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心正则笔正。
宋·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心正:指人的思想、品行端正。笔正:指书法纯正。本句大意是:只有思想、品行端正,下笔写字才会书法纯正。“~”本是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回答穆宗问他为什么善于用笔对说的话,意思是思想纯正,没有邪念,写字就会写得纯正,合乎章法。其实“心正”与“笔正’之间并没有必然的直接联系,但一个人的才识、学问甚至性格、品格等修养,往往能通过书法体现出来。如风流倜傥的人,字也多半写得潇洒飘逸;忠厚淳朴的人,字也大都写得朴实无华。作者云“~”,无非是强调作人要注意思想品德的修养,这是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38至今我们都应该认真借鉴的。这句可供论述书法艺术中个人品质修养的重要性。
北宋文学家 苏轼 《书唐氏六家书后》
下笔风起云涌。 笔名言明末清初文学家 蒲松龄
笔是思想的舌头。西班牙小说家 塞万提斯
挥毫落笔如云烟。唐代诗人 杜甫
传神文笔足千秋。清代文人 永忠
长觉风雷笔下生。 关于笔的名言唐末诗人 崔道融
不动笔墨不读书。中国革命家和教育家 徐特立
笔下龙蛇似有神。唐代书法家 张怀瓘
笔所未到气已吞。北宋文学家 苏轼
笔墨是智慧的犁铧。 笔名言尼日利亚作家 约翰·克拉克
笔杆子已成为号角。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诗人 朗费罗
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见晋·王羲之《题卫夫人》。意:这里指字的形体、结构、笔划搭配等。笔:这里指下笔书写。作字:写字。这两句大意是:在动笔书写之前,要先对所写的宇的形体结构偃仰横直等等有了充分的考虑,然后再下笔书写。书法家在动笔之前,不仅要对每个字的形体太小,笔划粗细,用墨浓淡,运笔急徐进行充分酝酿,精心设计,而且还要对字与字之间的互相搭配,整幅作品的结构布局有通盘的考虑,才能完成一件理想的书法作品。故而“意在笔前”是书法艺术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这两句可供论述在书法创作中应先认真思考,作到胸有成竹后再下笔书写;也可仅引用“意在笔前”说明在文学创作中应对要表现的内容有了深思熟虑之后再动笔。
东晋书法家 王羲之 《题卫夫人<笔阵图>》
意在笔先,神余言外。清代文人 陈廷焯
意在笔先,力透纸背。 关于笔的名言清朝文学家、史学家 赵冀
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唐代画家 张彦远
未落笔时,先须立意。清代学者、书画家 蒋和
落笔要旧,景界要新。清代画家 唐岱
笔秃千管,墨磨万锭。 笔名言北宋文学家 苏轼
笔墨亦由人品为高下。清代画家 方薰
文人之笔,劝善惩恶也。
汉·王充《论衡·佚文篇》。这两句大意是:文人的笔,是用来劝人为善,惩戒恶行的。王充在这里说的是一种写作目的,认为文人应该用自己的笔来“劝善惩恶”。这里的“善”、“恶”,自然是以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来衡量的。但王充已经认识到文学的社会性,指明了文人的社会责任,这是应该肯定的。社会主义时代的文学家,应该用自己的笔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倡好人好事,惩戒恶行劣迹,爱憎分明,褒贬得当。从这个意义来看,~两句对当前的写作仍然是有积极意义的。
东汉哲学家 王充 《论衡·佚文篇》
据鞍雄剑动,插笔羽书飞。
唐·杜审言《赠苏味道》。苏味道:初唐时人,曾居相位,后贬为刺史。据鞍:骑在马上。雄剑:利剑。插笔:搁笔。羽书:军事文书,插鸟羽以表示紧急。这两句大意是:在马上挥舞着利剑杀敌立功,在案旁写成的羽书飞传军中。诗句赞扬苏味道武能疆场杀敌,文能运筹帷幄,可化用以表现古时文武全才的人。
唐代诗人 杜甫的祖父 杜审言 《赠苏味道》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关于笔的名言
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这两句大意是:一下笔就能使风雨为之惊动,诗写成后能使鬼神为之哭泣。这两句是杜甫连用比喻、夸张的手法高度赞美李白才华横溢,他的诗歌精妙绝伦,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可供引用论述诗文创作应力求有分量,有力度,能打动人心,也可引用形容某些诗文作品气魄宏太,感情强烈,富有艺术感染力。
唐代诗人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这两句大意是:读破了万卷书,作起诗文章像有神助一样。这两句是杜甫的自我评价,虽多少有些夸张和自负的意昧,但确是经验之谈。它道出了一个质朴的真理,即博览群书,吸取前人积累的知识和创作经验,加以融会贯通,写起诗文来就会下笔成章,若有神助。作者对读书与写作的关系作了精炼的概括,因而千古以来广为传诵。苏轼的名言“读书万卷始通神”即从此化来。此名句可供引用论述平时注意读书,注意积累知识对于创作的重要作用。
唐代诗人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一字不可易,易则损文笔。古希腊盲诗人 荷马
记者的笔可抵三千毛瑟枪。法国近代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 拿破仑
吐言贵珠玉,落笔回风霜。 笔名言唐代诗人 李白
精华在笔端,咫只匠心难。唐代诗人 张祜
好脾气是人生的一笔财富。英国散文作家 威·赫兹里特
父母的美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古罗马诗人 贺拉斯
胸中书富五车,笔下句高千古。 关于笔的名言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胸次山高水远,笔端云起风狂。北宋词人 向子湮
轻吟一句情话,执笔一副情画。现代诗人、散文家 徐志摩
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见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二十一。“纵横”句: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一称颂北周著名文学家庾信的诗赋到晚年“凌云健笔意纵横”,意谓气势昂扬,意境开阔。俯仰随人:即随人俯扬,人家低头就低头,人家抬头就抬头,亦步亦趋,步人后尘,这两句大意是:写诗应该自抒性情,纵横挥洒,如随人俯仰,陈陈相因,也太可怜了.
金末元初诗人、史学家 元好问 《论诗三十首》
童心便有爱书癖,手指今余把笔痕。 笔名言
唐·刘禹锡《送周鲁儒赴举诗》。癖(pī匹):出于对事物偏爱而形成的习惯。把:握,这两句大意是:从小就有喜读诗书的癖好,长年乐此不疲,到现在手指上还留有明显的握笔磨出的茧痕。这是刘禹锡对学有专攻的朋友的赞许。诗句采用夸张的手法,在读书之“癖“上做文章:先在少小童心上浓抹一笔,一跃而写当今,通过一个极大的时间跨度和一个至今犹存的“把笔痕”,突出与强化前边的“读书癖”,从而使漫长的时间也得到了强化。可谓惜墨如金,然而境界全出,兴味盎然。
唐代文学家 刘禹锡 《送周鲁儒赴举诗》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唐·李白《江上吟》。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沧洲:泛指扛海。这两句大意是:诗兴酣畅之时,落笔行文力撼五岳;挥毫成诗之后,笑做人间气凌江海。~两句写李白文思酣畅,气度非凡,落笔成篇,撼山凌海,充分表现出李白的文学才能和作者的高度自信。此句既可描述李白卓越的艺术天才,也可借以褒扬其他作家卓越的艺术成就。
唐代诗人 李白 《江上吟》
庚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一。庾信:字子山,北朝末期诗人兼辞赋家。他的艺术成就集六朝之大成,对诗歌形式作过多方面的探索,对唐代诗赋的发展有较大影响。这两句大意是:庾信的作品到了晚期更为成熟,他的笔锋雄健,气势凌云,纵横挥洒,无不如意。此名句是对庾信的文学评价,后一句也可借来评价其他优秀作家纵横捭阖、气势不凡的作品。
唐代诗人 杜甫 《戏为六绝句》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宋·苏轼《柳氏二甥求笔迹二首》其一。退笔如山:据《太平广记》载,智永住吴兴永欣寺,学书有秃笔头十瓮,后埋之,号为退笔冢。这两句大意是:写秃的笔头即使堆积如山也不值得珍惜,其有读破万卷书才能实现通神的创作境界。苏轼的外甥柳闳、柳辟很崇拜舅舅的书法,向苏轼索求笔迹。于是,苏轼写了两首诗自谦,说自己的书法未足珍惜.只有读书万卷才是学子们应追求的境界。“读书万卷始通神”一类的警句,是古人劝学的常用语,是我们民族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杜甫也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句,这种号召读书广博的口号,在知识爆炸,社会分工却越来越细,专业面目趋狭窄的今天,仍有其现实的借鉴意义。
北宋文学家 苏轼 《柳氏二甥求笔迹二首》
意匠如神变化生,笔端有力任纵横。 关于笔的名言
宋·戴复古《论诗十绝》其四。意匠:指作文、绘画时的精心构思。纵横:奔放,不受拘束。这两句大意是:精妙的构思出神入化,变化无穷,刚劲的笔触纵横恣肆,任意驰骋。浩瀚的文思,是写作的基础,文思浩瀚则笔力纵横,笔力纵横则表达如意,正如苏轼所说;“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两句对创作时的构思和表达均有借鉴意义。
南宋诗人 戴复古 《论诗十绝》
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清·袁枚《遣兴六首》其五。由来:从来。落笔:下笔。这两句大意是:由于爱美求好,我写作时从来都感到下笔是很困难的事,一首诗总要反复修改千次才觉得心安。袁枚和蒋士铨、赵翼号称“乾嘉三大家”,是当时诗坛盟主,可是他晚年写诗还要千百次修改,才觉得心安。此诗的后两句是“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意谓作品不经反复修改,就像没梳妆好的女子一样,不许步出闺阁,抛头露面,让人看见。由此可见袁枚创作态度的谨严,也可见写作中修改、锤炼的重要。
清代诗人 袁枚 《遣兴六首》
妙不可尽之于言,事不可穷之于笔。
晋·郭璞《江赋》。这两句大意是:长江景色的美妙,是语言叙述不尽的;与长江有关的历史事件,是笔墨记录不完的。原文虽然是针对长江的,但也可用来泛指其它事物。例如可供引用形容山川的壮丽、园林的秀美或某次经历的丰富多采,令人难忘等。也可用以说明写诗作文以含蓄隽永、耐人寻味为上,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而不宜过于直露。
东晋著名学者 郭璞 《江赋》
信手拈来世已惊,三江滚滚笔头倾。
金·王若虚《评东坡山谷四绝》其二。这两句大意是:苏轼作诗不假雕琢,信笔写来.如江水从笔底滚滚倾出,诗情豪放,具有惊世骇俗的力量。这首诗的全文是:“~,莫将险语夸劲敌,公自无劳与若争。”这是作者对苏诗不假雕饰,自然惊人,诗情奔放,不可阻遏的艺术功力的高度评价,认为苏诗决非黄山谷诗所能匹敌。后多用以形容文人才思敏捷,挥洒为文,如江水自然流出,滔滔不绝。
金代文学家 王若虚 《评东坡山谷四绝》
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笔名言
见唐·杜甫《醉歌行》。词:文词。笔阵:笔法阵势。这两句大意是:文势浩瀚,如三蛱之水奔腾澎湃;笔法雄健,如千军万马独力横扫。这是杜甫对堂侄杜勤的赞语,也可用来称许才思敏捷,文势磅礴和书法矫健,挥洒自如的人。
唐代诗人 杜甫 《醉歌行》
欲为平易近人诗,下笔情深不自持。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龚自珍
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晋代书法家 卫恒
胸中历历着千年,笔下源源赴百川。魏衍
司源到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关于笔的名言唐代诗人 杜甫
内忧未艾叹萧墙,点滴学问在笔头。陶铸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唐代诗人 岑参
人品高,学问深,下笔自然有书卷气。清代学者 蒋骥
意得则舒怀以命笔,理伏则投笔以卷怀。 笔名言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养气》。意得:指文思涌现。命笔:执笔写作。理伏:指文思阻塞。投笔:掷笔。卷:收。这两句大意是:文思涌现就舒展情怀执笔书写,文思阻薯就收起情思放下笔来。要写出好的作品,不仅要有创作的愿望,更需要有灵感,有冲动。光凭冥思苦想,是写不出好文章的。所以刘勰主张文思畅达时就命笔行文,文思枯竭时就干脆投笔卷怀,不要硬去搜索枯肠。这种见解是可取的。
南北朝文学理论家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
人有一个好名声,就等于拥有一大笔财产。英国历史学家 托·富勒
美的至高无上的部分,无法以彩笔描出来。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哲学家 培根
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工夫。
宋·欧阳修《南歌子》[凤髻金泥带]。试手初:初次试试自己(描花)的身手。等闲:白白地。这几句大意是:这位新嫁娘久久地饿偎在丈夫的怀里,抚弄着彩笔,在婚后初次尝试着描摹花朵。由于沉溺于幸福的爱河之中,白白地消磨掉不少时光,影响了刺绣工夫。这是一首描写新婚夫妻恩爱生活的词。~几句把新婚夫妇的生活情态写得逼真传神。新娘子为了掩饰自己的羞涩,在~后,地又撒娇地“笑问鸳鸯双字,怎生书?”是她真的遗忘了,还是俏皮地故作逗趣,一任读者猜想。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南歌子》
在真正的伟人的领导下,笔会比剑更有力量。 关于笔的名言英国小说家 布尔沃·利顿
借用别人的观点的人永远也偿还不了这笔债务。英国政治家 哈利法克斯
山谷郁郁盘盘,云水飞动,意出尘外,怪生笔端。
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山谷:指肤西蓝田辋川的山谷。郁郁;树木葱茏茂盛。盘盘:蜿蜒盘屈。尘外:尘世之外,指画中充满隐逸之情和禅意。这几句大意是:(辋川)山谷葱茏盘屈,云飞水动,隐逸之情和谈禅之意溢于画表,不凡的意趣生于笔端。王维性喜山水,热最自然,崇信佛教,诗、画多以山水为内容。晚年居于辋川,曾绘《辋川图》,~几句就是对《辋川图》的生动的文字描绘,读之如身临其景。
唐代诗人 朱景玄 《唐朝名画录》
诗人! 笔下珍重罢! 众生的烦闷 要你来慰安呢当代女作家 冰心 《繁星春水》
怜悯是一笔借款,为小心起见,还是不要滥用的好。 笔名言法国思想家 文学家 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罗曼·罗兰
一个人向着目标迈进的时候,应当笔直地朝前望的。法国思想家 文学家 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罗曼·罗兰
若不是笔帮助了剑,恺撒大帝可能早已被世人遗忘。亨·沃思
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的心。法国哲学家 狄德罗
心正则笔正。
宋·苏轼《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32书唐氏六家书后》。心正:指人的思想、品行端正。笔正:指书法纯正。本句大意是:只有思想、品行端正,下笔写字才会书法纯正。“~”本是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回答穆宗问他为什么善于用笔对说的话,意思是思想纯正,没有邪念,写字就会写得纯正,合乎章法。其实“心正”与“笔正’之间并没有必然的直接联系,但一个人的才识、学问甚至性格、品格等修养,往往能通过书法体现出来。如风流倜傥的人,字也多半写得潇洒飘逸;忠厚淳朴的人,字也大都写得朴实无华。作者云“~”,无非是强调作人要注意思想品德的修养,这是至今我们都应该认真借鉴的。这句可供论述书法艺术中个人品质修养的重要性。
北宋文学家 苏轼 《书唐氏六家书后》
下笔风起云涌。 笔名言明末清初文学家 蒲松龄
笔是思想的舌头。西班牙小说家 塞万提斯
挥毫落笔如云烟。唐代诗人 杜甫
传神文笔足千秋。清代文人 永忠
长觉风雷笔下生。 关于笔的名言唐末诗人 崔道融
不动笔墨不读书。中国革命家和教育家 徐特立
笔下龙蛇似有神。唐代书法家 张怀瓘
笔所未到气已吞。北宋文学家 苏轼
笔墨是智慧的犁铧。 笔名言尼日利亚作家 约翰·克拉克
笔杆子已成为号角。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诗人 朗费罗
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见晋·王羲之《题卫夫人》。意:这里指字的形体、结构、笔划搭配等。笔:这里指下笔书写。作字:写字。这两句大意是:在动笔书写之前,要先对所写的宇的形体结构偃仰横直等等有了充分的考虑,然后再下笔书写。书法家在动笔之前,不仅要对每个字的形体太小,笔划粗细,用墨浓淡,运笔急徐进行充分酝酿,精心设计,而且还要对字与字之间的互相搭配,整幅作品的结构布局有通盘的考虑,才能完成一件理想的书法作品。故而“意在笔前”是书法艺术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这两句可供论述在书法创作中应先认真思考,作到胸有成竹后再下笔书写;也可仅引用“意在笔前”说明在文学创作中应对要表现的内容有了深思熟虑之后再动笔。
东晋书法家 王羲之 《题卫夫人》
意在笔先,神余言外。清代文人 陈廷焯
意在笔先,力透纸背。 关于笔的名言清朝文学家、史学家 赵冀
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唐代画家 张彦远
未落笔时,先须立意。清代学者、书画家 蒋和
落笔要旧,景界要新。清代画家 唐岱
笔秃千管,墨磨万锭。 笔名言北宋文学家 苏轼
笔墨亦由人品为高下。清代画家 方薰
文人之笔,劝善惩恶也。
汉·王充《论衡·佚文篇》。这两句大意是:文人的笔,是用来劝人为善,惩戒恶行的。王充在这里说的是一种写作目的,认为文人应该用自己的笔来“劝善惩恶”。这里的“善”、“恶”,自然是以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来衡量的。但王充已经认识到文学的社会性,指明了文人的社会责任,这是应该肯定的。社会主义时代的文学家,应该用自己的笔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倡好人好事,惩戒恶行劣迹,爱憎分明,褒贬得当。从这个意义来看,~两句对当前的写作仍然是有积极意义的。
东汉哲学家 王充 《论衡·佚文篇》
据鞍雄剑动,插笔羽书飞。
唐·杜审言《赠苏味道》。苏味道:初唐时人,曾居相位,后贬为刺史。据鞍:骑在马上。雄剑:利剑。插笔:搁笔。羽书:军事文书,插鸟羽以表示紧急。这两句大意是:在马上挥舞着利剑杀敌立功,在案旁写成的羽书飞传军中。诗句赞扬苏味道武能疆场杀敌,文能运筹帷幄,可化用以表现古时文武全才的人。
唐代诗人 杜甫的祖父 杜审言 《赠苏味道》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关于笔的名言
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这两句大意是:一下笔就能使风雨为之惊动,诗写成后能使鬼神为之哭泣。这两句是杜甫连用比喻、夸张的手法高度赞美李白才华横溢,他的诗歌精妙绝伦,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可供引用论述诗文创作应力求有分量,有力度,能打动人心,也可引用形容某些诗文作品气魄宏太,感情强烈,富有艺术感染力。
唐代诗人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这两句大意是:读破了万卷书,作起诗文章像有神助一样。这两句是杜甫的自我评价,虽多少有些夸张和自负的意昧,但确是经验之谈。它道出了一个质朴的真理,即博览群书,吸取前人积累的知识和创作经验,加以融会贯通,写起诗文来就会下笔成章,若有神助。作者对读书与写作的关系作了精炼的概括,因而千古以来广为传诵。苏轼的名言“读书万卷始通神”即从此化来。此名句可供引用论述平时注意读书,注意积累知识对于创作的重要作用。
唐代诗人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一字不可易,易则损文笔。古希腊盲诗人 荷马
记者的笔可抵三千毛瑟枪。法国近代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 拿破仑
吐言贵珠玉,落笔回风霜。 笔名言唐代诗人 李白
精华在笔端,咫只匠心难。唐代诗人 张祜
好脾气是人生的一笔财富。英国散文作家 威·赫兹里特
父母的美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古罗马诗人 贺拉斯
胸中书富五车,笔下句高千古。 关于笔的名言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胸次山高水远,笔端云起风狂。北宋词人 向子湮
轻吟一句情话,执笔一副情画。现代诗人、散文家 徐志摩
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见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二十一。“纵横”句: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一称颂北周著名文学家庾信的诗赋到晚年“凌云健笔意纵横”,意谓气势昂扬,意境开阔。俯仰随人:即随人俯扬,人家低头就低头,人家抬头就抬头,亦步亦趋,步人后尘,这两句大意是:写诗应该自抒性情,纵横挥洒,如随人俯仰,陈陈相因,也太可怜了.
金末元初诗人、史学家 元好问 《论诗三十首》
童心便有爱书癖,手指今余把笔痕。 笔名言
唐·刘禹锡《送周鲁儒赴举诗》。癖(pī匹):出于对事物偏爱而形成的习惯。把:握,这两句大意是:从小就有喜读诗书的癖好,长年乐此不疲,到现在手指上还留有明显的握笔磨出的茧痕。这是刘禹锡对学有专攻的朋友的赞许。诗句采用夸张的手法,在读书之“癖“上做文章:先在少小童心上浓抹一笔,一跃而写当今,通过一个极大的时间跨度和一个至今犹存的“把笔痕”,突出与强化前边的“读书癖”,从而使漫长的时间也得到了强化。可谓惜墨如金,然而境界全出,兴味盎然。
唐代文学家 刘禹锡 《送周鲁儒赴举诗》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唐·李白《江上吟》。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沧洲:泛指扛海。这两句大意是:诗兴酣畅之时,落笔行文力撼五岳;挥毫成诗之后,笑做人间气凌江海。~两句写李白文思酣畅,气度非凡,落笔成篇,撼山凌海,充分表现出李白的文学才能和作者的高度自信。此句既可描述李白卓越的艺术天才,也可借以褒扬其他作家卓越的艺术成就。
唐代诗人 李白 《江上吟》
庚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一。庾信:字子山,北朝末期诗人兼辞赋家。他的艺术成就集六朝之大成,对诗歌形式作过多方面的探索,对唐代诗赋的发展有较大影响。这两句大意是:庾信的作品到了晚期更为成熟,他的笔锋雄健,气势凌云,纵横挥洒,无不如意。此名句是对庾信的文学评价,后一句也可借来评价其他优秀作家纵横捭阖、气势不凡的作品。
唐代诗人 杜甫 《戏为六绝句》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宋·苏轼《柳氏二甥求笔迹二首》其一。退笔如山:据《太平广记》载,智永住吴兴永欣寺,学书有秃笔头十瓮,后埋之,号为退笔冢。这两句大意是:写秃的笔头即使堆积如山也不值得珍惜,其有读破万卷书才能实现通神的创作境界。苏轼的外甥柳闳、柳辟很崇拜舅舅的书法,向苏轼索求笔迹。于是,苏轼写了两首诗自谦,说自己的书法未足珍惜.只有读书万卷才是学子们应追求的境界。“读书万卷始通神”一类的警句,是古人劝学的常用语,是我们民族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杜甫也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句,这种号召读书广博的口号,在知识爆炸,社会分工却越来越细,专业面目趋狭窄的今天,仍有其现实的借鉴意义。
北宋文学家 苏轼 《柳氏二甥求笔迹二首》
意匠如神变化生,笔端有力任纵横。 关于笔的名言
宋·戴复古《论诗十绝》其四。意匠:指作文、绘画时的精心构思。纵横:奔放,不受拘束。这两句大意是:精妙的构思出神入化,变化无穷,刚劲的笔触纵横恣肆,任意驰骋。浩瀚的文思,是写作的基础,文思浩瀚则笔力纵横,笔力纵横则表达如意,正如苏轼所说;“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两句对创作时的构思和表达均有借鉴意义。
南宋诗人 戴复古 《论诗十绝》
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清·袁枚《遣兴六首》其五。由来:从来。落笔:下笔。这两句大意是:由于爱美求好,我写作时从来都感到下笔是很困难的事,一首诗总要反复修改千次才觉得心安。袁枚和蒋士铨、赵翼号称“乾嘉三大家”,是当时诗坛盟主,可是他晚年写诗还要千百次修改,才觉得心安。此诗的后两句是“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意谓作品不经反复修改,就像没梳妆好的女子一样,不许步出闺阁,抛头露面,让人看见。由此可见袁枚创作态度的谨严,也可见写作中修改、锤炼的重要。
清代诗人 袁枚 《遣兴六首》
妙不可尽之于言,事不可穷之于笔。
晋·郭璞《江赋》。这两句大意是:长江景色的美妙,是语言叙述不尽的;与长江有关的历史事件,是笔墨记录不完的。原文虽然是针对长江的,但也可用来泛指其它事物。例如可供引用形容山川的壮丽、园林的秀美或某次经历的丰富多采,令人难忘等。也可用以说明写诗作文以含蓄隽永、耐人寻味为上,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而不宜过于直露。
东晋著名学者 郭璞 《江赋》
信手拈来世已惊,三江滚滚笔头倾。
金·王若虚《评东坡山谷四绝》其二。这两句大意是:苏轼作诗不假雕琢,信笔写来.如江水从笔底滚滚倾出,诗情豪放,具有惊世骇俗的力量。这首诗的全文是:“~,莫将险语夸劲敌,公自无劳与若争。”这是作者对苏诗不假雕饰,自然惊人,诗情奔放,不可阻遏的艺术功力的高度评价,认为苏诗决非黄山谷诗所能匹敌。后多用以形容文人才思敏捷,挥洒为文,如江水自然流出,滔滔不绝。
金代文学家 王若虚 《评东坡山谷四绝》
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笔名言
见唐·杜甫《醉歌行》。词:文词。笔阵:笔法阵势。这两句大意是:文势浩瀚,如三蛱之水奔腾澎湃;笔法雄健,如千军万马独力横扫。这是杜甫对堂侄杜勤的赞语,也可用来称许才思敏捷,文势磅礴和书法矫健,挥洒自如的人。
唐代诗人 杜甫 《醉歌行》
欲为平易近人诗,下笔情深不自持。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龚自珍
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晋代书法家 卫恒
胸中历历着千年,笔下源源赴百川。魏衍
司源到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关于笔的名言唐代诗人 杜甫
内忧未艾叹萧墙,点滴学问在笔头。陶铸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唐代诗人 岑参
人品高,学问深,下笔自然有书卷气。清代学者 蒋骥
意得则舒怀以命笔,理伏则投笔以卷怀。 笔名言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养气》。意得:指文思涌现。命笔:执笔写作。理伏:指文思阻塞。投笔:掷笔。卷:收。这两句大意是:文思涌现就舒展情怀执笔书写,文思阻薯就收起情思放下笔来。要写出好的作品,不仅要有创作的愿望,更需要有灵感,有冲动。光凭冥思苦想,是写不出好文章的。所以刘勰主张文思畅达时就命笔行文,文思枯竭时就干脆投笔卷怀,不要硬去搜索枯肠。这种见解是可取的。
南北朝文学理论家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
人有一个好名声,就等于拥有一大笔财产。英国历史学家 托·富勒
美的至高无上的部分,无法以彩笔描出来。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哲学家 培根
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工夫。
宋·欧阳修《南歌子》[凤髻金泥带]。试手初:初次试试自己(描花)的身手。等闲:白白地。这几句大意是:这位新嫁娘久久地饿偎在丈夫的怀里,抚弄着彩笔,在婚后初次尝试着描摹花朵。由于沉溺于幸福的爱河之中,白白地消磨掉不少时光,影响了刺绣工夫。这是一首描写新婚夫妻恩爱生活的词。~几句把新婚夫妇的生活情态写得逼真传神。新娘子为了掩饰自己的羞涩,在~后,地又撒娇地“笑问鸳鸯双字,怎生书?”是她真的遗忘了,还是俏皮地故作逗趣,一任读者猜想。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南歌子》
在真正的伟人的领导下,笔会比剑更有力量。 关于笔的名言英国小说家 布尔沃·利顿
借用别人的观点的人永远也偿还不了这笔债务。英国政治家 哈利法克斯
山谷郁郁盘盘,云水飞动,意出尘外,怪生笔端。
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山谷:指肤西蓝田辋川的山谷。郁郁;树木葱茏茂盛。盘盘:蜿蜒盘屈。尘外:尘世之外,指画中充满隐逸之情和禅意。这几句大意是:(辋川)山谷葱茏盘屈,云飞水动,隐逸之情和谈禅之意溢于画表,不凡的意趣生于笔端。王维性喜山水,热最自然,崇信佛教,诗、画多以山水为内容。晚年居于辋川,曾绘《辋川图》,~几句就是对《辋川图》的生动的文字描绘,读之如身临其景。
唐代诗人 朱景玄 《唐朝名画录》
诗人! 笔下珍重罢! 众生的烦闷 要你来慰安呢当代女作家 冰心 《繁星春水》
怜悯是一笔借款,为小心起见,还是不要滥用的好。 笔名言法国思想家 文学家 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罗曼·罗兰
一个人向着目标迈进的时候,应当笔直地朝前望的。法国思想家 文学家 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罗曼·罗兰
若不是笔帮助了剑,恺撒大帝可能早已被世人遗忘。亨·沃思
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的心。法国哲学家 狄德罗
这是一个孩子与孩子的故事。至少表面上是。
没有西方故事中的“交换”的理念。没有凡人与魔鬼的交易。有的是种种说教藏身而后的故事。是灌输多而启迪少的样板戏的与时俱进版。两个孩子之间是主仆的关系。
虽然影片想表达的应该是一种人与精灵之间的朋友关系。但具体到影片中,反复出现的不断冲击我们的耳膜的却是这么一个词—主人。仆的身份则深深的隐在故事的背后。就像片中树林里似有似无的薄雾。
在矛盾激发后,抛弃与被抛弃发生了。那短短的几秒钟里宝葫芦被妖魔化了的形象展露出的是一种狰狞可憎的面目。在具像上,宝葫芦变成了妖魔的样子,而实质上体现的却是人类的恶性的爆发。人与其欲望实际就是一种主仆关系。
音乐缓和了,平静祥宁的钢琴在刻意的掩埋开口,就象在给故事内核中欲求不满的人性黑暗吸引力的狰狞原貌上盖上一层遮羞布。宝葫芦是一个单纯的,没有欲望的,有着奇妙能力的,“没有脑子”(王葆语)的精灵。它有的只是忠。一种作为仆的对主人的忠。宝葫芦的能力跟奇妙。不过也不是能为所欲为的。也许,这是它能够一直保持单纯,保持善良的原因。不然,接触到那么多的人性的黑暗面,早就得堕入摸到了。
它只不断满足人类小孩的欲望。之前的故事中,王葆对它的各种抱怨,宝葫芦都没有放在心上(如果它有心的话)。宝葫芦只是奇怪,为什么它不断的满足小主人内心的欲望(虽然并没有由王葆宣之于口)得到的往往是主人的埋怨。但是宝葫芦仍然是快乐的,依然是单纯的。就算是被王葆抛弃之后,宝葫芦依然惦记着它的主人,或者应该说是曾经的主人。
当王葆用自己的能力赢得游泳比赛之后,回到了和宝葫芦初遇的湖边。他去,是为了证实是否真的是自己赢得了比赛。并不是为了寻回宝葫芦。毕竟作为一个孩子,他的欲望不是那么深刻。或者说,拍片的人们不希望塑造一个有着真实人性的孩子。或者说童话中孩子就是孩子,毕竟没有成人对满足无尽欲望的执著。最后的理解比较善良。
宝葫芦还是离开了,带着仆的身份离开。一时为奴终生为奴。明清以来国人的奴性在童话中也隐藏着。只是它隐藏的那么的深。应该说作者不会有意在写给纯洁的孩子们的童话中宣扬奴性。奈何,文化熏陶下,笔走之间,奴字如影随形。虽不至于满篇都是但偶尔还是露出了一丝马脚。
鲁迅说,中国人的历史就是做奴隶时期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期。一个后进的孩子,一段奇遇,一个反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先是心想事成,而后乐极生悲。经过短暂的挣扎,突然开窍一般,抛弃了所有的陋习,真的鲤鱼跳龙门。如梦一般。绚丽但是不可信。
遥想西方浮士德的故事。思辨的德国人的故事。想有所收益,就需要付出代价。所谓与魔鬼的交易。只有出卖灵魂才能换来超凡的能力。体现的是一种等价交换的思想。最后并不是由作者给读者明示出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是通过描画其情其景,给读者的思想留白,给人们思索的空间。由人们自己去分辨是非。作者自己并不充当先知或者救世主。
所以我认为,作为背负寓教于乐使命的片子,《宝葫芦的秘密》仍然不能脱离灌输多而启迪少的老路子,老轨道。宝葫芦的秘密中,王葆在最失意的时候来到一个奇妙的地方。一个明显与现实场景不符合的地方。没有付出任何代价就得到了法力无边的宝葫芦。人想要什么,只管去要,不用付出什么实质上的代价。影片中,王葆和宝葫芦的主仆关系的确认是通过拉钩的传统形式达成的。王葆承诺保守宝葫芦的秘密就可以成为宝葫芦的主人。违反约定的话,需要付出代价的只有宝葫芦。而成为主人的王葆却不用付出任何代价。真是大大的不劳而获。
同样是东方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39人,日本人创作的机器猫的故事,也有着相似的模式。康夫有机器猫,王葆有宝葫芦。满足欲望都是假手他人。宝葫芦们和机器猫们扮演的是救世主般的角色,但他们的身份却趋向于是奴隶。可谓之东方特色?
西方的圣经中,人与神立约,负约的代价由享受到契约利益的人类付出。在世俗中,公民和国王可以坐下来平等的讨论彼此间的契约关系。有价交换的思想在西方很早就有了的。
比较世界两边的文学著作,可见对等的观念在西方普遍得到认同。在东方,人们的潜意识里就认同有主有次,有本有末的阶级体系。所以,自由,民主起于西方,而专制和等级观念则在东方根深蒂固。也许是自己不再是孩子了,沾染了太多的俗气和污浊。一部本来很娱乐,很单纯的片子被我看成了上面那样。奈何,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