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生活在明末清初的三位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因为相似的经历、相近的思想、相同的伟大成就以及同样深远而巨大的影响被后人称为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37“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他们都属于明朝的士大夫阶层,亲身经历了明朝的腐败与灭亡,也亲身经历了抗击清军、挽救晚明残局的军事斗争。在他们看来,明清易代正是他们的爱国之痛!因此,他们的思想之旅是从反思明朝灭亡教训开始的。在深刻认识明朝灭亡教训的基础上,他们都认识到过度的君主专制是导致明朝政治腐败、土会黑暗的根源,也是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因此,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批判君主专制的主张,主张应该设法限制和约君权,并提出了自己认为可行的方法。同时,他们也深刻认识到宋明理学的僵化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空谈误国的学风也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他们也都提出了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学问要切合实际,研究和学习对国家、社会有用的学,而不是空谈性命之理。其中的顾炎武就是一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一生走遍祖国山川,实地考察地理,完成《天下郡国利病书》这部“经世之学”的皇皇巨著。在对现实世界客观认识的基础上,他们都不约而同成为了唯物论者,认为世界万物都有着自身的运动规}律,形成了科学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对中国#代传统哲学的几乎所有命题都进行了批判,提出了超越前人的见解,代_着中国古代思辨哲学的高峰!
春秋战国时代。
衍生知识点:
明末大学者顾炎武说:“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天’,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抄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土,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日知录》卷三十)
七月流火,三星在天等均出自诗经,诗经成书与春秋战国时期。
《诗经》作者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袭订。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诗经》按《风》、《雅》、《颂》三类编辑。《风》是周百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度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共同特点是——
1、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反对重农抑商
4、主张经世致用
顾炎武(1613—1682),字宁人,世称亭林zhidao先生,江苏昆山人,与王夫之、黄宗羲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王夫之,其著作宏富,思想博专大精深,总结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我国学术界有很深的影响.
黄宗羲:浙江省余姚人,明清之际杰出思想家、史学家,著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
顾炎武,原名绛,清兵攻破南京后更名炎武,因逃避迫害,也曾化名蒋山佣,字宁人,号亭林,学者多尊称属为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卒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提起顾炎武,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他的名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思想不知激厉了多少爱国有识之士,为了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发展,奔走呼号,奋斗不息.
明末大学者顾炎武说:“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百农夫之辞也;‘三星在天’,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土,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日知录》卷三十) 多被引作洞见来说明古来天文历法知识的普及,度其实此言未必尽然。顾氏所言,当为三代以上能立言者,多知天文;不可偏信版为三代以上尽人皆知、皆通天文之学。真若如此,尧舜何必颁制历法?“正朔”之说便为无据。顾氏自是通贯,然不必句句真理。江晓原先生对此有论说,恕不繁引。而且,从谣谚角度来说,不过前辈经验的“教条”,几人深知其理?权今人引谚,亦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