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1933年原诗初稿中“忍来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两句为:“且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边觅小诗。”鲁迅先生把“且”和源“边”二字改为“忍”和“丛”。两字之改,表示了知鲁迅先生对战友的深厚情谊和对白色恐怖道无所畏惧的情怀!这首诗在中学课本中曾经学过
《惯于夜春》 鲁迅
惯于夜春挈妇雏鬓丝
梦抄依稀慈母泪城变幻王旗
忍看朋辈新鬼怒向刀丛觅诗
吟罢低眉写处月光水照缁衣
赏析: 忍看朋辈新鬼怒向刀丛觅诗鲁迅化悲痛力量顽强勇敢战斗击敌追悼战友全诗用鲁迅同期写《产阶级革命文前驱血》(《二集》)段概括 :我现十哀悼铭记纪念我战死者要牢记产阶级革命文历史第页同志鲜血所记录永远显示敌卑劣凶暴启示我断斗争首诗鲜明表现畏战斗风格
鲁迅写首诗《南腔北调集·忘却记念》文说写首诗境: 深夜我站客栈院周围堆着破烂物都睡觉连我孩我沉重我失掉朋友失掉青我悲愤沉静积习却沉zhidao静抬起凑几句:惯于夜
意思是:我怎忍得看着年轻的战友被敌人杀害,以愤怒的心情对着白色恐怖的刀丛写诗悼念。
出处: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
原文: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白话译文:
我已经习惯于在漫漫长夜里度过春天的时光,鬓发斑白了带着妻儿被迫出走。睡梦里仿佛看见慈祥的母亲正为我担忧落泪,而城头上还在变换着军阀们的各色旗号。
我怎忍得看着年轻的战友被敌人杀害,以愤怒的心情对着白色恐怖的刀丛写诗悼念。吟诵之后俯视周围却没有写的地方(不能发表),只有那清冷如水的月光照着我这个穿黑袍的避难者。
这首诗的首联描写作者艰苦的生活处境,颔联揭示生活困难的原因,颈联写作者对死难者的深切哀思,尾联写作者的愤懑之情,表达了作者斗争的决心。诗句凝练,深切感人。
扩展资料
全诗以“长夜”为背景,以“爱憎”为线索,巧妙而严谨地把“长夜”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编织在一起,展示了一幅旧中国的“长夜”画。
首联写“长夜”气氛下,作者全家的艰难处境。一个“惯”字串起两句,既概写了作者长期辗转的战斗生涯,又揭露了国民党的凶残本质,并体现了作者对敌人的极度蔑视与愤恨之情。
颔联写“长夜”气氛下,人民的深重苦难。一个“变”字,成为该联的枢纽。既概括了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所遭受的苦难生活,又揭示了造成这种苦难的根本原因。
颈联写“长夜”气氛下,作者积郁在胸的万丈怒火。一个“怒”字,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推向高峰。既表达了作者对死难者的深切哀思,又激发了作者面对敌人的刀丛剑树而进行殊死搏斗的战斗豪情。
尾联写“长夜”气氛下,作者的愤慨之情。一个“照”字,寓意深刻。尽e5a48de588b6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39管旧中国长夜漫漫,但可告慰死难的烈士,明媚的“春光”总有一天会照耀着祖国的大地。这一联有着浓烈的艺术魅力,拓展了无限遐思,余味无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