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成语大世界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荆门成语大世界 > 成语故事 > 宋史 曾公亮传的 翻译-以端明殿学士出知永兴军

宋史 曾公亮传的 翻译-以端明殿学士出知永兴军

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世称涑水先生,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3][4]宝元进土。宋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他立志编撰《通志》,作为封建统治的借鉴。治平三年(1066年)撰成战国迄秦的八卷上进。英宗命设局续修。神宗时赐书名《资治通鉴》。王安石行新政,他竭力反对,与安石在帝前争论,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被命为枢密副使,坚辞不就,于熙宁三年(1070年)出知永兴军(现在陕西省西安市)。次年退居洛阳,以书局自随,继续编撰《通鉴》,至元丰七年(1084年)成书。他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都亲自动笔。元丰八年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他入京主国政,次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传郎,数月间尽废新法,罢黜新党。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遗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
宋仁宗时中进士,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施行变法,朝廷内外有许多人反对,司马光就是其中之一。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7a64e58685e5aeb9365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1]
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司马光出生,此时其父司马池任光山县县令(今河南光山县),所以给他起名光;6岁时,司马池就教司马光读书,7岁时,不仅能背诵《左氏春秋》,还能讲明白书的要意;并且做出了“砸缸救友”这一件震动京洛的事。
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年) ,司马光随父亲司马池从东京出发,一路经洛阳、潼关、宝鸡,过秦岭,前往四川广元,出任利州转运使,在栈道上遇着巨蟒,他沉着冷静地手持利剑,扎进巨蟒的尾巴上,使巨蟒疼痛得一震,滚下了深不可测的栈道下边。
个人成就
司马光雕像司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其中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主持编写《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年间,司马光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上疏请求外任。熙宁四年(1071年),他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居洛阳十五年,不问政事。这段悠游的岁月,司马光主持编撰了294卷近400万字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司马光的独乐园,既是他的寓所,也是《资治通鉴》书局所在地。这里环境幽美,格调简素,反映了园主的情趣和追求。其书局在汴京时已奉诏成立,除了司马光之外,当时的著名学者刘恕、刘攽和范祖禹都参与了书局的工作。其中,司马光任主编,刘恕、刘攽、范祖禹为协修,司马光的儿子司马康担任检阅文字的工作。司马光来洛阳后,便把《资治通鉴》书局由汴梁迁到洛阳。在独乐园中常住的不仅有书局的工作人员,当时洛阳的名贤如二程、邵雍、文彦博、吕蒙正等也常来此聚会,堪称是一个学术中心。
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臣今筋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谓,旋踵而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司马光为此书付出毕生精力,成书不到2年,他便积劳而逝。《资治通鉴》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司马光都亲自动笔,不假他人之手。
《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通贯古今,上起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末年赵匡胤(宋太祖)灭后周以前(公元959年),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作者把这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实,依时代先后,以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顺序记写;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与各方面的关联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使读者对史实的发展能够一目了然。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说:“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乃如用兵行师,创法立制,而不知迹古人之所以得,鉴古人之所以失,则求胜而败,图利而害,此必然者也。”(《新注资治通鉴序》)王应麟说:“自有书契以来,未有如《通鉴》者。”清代大史学家王鸣盛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不可不读之书”(《十七史商榷》卷1)。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评价《通鉴》时说:“司马温公《通鉴》,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结构之宏伟,其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势不能不据以为蓝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温公亦伟人哉!”
司马光著述颇多。除了《资治通鉴》,还有《通鉴举要历》八十卷、《稽古录》二十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此外,他在文学、经学、哲学乃至医学方面都进行过钻研和著述,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诗草》、《注古文学经》、《易说》、《注太玄经》、《注扬子》、《书仪》、《游山行记》、《续诗治》、《医问》、《涑水纪闻》、《类篇》、《司马文正公集》等。在历史上,司马光曾被奉为儒家三圣之一(其余两人是孔子和孟子)。《训俭示康》收入高中语文课本。


一分钟了解司马光



出自这里吧?
  司马光,生于北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卒于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是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进士出身,历任馆阁校勘、同知礼院、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御史中丞、翰林院学士兼侍读等职。熙宁三年(1070年),他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坚辞枢密副使,以端明殿学士出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市),次年改判西京御史台,退居洛阳,专事著史15年。哲宗即位,高大后临政,召司马光入主国事,任命为相(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身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64后追赠太师,封温国公,谥文正。

  【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如《(指南录)后序》“以资政殿学士行”,这是文天祥辞掉丞相后授予的官职;《谭嗣同》“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徐致靖当时任翰林院侍读学士,这是专给帝王讲学的官职。白居易、欧阳修、苏轼、司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学士。

  端明殿学士应该是官职名,而永兴军应是地名,"知'表主管.(永兴军
  宋置,治京兆府(今西安),辖今陕甘各一部,豫西一小部,金为京兆府路。)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标签导航

形容书多的成语 描写书生的成语有哪些? 描写数量多的成语 花清晨的小说《想入非非》中 男主沈先非最后恢复记忆了吗 高分求小说 《想入非非》就是那个主角是什么桑渝的 女人说我让他想入非非了什么意思 请问男人口中常所说的想入非非这是什么意思啊 出自 论语 的成语 一为不举 众善皆惘 出自《孔子》《孟子》的成语及解释 孟子这个故事里面有多少个好词语 就这些成语,再多给两个吧 带影的成语有哪些 带“影”的成语有哪些? 带有影字的成语 带日上带影的成语 司马光是干什么的? 宋史 曾公亮传的 翻译 司马文正公是指谁 王拱辰文言文阅读答案 紫铭作为名字什么含义啊 蜀道难中与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对... 请帮忙解释李白的这首诗-《古风(西上莲花山)》 流血涂野草 豺狼尽冠缨. 求全诗. 挑拨离间读音是什么 离间的读音是什么 挑拨离间的正确读音 “挑拨离间”的正确读音是什么? "筝"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开头是筝的成语 跟筝有关的诗词 筝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观音27签一谋一用一番书虑后思前不敢为时到贵人相助力如山墙立... 求解签文:一谋一用一番书 虚后思前不敢为 时到贵人相助力 如... 一谋一用一番书,虑后思前不敢为;时到贵人相助力,如山墙立可安... 逢年过节的意思是什么 逢能组哪些词? 古代逢年过节之诗词 逢年过节,许多地方会放烟花,古诗词里描写烟花的诗词有哪些? 庄子故事两则鸱腐鼠鵷鶵比喻什么 《庄子》故事两则 讽刺了哪一类人 “鹓鶵 腐鼠”是哪篇文言文里的?主题是什么? 庄子把自己比作鹓鶵,表达了什么的心志,把惠子比作鸱,讽刺了什... 秦书八体指的是哪八种字体? 秦书八大体 秦书八体(秦代书法)的详细资料,越详细越好 下面哪种书体是“秦书八体”之一?1.署书;2.姚书;3.幼圆 有关认识 成语 关于识的成语 关于“认识”的成语有哪些? 关于认识的成语 人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