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标新立异 [ biāo xīn lì yì ]
【解释】:标:提出,写明;异:不同的,特别的。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知世说新语·文学》:“支道林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共语,因及《逍遥》,支卓然标新理于二道家之表,立异于众贤之外。”
【示例】:其中典礼集会之词,~固不可,机械陈腐亦不可。
◎朱自清《钟明〈呕心苦唇录〉序》
【语法】:联合式;内作主语、谓语、定语;形容故意与众不同以显示自己
出 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支道林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冯怀)共语;因及《逍遥》;支卓然标新埋于二家之表;立异于众贤之容外。”
例 句
她就是爱~,只要新潮服饰一上市,她是必买来穿戴在身,也不管是否合适。
围魏救赵
wéi wèi jiù zhào
[释义] 指攻击敌人后方;迫使进攻的敌人撤回兵来力的战术。魏、赵:战国时的国名。
[语出] 《三国演义源》三十回:“曹军劫粮;曹操必然亲往;操即自出;寨必空虚;可纵兵先去曹操之寨;操闻之;必速还。百此孙膑‘围魏救赵’之计也。”
[辨形] 魏;不能写作“味”。
[反义] 围城打度援 声东击西
[用法] 用于军事。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结构] 连动式。
[例句] 抗日战争知时期;日本鬼子出来抢粮;我们便用~的道办法;打他的县城;鬼子就急忙撤回。
[英译] save the Zhao by besieging the capital of the Wei
标新立异 标:检举;立:树立。提出新的见解,表示与众不同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支道林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共语,因及《逍遥》,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义于众贤之外。”
成语故事:
《庄子》是战国时期庄周所着的一部哲学著作。晋代的向季曾为《庄子》作注,没有完成就死了,郭象继续他的工作,完成了注释,后来人们都引用郭象和向秀所作的注。
《逍遥游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33》是《庄子》中的第一篇,也是一个难点。当时许多著名的学者深入钻研体味这篇文章的道理,都没有能够超出郭象、向秀的见解。
有一次,支道林在洛阳白马寺同太常护国将军冯怀一起聊天,谈到《逍遥游》,支道林说出了一种新的道理,大大高于郭象、向秀的解释,树立了一种新的见解,超出当时许多著名学者的认识。支道林所作的分析见解,都是那些著名学者苦苦搜求思索没有能够解决的。后来人们就吸收了支道林的意见来解释《逍遥游》。
这则故事中的标新和立异,就组成了成语标新立异。
支道林--支遁(314-366),字道林,世称支公,也称林公,别称支硎,本姓关。东晋高僧、佛学家、文学家。他初隐余杭山,25岁出家,曾居支硎山,后于剡县(今浙江省新昌嵊州一带)沃洲(新昌县)小岭立寺行道,僧众百余。晋哀帝时应诏进京,居东安寺讲道,三年后回剡而卒。他精通佛理,有诗文传世。据文献记载,《神骏图》画的是支遁爱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