见人要掉进陷井里,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头。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
一石二鸟:yī shí èr niǎo,扔一颗石子打到两只鸟。比喻做一件事情得到两样好处。
弃若敝屣:qì ruò bì xǐ,敝:破;屣:鞋。象扔破鞋一样把它扔掉。比喻毫不可惜地抛弃掉。
弃之敝屣:qì zhī bì xǐ,像扔掉破鞋一样把它抛弃。比喻毫不可惜。
没有带扔字的成语。
与扔意思相同的有很多。
例如:
背信弃义;付之东流;救火投薪;
落井下石;抛戈弃甲;弃如敝屣;
投笔从戎;弃之可惜;投畀豺虎;
一石二鸟;投石问路;弃之敝屣。
如敝履丢掉自认为没有价值的东西:挽起袖子、“去如敝屣”,参军。攘臂而扔之 扔:从戎。copy合在一起的意思是,拉扯的意思:丢掉武器:鞋。像扔破鞋一样扔掉。屣。比喻毫不可惜地抛弃掉:敝。形容军队被打得狼狈逃窜的情形:牵引。敝。弃如敝屣:则挽起袖子伸出胳膊去强拽别抛戈弃甲。比喻毫不可惜地扔掉或抛弃。攘臂。指文人从军zhidao、“如弃敝屣”。亦作“弃若敝屣”:lǚ 鞋子。 敝履,伸出胳膊的意思。扔掉笔去参军。投笔从戎,比喻没有价值的东西:也作敝屣 bìxǐ 破旧的鞋:从军,扔掉铠甲:破烂的:bì 破旧,坏 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