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于公元755年至763年所发生的一场叛乱。唐玄宗改元天宝后,政治愈加腐败。唐玄宗耽于享乐,使国政先后由李林甫、杨国忠把持,又放任边地将领拥兵自重,安禄山任三道节度使(平卢、范阳、河7a64e78988e69d83331东),军权在握。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发动兵变,翌年就攻入都城长安,安氏称帝。后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
758年,由于朝廷一项暗杀史思明的计划外泄,史思明发动兵变,杀安庆绪并称“大燕皇帝”。至761年,史思明被其儿子史朝义所杀。翌年,唐代宗继位,并从叛军中收复洛阳。最后史朝义被李怀先逼迫自杀,八年的安史之乱结束。
此后,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这段时间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
(《杨贵妃》剧照)
杨贵妃介绍:
杨贵妃(719-756),即杨玉环,原籍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开元七年(719年)六月一日生于蜀州(今四川崇州)。开元二十三年(735),17岁的杨玉环被册为寿王妃(寿王李瑁,李隆基第十八子)。天宝四载(745),27岁的杨玉环被李隆基册为贵妃,距杨玉环被册为寿王妃整十年。
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十四日,随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禁军哗变,38岁的杨贵妃被缢死,香消玉散。杨贵妃天生丽质,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堪称大唐第一美女,此后千余年无出其右者。其与西施、昭君、貂蝉并称中国四大美女,是体态丰腴之美。
安史之百乱起于杨贵妃,也终结于杨贵妃。
当时燕君已经兵临城下。唐玄宗只好带着杨贵妃逃走,可是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次的叛乱没有被平息。叛军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要处死杨贵妃,于是,在马嵬坡那个地方,唐玄宗忍痛赐死了杨贵妃。这就是这场战争的一个转折点。杨贵妃的死不度仅是给了叛军一个交代,也激励了唐军的士气。从这个时候开始,唐军就开始大败燕军,最后赢了。
杨贵妃是这场安史之乱的一个最重要的角色,不过说到底,也终究知是一个可怜的女人。
扩展资料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道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专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属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安史之乱
唐代安史之乱的祸首。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杂胡。本名轧(一作阿)荦山。母突厥人。因其母改嫁安zhidao氏,改名安禄山。可以说他是一个非常狡猾也很懂人心的内胡人,就是因为他懂得揣摩才能让他一步一步往上爬,不过很讽刺的是他揣摩了很多容人心,却从来没去揣摩身边的人是怎么想的。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肃宗时边镇守将安禄山、史思明掀起的反唐叛乱,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杨玉环对安史之乱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1、安史之乱经过
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占领洛阳、长安。唐玄宗在逃亡四川期间,将皇位传于唐肃宗。公元757年,唐肃宗派大将郭子仪、李光弼率唐军在回纥兵的帮助下,收复长安和洛阳。后来,安禄山旧将史思明又起兵反唐。763年,唐朝打败叛军。这场战争持续了八年,称作“安史之乱”。
2、杨玉环对安史之乱的影响
唐玄宗统治后期,唐明皇宠爱杨贵妃沉湎于歌舞升平,荒废政务;杨贵妃因为得宠一家势倾天下,过着荒淫糜烂的生活;杨贵妃之兄杨国忠更是一个“不顾天下成败”,只顾循私误国之人,唐玄宗还重用奸臣李林甫,致使他在职期间排斥异己,培植党羽,把持朝政,种种问题和矛盾的不断激化最终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
扩展资料:
历史学家考证杨玉环对安史之乱的影响
1、《资治通鉴》卷216,天宝十年(751年)条记载,这年的正月二十日,是安禄山的生日。唐明皇与杨贵妃给安禄山送了很多生日礼物。为了笼络安禄山,唐明皇收安禄山为养子,于是,杨贵妃自然就成了养母了(司马光“考异”引有“禄山谄约杨妃,誓为子母”的史料)。
安禄山生日过后的第三天,应召入宫,“贵妃以锦绣为大襁褓,裹禄山,使宫人以彩舆舁之(宫人用彩轿子抬着禄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37山),谓之“洗三朝礼”,连给《资治通鉴》作注的元朝人胡三省也说玄宗如此昏庸“殆天夺之魄也”。
2、据史书记载,“霓裳羽衣舞”是河西节度使杨敬述所献《婆罗门曲》,然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有诗云:“开元天子万事足,惟惜当时光景促。三乡驿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可见,该曲原本是唐玄宗依据自己观察仙山(道家“羽衣”大约与此有关)的灵感,创作出来的。先只有一个乐曲的大概,后来又吸收丝绸之路东传的“婆罗门曲”,改编而成。
当时,有人上谏,说皇上春秋鼎盛,不可沉迷于郑卫之音。但是,50岁之后特别是有了杨贵妃这个音乐知音之后,玄宗对艺术的热情远高过朝政。而安禄山却从未停止攫取权力的脚步。猝不及防的安史之乱,令唐王朝元气大伤。玄宗仓皇逃窜,贵妃丧命马嵬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史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