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始置于西汉中期,为各郡的重要属吏。见于记载的有“督邮掾”、“都邮”等,通称“督邮”。职责为代表太守巡行属县,督察长吏和邮驿,宣达教令,兼司捕亡等。一郡分的数部的,每部各有zhidao督邮一人。唐以后废。 在郡一级置督邮,负责对县级官员的监察,也即对于属县长吏中的贪赃枉法者,督邮要负责查其罪状,然后上报版郡太守处置。督邮只能上报郡守决定,也即只有“分明善恶”之责,而无奖善惩恶之权。
汉朝形成了从上至下的权三级监察网:御史府监察中央级官吏;州刺史监察州郡两千石官员;督邮监察县级官员。刺史和督邮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刺史对御史府负责,而督邮则对郡太守负责。
你是看了三国演义怒鞭督邮那段的吧。相当于现代的省/地级的纪检官员。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灵帝末,黄巾起,州郡各举义兵,先主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除安喜尉。典略曰:平原刘子平知备有武勇,时张纯反叛,青州被诏,遣从事将兵讨纯,过平原,子平荐备於从事,遂与相随,遇贼於野,备中创阳死,贼去后,故人以车载之,得免。后以军功,为中山安喜尉。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枊,弃官亡命。典略曰:其后州郡被诏书,其有军功为长吏者,当沙汰之,备疑在遣中。督邮至县,当遣备,备素知之。闻督邮在传舍,备欲求见督邮,督邮称疾不肯见备,备恨之,因还治,将吏卒更诣传舍,突入门,言“我被府君密教收督邮”。遂就床缚之,将出到界,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62自解其绶以系督邮颈,缚之著树,鞭杖百馀下,欲杀之。督邮求哀,乃释去之。
百科这么写的。督邮 官名。始置于西汉中期,郡守属吏,掌监属官。汉时位轻权重,凡传达教令,督察属吏,案验刑狱,检核非法等,无所不管。郡分部者,部皆置,如西部督邮、东部督邮等。魏、晋起地位似不如前代。后设置渐少。北齐只设于清都郡。隋初废郡,督邮亦废。
《汉书.文帝纪》:“二千石(指郡太守)遣都吏循行,不称者督之。”颜师古注引如淳曰:“律说,都吏今督邮是也。”《后汉书.卓茂传》:“平帝时,天下大蝗......独不入密县界,督邮言之。太守不信,出自案行,见乃服焉。”李贤注:“《汉书·志》曰:郡监县有五部,部有督邮掾,以察诸县也。”《晋书.隐逸传.陶潜》:“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都邮是又称督邮e5a48de588b6e799bee5baa6364,是汉代到隋初官职名,是督邮书掾、督邮曹掾的简称。汉代各郡的重要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政令兼司法等。每郡分若干部,每部设一督邮。
一、职能
西汉时设置,督邮品级不高,但是权利较大,包括传达教令,督察属吏,案验刑狱,检核非法等。
二、发展
督邮是郡守的下属官吏,西汉设置,权利达到顶峰。郡分部者,部皆置,如西部督邮、东部督邮等。魏、晋起地位似不如前代。后设置渐少。北齐只设于清都郡。隋初废郡,督邮一并废除。
扩展资料
有关督邮的著名典故
一、主簿辨酒
《世说新语·术解》:“桓公(桓温)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青州有齐郡,平原有鬲县。从事,言到脐(肚脐);督邮,言在鬲(即膈。胸、腹腔间的膈膜)上住。”从事、督邮,都是官名。
释义:桓温的主簿,善于辨别酒的优劣,但不直接说是好是坏,而是用隐语把美酒比喻为“青州从事”,把劣酒比喻为“平原督邮”。后遂用“青州从事、从事青州、从事到齐、白酒到齐”等称好酒,或形容酒味佳美;以“平原督邮、薄酒督邮、督邮”等称劣酒,或形容酒味淡薄。
二、怒鞭督邮
话说刘备讨黄巾有功,本想能封侯拜爵,怎奈朝廷宦官十常侍当道,阻塞贤良,最后只封刘备一个县尉。
刘备上任不久,一位督邮来了,非常的瞧不起刘备,问起刘备的家世,刘备说道:“备乃是中山靖王之后”。督邮听后,一脸冷笑道:“大胆刘备,胆敢冒充帝胄,还不速速退出,哼!”
刘备悻悻退出,侍从告诉刘备,“督邮发怒是因为将军您没有贿赂给他”,刘备皱起眉头,叹口气说道:“自从备上任以来从没有拿过百姓的一点东西,没有钱给他啊!”
于是督邮真的发怒了。刘备多次求见,督邮只是不见。有回张飞喝了几杯闷酒,骑着马出来,看见几个六七十岁的老人人跪在县衙口,便上前询问。老人们说督邮强迫他们诬告刘备,他们不肯,于是督邮要打他们。
张飞很是生气,就冲进去把督邮抓了出来绑在县衙门口一棵柳树上,扯下柳条来打,打断了数根。这就是张飞怒鞭督邮的事情。后来,关羽和张飞劝刘备把督邮杀了,令投他处,怎奈刘备本是心慈之人,便把县衙印挂在督邮脖子上,带着两位义弟就走了 。
三、陶渊明与督邮
陶渊明41岁时(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85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在该篇的序中叙述他辞官的原因,是“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已交病。”但他仍然“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想任满一年,待公田收获后再辞官。促使他居官八十余日就自辞的原因是“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督邮 (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