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材:
(1)形声.从木,从才,才亦声.“才”意为“备而未用”、“储备待用”(见互动百科“才”字条 ).“木”与“才”联合起来表示“储备待用的木料”.本义:库存木料.
古文中的“踞”的意思:
1、本义:蹲坐
如:《说文》踞,蹲也。意思是踞就是蹲坐。
又如:踞炉炭上(蹲百在炭炉上。比喻处于危险的境地);踞蹲(蹲坐);踞伏(蹲伏)
2、 伸开腿坐度
如: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意思是沛公伸开腿坐在床上,让两个女人洗脚。
又如:踞门限;踞厕(张开两腿,坐在床边)
3、盘据。
如:踞盘(盘踞);踞蟠(踞盘);踞住(占据)
4、倚,依靠
如:战国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兹郑踞辕而歌。意思是兹郑依靠着车辕唱歌。回
又如:踞觚(倚着灶角)
5、 同“倨”。答傲慢
如: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捐贫贱之故旧,轻人士而踞傲也,骄人也。意思是把贫穷卑贱的人当朋友,轻视人而傲慢的,是高傲的人。
又如:踞肆(骄傲放肆);踞慢(傲慢不恭);踞嫚(踞慢);踞见(踞坐而见客。形容待人傲慢)
6、形如锯齿的。
如:踞齿(锯牙);踞牙(形如锯齿之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踞
徒[tú]在古文中有如下7个意思:
1、作为名词,意思是:党徒;同一类人。
出处:e69da5e887aae79fa5e98193336汉代贾谊《论积贮疏》:“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
释义:胆子大力气壮党徒就聚众抢劫。
2、作为动词,意思是:步行,赤脚走路。
出处:明朝顾炎武《复庵记》:“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释义:从京城步行来到华山当道士。
3、作为名词,意思是:门徒;弟子;学生。
出处:战国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释义:在孔子的徒弟之中,没有说有关于桓文公的事情的人。
4、作为副词,意思是:白白地。
出处:东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释义:我已经受不了你家这样的驱使,白白地留下来也没有什么用处无法再驱驰。
5、作为形容词,意思是:空;光。
出处:汉乐府《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释义: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努力奋发图强,到了老年,再悲伤也没什么用了。
6、作为名词,意思是:役徒;被罚服役的人。
出处:汉代贾谊《过秦论》下篇:“然陈涉翁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释义: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破瓮做窗户、草绳做户枢的贫家子弟,是氓、隶一类的人,后来做了被迁谪戍边的卒子。
7、作为副词,意思是:只;仅仅。
出处:西汉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释义:强盛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派兵攻打赵国,仅仅因为赵国有廉颇和蔺相如这二人。
扩展资料
“徒”字的字形演变:
文言版《说文解字》:徒,步行也。从辵,土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徒,步行。字形采用“辵”作边旁,“土”作声旁。
“徒”字不同意思的组词:
1. 门人、学生。 【组词】:「门徒」、「徒弟」、「学徒」、「名师出高徒」。
2. 信仰某一宗教或学说的人。 【组词】:「信徒」、「基督徒」、「佛教徒」。
3. 人,多指坏人。 【组词】:「暴徒」、「狂徒」、「不法之徒」。
4. 只。 【组词】:「徒增困扰」、「徒具形式」。
5. 白费、无效的样子。 【组词】:「徒然」、「马齿徒长」、「徒劳无功」、「徒费唇舌」。
6. 完全没有凭藉。 【组词】:「徒手」、「徒步」。
7. 一种拘禁犯人、强服劳役的刑罚。 【组词】:「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徒 (汉字)
1.(形声。本义:手靠着;靠着)
同本义[lean against]
据,杖持也。——《说文》
冯几据杖。——《战国策·燕策》
据轼低头。——《庄子·来盗跖》
2.依靠,凭借
不可以据。——《源诗·邶风·柏舟》
神必据我。——《左传·僖公五年》
诚据百其势。——《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北据汉沔。——《三国志·诸葛亮传》
向后据地。——《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3..根据
据于德。——《论语》
据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商君书·更法》
4..又如:据经(依据经典);据乱(据乱世之史);据常(根据常理);据依(依据);据古(尊依古道)
5.占有,占据 [occupy]
乃入据陈。——《史记度·陈涉世家》
据其栅。——《资治通鉴·唐纪》
据而有之。——《资治通鉴》
悉为逆据。——《广东军务记》
6.又如:据鞍(跨鞍。后用以指年老而壮志不减);据凡知(占据要位);据重(占据要位);据窃(窃据,非法占据)
7.按着 [press]
稽首据掌致诸地。——《礼记·玉藻》。注:“以左手覆按右手也。”
又如:据地(手按着地道)
8.安;定 [settle]
上党民走 赵, 赵军 长平,以按据 上党民。——《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