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成语大世界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荆门成语大世界 > 成语故事 > 黄宗羲 《原臣》的翻译-谁有黄宗羲的《原臣》的翻译,急寻

黄宗羲 《原臣》的翻译-谁有黄宗羲的《原臣》的翻译,急寻

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臣听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底;想要河水流得远长,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要使国家安定,一定要积聚它的德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长,根底不稳固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道德不深厚却想国家的安定,臣虽然愚笨,(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象陛下这样)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处在天地间最高的地位,不考虑在安乐时想到危难、用节俭来消除奢侈,这也象砍伐树木的根却要求树木茂盛,阻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一样啊。
所有帝王,承受上天的大命,开头作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贯彻到底的大概很少。

有一种人,在君主还没有在神色及言语上表示意思的时候,就知道他的心向,用这样来事奉君主,这样可是算是臣子吗?答案是:不可以。那么牺牲自己的性命来事奉君主,这样可以算是臣子吗?答案是:不可以。
  在还没有在神色和言语上表示意思,就知道其心向,这是用来事奉父母的;为对方牺牲性命,这是没有私心的最高表现;这样都还不能算是好臣子,那么为臣的态度应该怎么样才可以呢?答案是:因为天下的广大,不是国君一个人所能治理的,因此才把它分给百官管理。因此,我们出来做官,是为天下百姓服务,而不是为君主一人服务;是为万民苍生工作,不是为一姓一朝工作。
  我是为了天下百姓的福利着眼,如果不是这样,即使是国君以行动语言来强迫我,我也不敢听从,更何况没有明确的行动或语言呢?如果不是这样,就算是在朝廷中做官,我也不愿意,更何况为国君牺牲生命呢?如果不是这样,竟以国君一人一姓的福利着眼,国君一有未经明确表示的喜好嗜欲,我就善加体察,曲意奉承,那不就和宦官仆妾一样吗。国君为一己的私心而身死家亡,我也跟着身死家亡,这是感情亲密者才能有的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38行为啊!怎么是臣子该做的呢?这就是真的臣子与不是臣子的分别啊。
  一般当臣子的人,不了解这个道理,他们认为:臣子是为了君主而设置的;国君把土地分给我,然后让我治理它;把人民赐给我,然后让我管理他们;把天下的人民当作国君私人的财产。今天,因为四处劳苦纷乱,人民生活困顿,会危害到君主的权位,才不得不研究统治管理的方法;如果没有关系到朝廷的存亡,那么四处的劳苦纷乱,人民的生活困顿,虽然是忠心的臣子,也会认为这些只是微不足道的小毛病罢了。
  古代做臣子的,是以天下万民为念呢?还是视天下人民为人君之私物呢?其实天下的安定混乱,关键不是在于皇室一姓的兴亡,而是在于千万百姓的忧患安乐;所以夏桀、商纣的灭亡,正是让天下走向安定的局面;秦始皇、元人的兴起,正是让天下走向紊乱的局面;晋、宋、齐、梁的兴亡,因为都是一姓一家的篡夺,与天下的兴亡并无关联。做臣子的如果不重视百姓的疾苦,即使能辅佐君王兴起,随着国君牺牲,对于做臣子应有的道理,仍然是背道而驰的。
  治理天下,就像牵拉大木头一样,前面的人出力喊“耶”,后面的人就要跟着出力喊“许”,君主和臣子,就是一起拉木头的人啊!如果手不拉紧绳索,脚不踏稳地面,在前面带路的人(指君主)只是在嬉戏,而在后面跟随的人(指臣子)还认为是对的,那么就会荒废了牵拉木头的工作。
  唉!后世骄傲的君主自我放纵,不把天下万民的福利当一回事,他们寻求登用未任官的人,只不过是想要个供他驱使的人罢了。而未任官的人帮君主做的事,也不过是一些到处奔走的琐事;他们一时能够免于挨饿受冻,于是就感谢君主的知遇之恩,不再计较礼节的周不周到,跻身于妾之辈,而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万历初年,神宗对待张居正的礼仪略微好了些,这对于古代对老师的礼仪还不到百分之一,当时议论的人惊骇张居正接受神宗没有当他做老师的礼仪。张居正获罪,在因为不能被用作为老师的礼仪对待自己,听命差使于妾之辈.而责备与此不能以师傅自待相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耳朵和眼睛逐渐被世俗所影响,是臣的人把这当做准则标准,又怎么会知道臣子与国君,名称不同然而实质都是共治天下呢?
  有的人说:“臣子难道不应该与人子一样吗?”“不是的,父亲和儿子是一脉相承的,儿子分裂了父亲的躯体才有了躯体,所以孝子虽然不再和父亲是一个躯体但却能每天亲近父亲的气息,时间久了也就和父亲心意相通了。不孝子,离开了父亲的身体,每天与父亲渐渐疏远,时间久了他们的气质也就没什么相似的了。君臣的名分是根据天下产生的。(一个人)要是没有担当天下的责任,哪么对于君主来说也不过是个过路人。如果出仕成为了君王的臣子的人,却不能以天下大道为行事准则,那么也不过是君主的仆妾罢了;但如果是能够以天下大道为行事准则,那就可以算是君王的帝师挚友了。这样说来,虽然都被称为臣,但他的名分却有多种变化,而父子的关系确实永久不可变更的。 ”
称呼为君或者臣,虽然名字不同但是意思是相同的。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1)是也;入而又去之者,尧、舜是也;初不欲入而不得去者,禹是也。岂古之人有所异哉?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汉高帝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2),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而小儒规规焉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62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至桀、纣之暴,犹谓汤、武不当诛之,而妄传伯夷、叔齐无稽之事(3),乃兆人万姓崩溃之血肉,曾不异夫腐鼠。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是故武王圣人也,孟子之言,圣人之言也;后世之君,欲以如父如天之空名,禁人之窥伺者,皆不便于其言,至废孟子而不立(4),非导源于小儒乎! 虽然,使后之为君者,果能保此产业,传之无穷,亦无怪乎其私之也。既以产业视之,人之欲得产业,谁不如我?摄缄縢,固扃鐍,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远者数世,近者及身,其血肉之崩溃在其子孙矣。昔人愿世世无生帝王家(5),而毅宗之语公主,亦曰:“若何为生我家(6)!”痛哉斯言!回思创业时,其欲得天下之心,有不废然摧沮者乎! 是故明乎为君之职分,则唐、虞之世,人人能让,许由、务光非绝尘也;不明乎为君之职分,则市井之间,人人可欲,许由、务光所以旷后世而不闻也。然君之职分难明,以俄顷淫乐不易无穷之悲,虽愚者亦明之矣。

  【注释】

  (1)许由、务光:传说中的高士。唐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认为是对自己的侮辱,就隐居箕山中。商汤让天下于务光,务光负石投水而死。 (2)“汉高”句:《史记˙高祖本纪》载汉高祖刘邦登帝位后,曾对其父说:“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其兄刘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3)伯夷、叔齐无稽之事:《史记˙伯夷列传》载他俩反对武王伐纣,天下归周之后,又耻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 (4)废孟子不立:《孟子˙尽心下》中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话,明太祖朱元璋见而下诏废除祭祀孟子。 (5)“昔人”句:《南史˙王敬则传》载南朝宋顺帝刘准被逼出宫,曾发愿:“愿后身世世勿复生天王家!” (6)“而毅宗”三句:毅宗,明崇祯帝,南明初谥思宗,后改毅宗,李自成军攻入北京后,他叹息公主不该生在帝王家,以剑砍长平公主,断左臂,然后自缢。

  【译文】人类社会开始之后,人都是自私的,也是自利的。社会上对公众有利的事却无人兴办它,对公众有害的事也无人去除掉它。有这样一个人出来,他不以自己一人的利益作为利益,却让天下人得到他的利益;不以自己一人的祸患作为祸患,却让天下人免受他的祸患。那个人的勤苦辛劳,必定是天下人的千万倍。拿出千万倍的勤苦辛劳,而自己却又不享受利益,这必然不是天下常人之情所愿意的。所以古时的君主,考虑后而不愿就位的,是许由、务光等人;就位而又离位的,是尧、舜等人;起先不愿就位而最终却未能离位的,是大禹了。难道说古代人有什么不同吗?喜好安逸,厌恶劳动,也像常人情况一样啊。

  后代做人君的却不是这样了。他们认为天下的利害大权都出于自己,我将天下的利益都归于自己,将天下的祸患都归于别人,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让天下的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将自己的大私作为天下的公利。开始时对此还觉得惭愧,时间久了也就心安理得了,将天下看作是广大的产业,把它传给子孙,享受无穷。正如汉高祖所说的“我的产业所达到的成就,与二哥相比,究竟谁多呢?”他的追逐利益的心情,不知不觉已流露于言辞了。

  这没有其他原因,古时将天下看成是主,将君主看作是客,凡是君主一世所经营的,都是为了天下人。现在将君主看作主,将天下看作是客,凡是天下没有一地能够得到安宁的,正是在于为君主啊。因而当他未得到天下时,使天下的人民肝脑涂地,使天下的子女离散,以增多自己一个人的产业,对此并不感到悲惨,还说:“我本来就是为子孙创业呀。”当他已得到天下后,就敲诈剥夺天下人的骨髓,离散天下人的子女,以供奉自己一人的荒淫享乐,把这视作理所当然,说:“这些都是我的产业的利息呀。”既然这样,作为天下最大的祸害,只是君主而已!当初假使没有君主,人们都能得到自己的东西,人们都能得到自己的利益。唉!难道设立君主的道理本来就是这样的吗?

  古时候天下的人都爱戴他们的君主,把他比作父亲,拟作青天,实在是不算过分。如今天下的人都怨恨他们的君主,将他看成仇敌一样,称他为“独夫”,本来就是他应该得到的结果。但小儒死守旧义,认为君臣间的关系存在于天地之间,难以逃脱,甚至像夏桀、殷纣那样残暴,竟还说商汤、周武王不应杀他们,而编造流传伯夷、叔齐的无从查考之事,把千千万万老百姓的死,看成与老鼠的死没有什么两样。难道天地这样大,却在千千万万的百姓之中,只偏爱君主的一人一姓吗?所以说周武王是圣人啊,孟子的话,是圣人的言论啊。后代那些想要凭着他像父亲一般、像老天一般的空名,禁止别人窥测君位的君主,都感到孟子的话对自己不利,直到废除孟子配祀孔子的地位,这难道不是来源于小儒吗?

  虽是这样,如果后代做君主的,果真能保住这产业,把它永远传下去,也不怪他将天下当作私有了。既然将它看作产业,旁人想得到产业的念头,有谁不像自己呢?于是用绳捆紧,用锁加固,但一个人的智慧和力量,并不能战胜天下要得到它的众多的人。远的不过几代,近的就在自身,他们血肉的崩溃,就应在子孙的身上了。过去南朝宋顺帝愿以后世世代代都不要投生到帝王家中,而明毅宗对公主所讲的话,也说:“你为什么要生在我家!”这话真可痛惜啊!回想他们祖上创业之时,志在占据天下的雄心,哪有不垂头沮丧的呢?因此明白作君主的职责,那么唐尧、虞舜的时代,人人都能推让君位,许由、务光也并非超尘绝俗的人;不明了作君的职责,那么就连市井之间,人人都想得到君位,许由、务光因而绝迹于后世而听不到了。虽然君主的职分难以明了,但用片刻的荒淫享乐,不值得换取无穷的悲哀,即使是愚蠢的人也能明白这一道理的。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标签导航

什么成语最后一个字带人字的 不像话,打一个四字成语,最后一个字是语 形容人经过努力后一鸣惊人的成语 人四字词语例子百年一人,一鸣惊人,聪明过 撒多音字是什么 “参”有什么多音字? 人参的参多音字是什么 参的多音字 冰有哪些四个字的词语 带冰字的4字网名 有带冰字的成语越多越好 带冰的四字词语 何去何从什么意思? 何去何从的意思是什么 “何去何从”是什么意思? 何去何从的何是什么意思 孝子之子分)身而后 日远日疏 久之而气不相似翻译 ”痛哉斯言”怎么翻译? 麻烦帮翻译一下黄宗羲的《原臣》 黄宗羲 《原臣》的翻译 菜字打头的成语有哪些 以菜开头的成语 “菜”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玩字开头的成语 带花 雪 月 风 清 丝字的二字词语 有关雪的诗句和四字词语 火,飞的四字词语,还有雪与冰,月和火,风和花的 与雪字有关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何去何从之阿飞正传 歌词 歌词里有不知道到何去何从是什么歌名 何去何从的歌词 ……何去何从 歌词一首老歌 弃什么图什么的成语 形容放弃的成语有哪些? 弃的成语有哪些 和弃有关的成语 鹤立鸡群的鹤子四字成语 鹤立鸡群中有鹤和鸡像这要的成语有哪些 带鹤字的成语有哪些 又关于坚强的名言或成语,至少五个 关于坚强的名言 关于坚强的名人名言 、如果你足够坚强,你就是史无前例的——司科特·菲茨杰拉德 ... 总觉得自己有病身体虚弱处于亚健康,做事没有自信,老是喜欢看别... 当你竭尽全力去做了一件事,努力付出了,却没有丝毫的收获,你该... 做事情总觉得没动力 如果一个人竭尽全力去做一件事,却仍然被否认,甚至全盘否认该怎... 怎么办啊? 生辰八字 生辰八字是指什么? 形容乒乓球比赛有些什么成语 与乒乓有关的成语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