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国人向来讲究谋略。善用谋略,以柔克刚、以智取胜、以巧见长,足以成就一番事业;不善谋略,凡事以拙力抗衡,不仅会弄巧成拙,还会贻笑大方。然而,谋略固然精妙,但什么该谋、什么不该谋,什么时候该谋、什么时候该实,是谋出一官半职、还是谋成千秋事业,都是学问。谋略不同,影响大不相同。而“谋”与“诈”往往就在一线之间,很多时候用谋不当,巧谋便会成为巧诈,结果也会适得其反。
《韩非子》里记载了这样两个小故事:魏国将领乐羊攻打中山国,中山国国君把其子煮成肉羹送给他。乐羊端起肉羹一饮而尽,而后攻占中山国。魏文侯虽然奖赏了乐羊的战功,却也怀疑起他的品行。鲁国国君孟孙打猎时活捉了一只小鹿,命秦西巴带回。秦西巴心有不忍,把小鹿放生,孟孙得知后一怒之下将秦西巴赶走。一年后,孟孙却又把秦西巴请回来当太子的老师,原因在于他对鹿都有怜悯之心,对太子必定会e69da5e887aa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39诚心以对。乐羊因为使诈得功,但终被魏王怀疑;秦西巴因为宽仁获罪,却得到更多的信任。所以韩非子评价说“巧诈不如拙诚”。
坚持“拙诚”而获得成功不是一日之功,习惯于“巧诈”攫取眼前利益更非一日之寒。善于“诈术”的人,即便一时可以欺骗隐瞒别人,但久而久之,再高明的骗术也会露出马脚。“拙诚”虽不如“巧诈”那样灵活应变,短时间里可能会吃亏,却可以凭借愚直拙笨建立信任,涵养操守,立稳事业根基。可以说,“拙诚”不仅是修身之要、相处之道,更是立业之本、成事之基。
宋代苏洵曾言:“为一身谋则愚,而为天下谋则智。”为天下谋,实际上就是一种舍己为公的拙诚精神。以拙诚立身,以笃行谋事,方能干出一番实绩,亦无愧于内心。
译文:乐羊作为魏国的将领攻打中山国。当时他的儿子就在中山国内,中山国国君把他的儿子煮成人肉羹送给他。乐羊就坐在军帐内端着肉羹喝了起来,一杯全喝完了。乐羊攻占中山国之后,魏文侯虽然奖赏了他的战功,却怀疑起他的心地来。
鲁国国君孟孙打猎时活捉了一只小鹿,让秦西巴带回去,秦西巴发现这只小鹿的母亲跟在后面不停的哀号,秦西巴不忍心,就把小鹿放了,孟孙气得将秦西巴赶走了,一年后又把他找回来当太子的老师,左右的人说:“秦西巴对您是有罪的,请他来做太子的老师,不妥当吧?”
孟孙说:“秦西巴有一颗仁慈的心。他对一只鹿都生怜悯之心,请他做太子的老师,我最放心了。”所以汉代刘向说“巧诈不如笨拙而诚实。乐羊因为有功却被魏王怀疑,秦西巴因为有罪却得到更多的信任。”
出处:战国·韩非《韩非子·说林》。
原文:乐羊为魏将以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坐于幕下而啜之,尽一杯。文侯谓堵师赞曰:“乐羊以我故而食其子之肉。”答曰:“其子而食之,且谁不食?“乐羊罢中山,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孟孙猎得麑,使秦西巴载归。其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与之。
孟孙适至,求麑安在。答曰:“余弗忍而与其母。” 孟孙大怒,逐之。居三月,复召,以为太子傅。其御曰:“曩将罪之,今召以为太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不忍麑,又且忍吾子乎?”故曰:巧诈不如拙诚,乐羊以有功而见疑,秦西巴以有罪而益信,由仁与不仁也。
扩展资料
一、巧诈不如拙诚揭示道理
巧妙的奸诈不如拙朴的诚实。乐羊因为有功而被疑心,秦西巴以有罪而更加得到信任,原因就在于仁与不仁的差别啊。
二、创作背景
《巧诈不如拙诚》出自《韩非子》之《韩非子·说林》。《韩非子》是韩非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据《汉书·艺文志》著录《韩子》五十五篇,《隋书·经籍志》著录二十卷。
其学说的核心是以君主专制为基础的法、术、势结合思想,秉持进化论的历史观,主张极端的功利主义,认为人与人之间只有利害而没有仁爱,强调以法治国,以利用人,对秦汉以后中国封建社会制度的建立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赏析
该书在先秦诸子中具有独特的风格,思想犀利,文字峭刻,逻辑严密,善用寓言,其寓言经整理之后又辑为各种寓言集,如《内外储说》、《说林》、《喻老》、《十过》等即是。著作中许多当时的民间传说和寓言故事也成为成语典故的出处。韩非子的文章构思精巧,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
韩非子还善于用大量浅显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为论证资料,说明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地体现他e69da5e887aa7a686964616f338的法家思想和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在他文章中出现的很多寓言故事,因其丰富的内涵,生动的故事,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至今为人们广泛运用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巧诈不如拙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韩非子
“巧诈”,是指心怀鬼胎,有目的有意图地故意表现出某些能够吸引人迷惑人的假象,是自以为聪明的奸诈之举。
乐羊为了攻下中山国,结果也拿下了中山国,本来想能得到国君的好评,结果得到的是“巧诈”的评语。
巧诈不如拙诚
原文:
乐羊为魏将以攻中山e68a84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64。其子在中山,中山县其子示乐羊,乐羊不为衰志,攻之愈急。中山因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食之尽一杯。中山见其诚也,不忍与其战,果下之。遂为文侯开地。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
孟孙猎得谟。使秦西巴持归,其母随而鸣,秦西巴不忍,纵而与之。孟孙怒而逐秦西巴。居一年,召以为太子傅。左右曰:“夫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太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以一而不忍,又将能忍吾子乎?”故曰:巧诈不如拙诚。乐羊以有功而见疑,秦西巴以有罪而益信.
译文:
乐羊是魏国大将攻打中山国。乐羊的儿子在中山国,中山国悬挂乐羊儿子给乐羊看,乐羊并没有因此而减弱进攻的意志,攻打更为猛烈。中山国于是将乐羊儿子烹了之后送羹给乐羊,乐羊喝干了一杯。中山国看到了乐羊的决心,不忍心和他对战,终于拿下了中山国。于是成为文侯发迹的地方。文侯欣赏他的战功,但怀疑他的内心。
孟孙打猎捕获一只貘。让秦西巴拿着回家,貘的母亲一边跟一边鸣叫,秦西巴不忍心,放了貘给母貘。孟孙(因此)发怒放逐了秦西巴。一年过后,召回秦西巴做太子的老师。旁边的人说:“秦西巴对君王是有罪的,现在又任命他为太子傅,为什么?”孟孙回答:“他能因为一只貘而不忍心,又怎么能忍心我的儿子啊?”所以说:巧妙的奸诈不如拙朴的诚实。乐羊因为有功而被疑心,秦西巴以有罪而更加得到信任.
巧诈不如拙诚寓意:
为人正心诚实,虽然笨拙,反而没什么祸患.
1、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
B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
C其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与之。
D曰:“乐羊以我故而食其子之肉。”答曰:“其子而食之,且谁不食?”
2、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乐羊因为没有攻下中山而被魏文侯怀疑是否忠心。
B秦西巴因为有罪在身(想将功赎罪)而获取了孟孙的信任。
C魏文侯怀疑乐羊,是受到堵师赞的影响。
D本文尊乐羊而贬秦西巴。
3、 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乐羊坐于幕下而啜之
译:乐羊坐在帐幕下为儿子被杀而啜泣。
B孟孙适至而求麑
译:孟孙刚好赶到,寻找小鹿。
C曩将罪之,今召以为子傅,何也
译:以前要将他治罪,现在召他给您的儿子当师傅,为什么呢?
D夫不忍麑,又且忍吾子乎?
译:他不忍心伤害小鹿,难道会忍心伤害我的儿子吗?
4、作者写此文的观点是:
答案
1.C
2.C
3.A
4.巧诈不如拙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