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读音:[luán]
释义:
1、量词。用于块状的鱼肉 。
2、切肉成块。
3、形声。从肉。羉( luán)声。本义:小块肉。
组词:
1、禁脔[jìn luán] :比喻独自占有,不容别人分享的东西。
2、脔割[luán gē] :碎割;瓜分。
3、刳脔[kū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61 luán] :把肉切割成块。 谓剖杀。
4、一脔[yī luán] :一块切成方形的肉。
5、脔壻[luán xù] :旧称科举榜下所择之婿。
6、批脔[pī luán] :将肉切成小块。
7、脔制[luán zhì] :谓分割而制伏之。
8、脔脔[luán luán] :瘦瘠貌。
出处:
1、尝一脔肉,而知一镬之味。——《淮南子·说林训》
2、未受牺牛大羹之和,久在煎熬脔割之间。——《后汉书·边让传》
3、取新鲤鱼,去鳞讫则脔。——《齐民要术·作鲊》
读:【 luán】
一、脔的释义:
切成小片的肉:~割。尝鼎一~。
二、脔的组词:
禁脔百、脔割、炙脔、脔肉、轘脔、脔婿、脔脔、一脔、刳脔、脔股、脔杀、脔制、三脔度、脔脍、脔壻、议脔、脔卷、形脔、卷脔
三、脔的笔顺: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三、相关组词:
1、脔制[luán zhì]
谓分割而版制伏之。
2、三脔[sān luán]
即三臡。
3、脔脍[luán kuài]
切成块的权鱼肉。
4、脔壻[luán xù]
旧称科举榜下所择之婿。
5、脔脔[luán luán]
瘦瘠貌。
基本字义
1. 切成小块的肉:“尝一~肉知一镬之味。”~割(分割)。禁~(喻独自占有百而不容别人分享的东西,如“视为~~”)。
详细字义度
〈名〉
1. (形声。从肉。羉( luán)声。本义:小块肉)
2. 同本义 [a small slice of meat]
一曰切肉,脔也。——《说文》
嘬谓一举尽脔。——《礼记·曲记》注
尝一脔肉,而知一知镬之味。——《淮南子·说林训》
3. 又如道:脔脔(切成小块的肉);脔脍(切成块的鱼肉)
4. 量词。用于块状的鱼肉 [slice]。如:脔肉(犹言一块肉。谓其量少)
〈动〉
1. 切肉成块 [slice meat up]
脔,臞也。——《专说文》
棘人脔脔兮。——《诗·桧风·素冠》
取新鲤鱼,去鳞讫则脔。——《齐民要术·作鲊》
未受牺牛大属羹之和,久在煎熬脔割之间。——《后汉书·边让传》
2. 又如:脔制(分割而制伏之);脔割(分割;切碎);脔股(谓割股疗疾以示虔敬);脔身(分割身体)
拼音:luán。
部首:肉 笔画:12
五行:火copy 繁体:臠
五笔:YOMW
释义:切成小片的肉:~割。尝鼎一~。
扩展资料
脔组词:禁脔、玉脔、炙脔、尝鼎一脔、脔股
1、禁脔:[jìn luán]
比喻独自占有,不允许别人分享的东西。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
2、玉脔:[yù luán]
颜色洁白的肉。宋 梅尧臣《和韩子华寄东华市玉版鲊》:“客从都下来,远遗东华鮓。荷香开新包,玉臠识旧把。”
3、炙脔:[zhì luán]
干肉。中医常用以比喻塞在病人咽喉中的痰涎。
4、尝鼎一脔:[cháng dǐng yī luán]
尝尝鼎里的一片肉,可以知道整个鼎里的肉味。比喻根据部分推知全体。
5、脔股:[luán gǔ]
谓割zd股疗疾以示虔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